貨值超4500億美元 中歐班列十年造就外貿“黃金通道”
2025-06-30 09:57:03
Landbridge平臺
汽笛鳴破曉,絲路譜新章。
6月10日8時32分,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濟南局“)青島機務段最年輕的“鋼鐵駝隊”掌舵者,25歲的“00后”機車司機黃家玄穩穩推動操作桿,“75052次”中歐班列從青島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膠州站開出。列車提速之際,車頭懸掛的“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10000列”紅色標牌格外醒目,這趟班列也成為中歐班列發展史上貨值超4500億美元的關鍵里程碑。
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高速集團”)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稱,“75052次”中歐班列搭載了家用電器等貨物,預計兩天后駛出二連浩特口岸,再經過15天左右的行程,最終到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中歐班列自2016年統一品牌以來,不到10年的時間里取得了傲人成績,生動展現了其在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作為國際物流大通道,中歐班列不僅有力推動了中國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形成,更為全球供應鏈穩定提供了堅實保障。這些成就背后,是中國鐵路系統協同發力的結果,正是這種系統性布局,使中歐班列實現了量質齊升,在提升運營效益的同時確保安全可靠,為國際經貿合作注入了新動能。
當前中歐班列已形成國內西、中、東三條高效運輸通道,精準對接不同區域貨源需求;境外構建起北、中、南三線并行格局,持續強化亞歐鐵路網絡的覆蓋廣度與密度。
運輸組織持續優化
近年來,中歐班列開行數量不斷邁上新臺階。
2024年班列開行1.9萬列,每開行1萬列所需的時間由開行之初的90個月縮短為現在的6個月,年均增長率達到72%。自2020年5月首次單月開行突破1000列后,中歐班列已連續61個月單月開行數量保持在千列以上,平均半小時就有1列中歐班列從中國發出,成為廣受歡迎的國際貿易物流服務產品。
中歐班列憑借“暢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陸互聯”的境外通道網絡格局,將路網日趨完善。
近年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實施了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二連、滿洲里、綏芬河五大口岸站及通道的擴能改造工程,新建投用同江北口岸,不斷擴容口岸通過能力,目前,六大口岸站單日交接車能力已達184列。
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發布的《2024中國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報告》顯示,當前阿拉山口已成為中歐班列通行量最大的口岸。2024年阿拉山口口岸通行中歐班列6797列,同比增長34.9%,占總通行量的35%;滿洲里、二連、霍爾果斯和綏芬河分別通行4387列、3800列、3370列和888列,同比增減分別為-12.6%、14.6%、4.1%和0.2%。
鐵海聯運方面,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鐵路部門大力開展中歐班列南通道試運,拓展了經波羅的海、里海、黑海的國際鐵海聯運新路徑。國鐵集團數據顯示,當前中歐班列南通道國內段出入境,新疆阿拉山口國境站和霍爾果斯國境站通行列車數量不斷增長。
2024年,霍爾果斯國境站和阿拉山口國境站分別通行中歐班列8730列和7684列,同比分別增長12.5%和15.8%;2024年,兩國境站月通行中歐班列數量都保持在600列以上。截至目前,經阿拉山口國境站通行的中歐班列線路達123條,經霍爾果斯國境站通行的中歐班列線路達85條。
今年,霍爾果斯國境站所在的中國鐵路烏魯木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烏魯木齊局”)推出了“智慧鐵路口岸+屬地快速通關”模式。5月16日,該模式在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及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正式啟動,實現單證智慧申報、海關智能檢查、多部門信息共享,將鐵路口岸進口貨物通行時間壓縮七成左右、出口貨物屬地作業時間壓縮八成左右。
國鐵烏魯木齊局人士對記者表示,“智慧鐵路口岸+屬地快速通關”模式通過對進口艙單提前傳輸,再次縮減申報等待時間;通過多部門數據實時共享、口岸查驗裝備自動化提升和口岸鐵路、海關各部門的聯合工作,實現了貨物快速驗收,提升了貨物通關能力,將作業效率提升30%以上。該模式在減少了重復查驗的同時,“還實現了一次申報、查驗、放行,實現了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的愿景。”他說。
國鐵集團人士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兩國境站實施精準調度指揮,統籌班列接入發出,充分釋放通道運輸能力,當前兩口岸已經打滿運輸能力,實行7×24小時通關,組織進出境中歐班列大進大出。
此外,在中歐班列的東起點,國鐵濟南局青島中心站推出了數智堆場生產系統。中歐班列代理平臺中鐵國際多式聯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多聯”)人士對記者介紹,該系統對貨品提前集中、分揀,從而達到了貨物直裝直卸的目的,利用共享貨場、數據、場地和路局集團各公司的貨物網絡體系,將貨物運輸時間縮短20%以上。
目前,中歐班列在國內段實現了與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道、沿海港口無縫銜接,構建了聯通東亞、東南亞與歐洲的鐵海聯運新通道,以大連、天津、青島、連云港等沿海城市為起點的圖定中歐班列線路已達28條。
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前中國鐵水聯運量集中分布在環渤海即長三角港口群。2014年,環渤海港口群和長三角港口群,鐵水聯運量分別達745萬TEU和364萬TEU,同比分別增長14.3%和16.4%,兩港口占鐵水聯運總量的87.9%。
為提升運輸能力和運行效率,國鐵集團近年來提升了列車載重能力。據了解,為了合理利用機車運力資源,此前鐵路部門對中歐班列的編組、集裝箱數量有一定限制。2018年,鐵路部門要求中歐班列至少湊夠41個40英尺集裝箱才能發運。2025年,國鐵集團根據中歐班列境內外運輸組織特點,已經將時速120公里中歐班列最大編組輛數和牽引質量分別提高到55輛和3000噸。
強化貨源組織
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鐵集裝箱”)人士對記者稱,目前中歐班列在國內已有14個集結中心,形成了干線支線聯動、樞紐中心集疏的現代物流體系,通過這些集結中心開行的中歐班列數量占總開行數量的88%左右。目前,中鐵集裝箱在德國、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等國家成立境外子公司,國內鐵路部門與國外鐵路、物流、港口、貨代企業實現無縫鏈接合,共同組織開發雙向貨源。
山東高速集團人士對記者稱,自2018年10月山東高速集團統籌運營全省中歐班列以來,山東中歐班列開行規模不斷擴大,統籌運營前山東省中歐班列年均開行不足200列,到2024年已經達到2000余列,增長10倍,貨品也由最初單一商品擴展為機械設備、電子產品和汽車等萬余種商品。
目前,中歐班列去程、回程開行貨量基本平衡,綜合重箱率基本穩定在100%。國鐵集團數據顯示,2025年前兩月、一季度和前4月,中歐班列分別開行去程、回程班列共2658列、4250列和6042列,同比分別下降9.2%、6.4%和2.3%。
可以看出,雖然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發送量一直呈下降趨勢,但下降幅度不斷收窄。一位長期從事中歐班列物流管理人士對記者表示,受關稅戰影響,中歐班列貨運量在近期出現一定下滑。
他舉例稱,去年三季度以來,俄羅斯購買力下降,中國對俄羅斯汽車出口量下降,隨后發生了中國發往歐洲貨物途經俄羅斯被查扣和盧布匯率調整等事件,這些因素疊加,導致了中歐班列貨運量出現下滑。
截至2025年一季度,中歐班列市場缺貨明顯,運價壓力增大。上述長期從事中歐班列物流管理人士透露,2025年一季度上海及周邊地區發往莫斯科運價從2024年三季度的9000美元/箱跌到了4500美元/箱。二季度以來,部分班列公司業務量較一季度有所增長。這首先是出口市場貿易增加,其次是國鐵集團允許中歐班列最低45個集裝箱發運。
國鐵集團人士對記者表示,為壓縮客戶組貨等待時間,國鐵集團在今年3月采取積極措施,在必要時可以降低中歐班列編組輛數,最低允許45輛貨車進行靈活編組。
上述中歐班列物流管理人士對記者坦言,今年4月以來,中歐班列咨詢量已經變多,預計上半年中歐班列運量同比將會持平。
目前,中歐班列發送貨物已達53個門類5萬多種商品,汽車汽配、機械設備、電子電氣等高附加值貨物已成為中歐班列出口的主要貨源。數據顯示,2024年這三類貨源占比已超過六成。2024年,國鐵集團實現了新能源汽車和消費型鋰電池鐵路運輸零的突破,與光伏產品一道,這些中國制造的優勢產品,通過中歐班列走向世界。
國鐵集團人士對記者介紹,目前中歐班列在17個國家建立了131個集裝箱還箱貨場,覆蓋了90%以上的中歐班列境外樞紐城市,同時成立中歐班列客服中心,利用中歐班列網站,實現需求線上提報、合同簽訂、用箱還箱、海關報檢等,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2024年,中鐵多聯持續推進中歐班列共享堆場建設,在全球范圍內簽約近300家堆場供應商。重慶物流集團在德國杜伊斯堡港投資布局渝新歐分撥中心,以德國為中心,在波蘭、白俄羅斯、匈牙利等國家建設集散分撥節點,實現歐洲全域集散分撥網絡全覆蓋。西安國際陸港圍繞“班列+海外倉”一體化布局,推進中俄等海外園區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中歐班列南通道國際物流場站建設也正在加快推進。國鐵集團人士對記者稱,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中哈物流場站已于4月底實現主體完工。項目投用后,將實現“樞紐對樞紐”通道升級。同時對于里海對岸城市阿塞拜疆巴庫港物流中心建設也將提上日程。“在南線上,我們要建設一批輻射區域更廣的海外場站,努力把樞紐觸角延伸得更遠。”
中歐班列在實現貨物物理通道貫通的同時,還成為文化交流的載體。5月29日,中國—中亞國際人文旅游專列(西安—阿拉木圖段)在西安首發,專列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于兩日后抵達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中國—中亞國際人文旅游專列的開行,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5月首屆中國—中亞峰會上的“開行面向中亞的人文旅游專列”的愿景。
“黃金通道”全面擴容
在當前國際貿易形勢復雜多變、美國對全球加征關稅的大背景下,中歐經貿合作加強,中歐班列憑借穩定性強、運量大等特點成為中歐貿易往來的“黃金通道”。
在2025年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上,國鐵集團方面稱,為推動國際物流高質量發展,將制定《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措施》,健全沿線國家鐵路常態化運輸協調機制,擴大全程時刻表班列開行范圍,推進跨里海中歐班列南通道建設,實施口岸及后方通道擴能改造,推動中歐班列朝著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發展。
今年以來,國鐵集團要求中歐班列要根據運輸需求和口岸能力,制定各口岸開行班次日期,實現運力與需求的精準匹配,陸續放開各口岸計劃,敞開受理發運需求。
為穩定中歐班列與歐盟間的運量,國鐵集團已啟動新一版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編制,提升運輸時效;利用中歐班列國際合作協議和鐵路國際合作組織,協調境外鐵路共同降低班列運費,吸引潛在貨源,鼓勵客戶優先采用中歐班列運輸。
2024年,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班列全面擴容。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報告顯示,2024年,全程時刻表班列開行范圍由西安、成都延伸至重慶、義烏、武漢、廣州等多個重要樞紐城市,通達站點由德國杜伊斯堡、波蘭羅茲延伸至波蘭華沙。
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班列線路由2022年的1條、2023年的5條快速增加到2024年的17條,周班列開行頻次由2023年的20至23列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68至83列。2024年,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班列全年開行257班,同比增長142%。
在通道網絡建設方面,上述山東高速集團人士也對記者表示,目前濟南和青島獲批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同時山東高速集團在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俄羅斯、老撾設立了4個海外集結中心,以臨沂等為節點城市,構建起了“2+4+N”雙循環網絡格局,搭建起具有山東特色的“通道+樞紐+網絡”現代國際物流體系。
服務能力方面,山東高速集團的“齊魯號”開行定制化供應鏈專列、冷鏈及跨境電商等特色專列,累計服務外貿企業超2.1萬家,運輸貨物貨值超1200億元。截至目前,山東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過1.2萬列,國際運營線路拓展至56條,覆蓋“一帶一路”沿線的27個國家共59個城市。
山東高速集團人士稱,下一步,公司將進一步推進在中亞地區、歐洲地區的集疏運體系建設,強化與濟南、青島國家集結中心的協同聯動,建設、運營好中歐班列南通道,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國鐵集團數據顯示,2024年中歐班列共開行1.93萬列,發送207.7萬TEU,同比分別增長10.7%和9.2%。其中,去程開行1.05萬列,發送114.1萬TEU,回程開行0.88萬列,發送93.6萬TEU。西安繼續保持中歐班列領先地位。2024年,西安、重慶、成都和鄭州占中歐班列總開行量的52.8%。其中,西安開行超過3800列,其余三城開行均超過2000列。
(來源:中國經營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