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從“初出茅廬”到“雙向奔赴”!
2023-10-19 09:40:25
Landbridge平臺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市委外宣辦與新民晚報社聯合推出的“老外講故事”第四季《“一帶一路”促共贏》融媒體產品已上線。
《“一帶一路”促共贏》邀請了來自51個國家的近百位外籍人士,傾情講述他們眼中的絲路新傳奇。他們中有政界人士,有商業代表,有扎根上海自貿區的創業者,有“空中絲路”的東航法籍空姐,有“鋼鐵駝隊”中歐班列的運營者,有“海上絲路”的碼頭管理者,也有“絲路電商”的市場營銷員……《“一帶一路”促共贏》第2集《中歐班列:從“初出茅廬”到“雙向奔赴”》今日上線,一起來看↓
穿越河流和山脈,橫跨遼闊的大地,當列車轟鳴聲替代古代的駝鈴聲,沉睡的古絲綢之路開始蘇醒。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作為設施聯通、貿易暢通的重要載體和紐帶,中歐班列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功不可沒。
日夜不息,馳騁萬里。經過十年的探索發展,“鋼鐵駝隊”已從“初出茅廬”變為“雙向奔赴”:一邊是數以萬計的中國商品通過中歐班列銷往世界,成為廣受青睞的暢銷品;另一邊是來自全球的高貨尖貨蜂擁而來,走入更多中國尋常百姓的家中。
當鐵軌上的新絲路越跑越快,相隔千山萬水的人們共同感受到了經貿互通帶來的互利互惠。阡陌延展的鐵路網,更是成就了一片片發展的熱土,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
更快更便宜
中歐班列成為物流首選
一頭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義烏,另一頭則是消費實力強勁的海外市場,在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中歐班列已經成為義烏小商品“走出去”的物流首選。“比海運快,比空運便宜。”在這里做生意的老外慧眼獨具,簡潔明了地總結出中歐班列的優勢。
尼泊爾中國工商會義烏辦事處首席代表畢需努在義烏工作生活了20多年,經營義烏與尼泊爾間的商品貿易和物流專線,把義烏小商品發到加德滿都,再銷往尼泊爾全境。隨著“一帶一路”不斷推進,他可以更便捷地把義烏的小商品運到尼泊爾。
“中歐班列開通之前,義烏的貨物大多走海運加鐵路,或者走公路到新疆的口岸再換鐵路出口。那時候發貨不太方便,海運需要60多天,卡車也要兩個星期左右。”他說,中歐班列開通之后,義烏商貿活動日益繁榮,不僅因為鐵路成本低,而且“一帶一路”也是很多國家支持的事情,安全性更有保障。
如今,早在義烏娶妻生子的畢需努已經扎根中國。當好中尼友好商業往來的橋梁,是他的目標與夙愿。“借助奔馳的‘義新歐’南亞班列,能讓義烏小商品運到尼泊爾,希望更多尼泊爾的藥材也能來到中國,帶動當地的產業發展。”
在“鋼鐵駝隊”的一次次循環往復中,國際貿易迎來新機遇。如今,西班牙的紅酒、德國的汽車配件、俄羅斯的伏特加、捷克的水晶杯等“洋貨”,也通過中歐班列來到中國。
走在義烏商品市場,瑞典人佩吉顯得輕車熟路。“過去我在瑞典做批發商,還擁有一家超市,現在我在中國也從事類似的批發業務。”他說,如今有更多的貨運方式供他選擇,中歐班列就非常方便,能從中國的很多地方抵達歐洲。
“如果要把商品進口到中國,運輸時間短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意味著我不必保持那么多的庫存。”佩吉說,借助四通八達的中歐班列,打通貿易“最后一公里”,中國消費者能獲得更新鮮、更優質的商品供應,他的生意也能越做越大。
深化經貿關系
全球共享發展機遇
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標志性品牌,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7.7萬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217個城市,運送貨物731萬標箱,貨值超3400億美元。十余年來,新時代的“絲路駝鈴”為歐洲與中國的企業帶來多重機遇,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了中歐經貿關系。
德鐵貨運公司是歐洲最大的鐵路貨運公司,也是最早參與中歐班列的德國企業之一。“過去十余年,中歐班列成績斐然。我們擁有越來越多的班列,運輸各種各樣的商品,例如汽車、汽車零配件、奢侈品、電子產品等,這對中德兩國的貿易和工業都尤為重要。” 德鐵承亞國際貨運代理(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弗蘭克•修爾彩告訴記者,“中歐班列-上海號”開行兩年來,德鐵與上海平臺合作無間。“我們準備繼續增加業務和班次,因為上海和漢堡都是一帶一路上非常重要的大城市,對于漢堡這樣的港口城市來說,有一條連接港口的火車線路極其重要,將顯著增加其業務量。”
近年來,波蘭乳制品在中國成為網紅爆款,其中的大部分產品就是通過中歐班列直接運到武漢、成都、重慶等內陸城市。波蘭投資貿易局駐華辦事處中國區首席代表尤德良表示,在波蘭東部和白俄羅斯西部的邊境交界處,一個名叫馬拉舍維奇的小村莊已經發展成為中歐班列線路上最重要的貨運樞紐之一。“馬拉舍維奇現在非常出名,從那里到華沙,到波羅的海最大的港口格但斯克,或者波蘭的其他大城市波茲南、羅茲等,都有直達鐵路線,將中國產品集散到歐洲各地的同時,也能把很多歐洲產品集中到波蘭。”
羅馬尼亞工商聯合會駐華首席代表羅伯特則告訴記者,呼嘯而來的中歐班列通過中部通道前往里海、黑海,到達羅馬尼亞的康斯坦察港口,而大部分從羅馬尼亞運回中國的產品則是測量儀器和各種設備等。“我相信,未來在中部通道以及里海和黑海地區,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運輸。”
更多企業利用中歐班列的便捷運輸通道,加速產品出口和國際市場的開拓。“在過去幾年中,全球供應鏈的中斷讓我們更加頻繁地使用中歐班列,確保能向客戶提供商品。”道依茨(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亞太區供應鏈管理總監馬丁說,借助中歐班列,公司積極開展雙向貿易,既從中國向歐洲出口,以確保其在德國生產所需的零部件供應,也進口發動機和各種零部件到中國,“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真正幫助我們前進,擴大業務并確保生產。”
阡陌變通途
帶動當地社會經濟發展
飛馳在歐亞走廊的中歐班列,也讓“中國鐵路”的故事不斷延伸。一系列跨國家、跨地區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項目的加速落地,為跨境物流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環境和基礎,也大大促進了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
“匈塞鐵路作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極大地促進了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匈牙利和塞爾維亞兩國間將實現高效便捷的鐵路運輸,推動沿線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 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匈牙利)有限公司首席翻譯喬治說,匈塞鐵路的建設不僅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在鐵路施工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和設備也為當地的相關產業提供了商機。
2022年6月25日,歷時近八年建設的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開通,成為連接中國及東南亞“泛亞鐵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交通支點工程。根據孟加拉國官方估算,帕德瑪大橋的通車,可推動孟加拉國GDP每年增長約1.5%,惠及8000萬人口,全國貧困率將降低0.84個百分點。
在當地,帕德瑪大橋被稱為“夢想之路”“希望之路”。這些稱號的背后,是孟加拉國人民對這座橋的深深渴盼。中國中鐵孟加拉帕德瑪大橋鐵路連接線項目三分部安全經理耐德至今仍奮斗在此。他說,帕德瑪大橋鐵路連接線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東連緬甸西接印度的重要國際鐵路運輸線路,極大帶動孟加拉社會經濟發展,成為孟加拉鐵路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我們有了更多的合約和機會”“我們會向全球合作伙伴推薦鐵路運輸”“中歐班列對國際貿易帶來促進作用”“過去十年,中歐班列的增長和發展令人驚嘆”……在采訪中,開創亞歐國際運輸新格局的中歐班列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點贊。盡管中歐班列的行程漫長而又遙遠,但每次的旅程都是貿易往來和國際友誼的見證,更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來源:上海崇明)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