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鐵路集裝箱班列補強三峽大壩枯水期“翻壩”運輸體系
2021-01-08 10:34:26
Landbridge平臺
三峽大壩是長江黃金水道的重要節點。進入枯水期,水運船只“翻壩”運輸效率大大降低。湖北鐵路開行集裝箱班列,讓部分貨運由走水路改為走鐵路,有效幫助企業解決了運輸難題。
1月5號下午6點,滿載2000余噸本地企業生產的瓷磚、酵母和硫酸鎂等貨物的79306次集裝箱班列從宜昌東站駛出,開往重慶市團結村站。這是湖北宜昌2021年開出的首趟“翻壩”轉運集裝箱班列。誠興物流負責人向偉告訴記者,相比于水運,鐵路運輸的經濟成本雖然小幅增加,但運輸時間縮短了80%。
“到重慶的團結村站,加等閘、還有航行的時間,差不多得20天。走鐵路過去的話差不多4天的時間。”
這些貨物原本依靠三峽大壩“翻壩”運輸。隨著“翻壩”運輸體系逐步完善,壩上壩下的港口園區已經形成規模。宜昌建投集團所屬交投公司副總經理陳圣偉:
“目前已建成的白洋港區和茅坪港區,已經形成了零貨物處理能力5000萬噸和60萬標準集裝箱。”
在冬季枯水期,面對越來越大的運輸量,水運船“翻壩”的等待時間有時達半月之久。為幫助企業提高運輸效率,宜昌開通了宜昌東站至重慶、成都的集裝箱班列。不同于鐵水聯運相對固定的模式,枯水期的集裝箱專列是按需要分配運力,準確對接兩地企業運輸需求,預計到春節前能發送貨物3.2萬噸。中國鐵路武漢局工作人員孟立:
“看他們對于運輸成本以及對貨物時間敏不敏感這幾個層面考慮。按照企業的情況,比如一天一列,兩天一列這樣開,取決于當地的企業,他們的選擇。”
目前,宜昌已經形成以壩上茅坪港和壩下白洋港為據點的水公、水鐵等多式聯運運輸體系。
(來源:湖北之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