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的“速度與激情”:一座鐵路港激活一座城“港城”聯動發展升級
2019-03-04 09:24:08
Landbridge平臺
▲成都國際鐵路港全景 白桂斌 攝
很難想象,在短短的一年半時間,這里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亮眼的歐式建筑、整齊的標準化廠房……這是一走進歐洲產業城即可看見的場景。這座位于成都青白江區東南部的產業新城正在強勢崛起,周邊的人形容,這里正在上演一場“速度與激情”。
“加速度”的還有整個青白江區的升級發展。就在2月27日,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到成都國際鐵路港調研時表示:“中歐班列(成都)讓青白江名聲大振,已成為青白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極。”
的確,過去1年,成都國際班列共計開行2619列,同比增長159%,而這也是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第三年領跑全國。從“港口”到“樞紐”,青白江也開啟了“陸海聯運樞紐”的進化之路。
如今,鐵路港加速發展的背后,少不了青白江、成都乃至四川規劃發展支持;鐵路港影響日益擴大的同時,“老城”青白江也因產業、人才和資金的聚集而煥發出新的活力。
從“港口”到“樞紐”
站在成都國際鐵路港A座大樓上,放眼望去,入目皆是整齊排列的集裝箱,這些色彩絢麗的“盒子”或來源于歐洲,或來源于中亞,而最終,也將在這里流往世界各地。
這也是鐵路港的日常,正如集裝箱吊車司機楊小武所說:“一天騰挪幾十個集裝箱是常態,吊車發動后一般會一氣呵成干完業務,中途不會熄火,上廁所都要一路小跑。”
和世界上所有的“港口”一樣,成都國際鐵路港從建成之初主要承擔著貨物的中轉、運輸功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鐵路港“從主要承擔物流功能到更多向發展貿易、集聚產業轉變”。青白江區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岱介紹,最開始,鐵路港的作用主要是“港口”,而這種模式下聚集的主要是相關的物流運輸企業。
隨著時間推移,青白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17年,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掛牌成立,這是全國唯一一個依托鐵路港而設立的自貿試驗區。2018年,多名中央領導到成都國際鐵路港調研并作出重要指示,成都國際鐵路港也因此被賦予了“利用蓉歐快鐵這張名片,打造蓉歐樞紐”的新使命。成都國際鐵路港建設由省、市重大戰略迅速上升為國家戰略。
1年多來,青白江按照“陸海聯運樞紐 國際化青白江”的發展定位,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全區GDP、服務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8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排名中心城區第一。”李岱說,青白江目前正對標香港、法蘭克福、芝加哥等地,高標準推進內陸開放門戶鐵路樞紐建設,以供應鏈思維和全球視野,努力構建國際陸海聯運新通道核心樞紐和商貿基地,加快發展以鐵海聯運為比較優勢的開放型經濟。
如今,樞紐效應正在放大,作為全省“四向拓展、全域開放”“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支點和全市金青新大港區核心支撐,在國際班列提質增效基礎上,青白江依托即將落地的國家級經開區和綜合保稅區,加快建設國家商品館,力爭3年內建成國家商品館40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目前,品牌紅酒、奶粉等暢銷商品已占全省市場份額的65%左右。
“從門戶到樞紐,就是從開放窗口到商貿、產業中心,貿易和產業的集聚會帶來資本和資源沉淀。”對于鐵路港的未來,李岱充滿期待。
從“貨物集運”到“產業聚集”
2017年6月,成都正業佶祥平行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青白江開啟了工作,主要針對一帶一路區域進行平行進口車服務。在該公司區域經理邱陽看來,中歐班列(成都)、自貿區、國際鐵路港……一系列的利好優勢,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邱陽透露,鐵路運輸和海運的成本差不多,但時間卻能大大縮短,“平行進口車的時效性很重要,可能有些車型我們可以比海港城市早一個月左右拿到”。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成都對周圍的輻射力也有目共睹,邱陽說,他們的平行車也會通過青白江輻射全川,甚至是云南、貴州等地。據邱陽透露,目前,正有200臺左右的進口車即將到達青白江。
事實上,正業佶祥的業務發展只是青白江產業聚集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產業正加速聚集。“青白江的核心便是‘港’,圍繞港口,產業將加速聚集,也將為城市能級的提升指明方向。”在青白江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科長賴星竹看來,港口的產業聚集作用日益凸顯。
2018年,成都國際鐵路港引進蘇寧云商、中外運長航、中外運普菲斯、盒馬鮮生、菜鳥等總投資550億元的84個重大項目,國際金融、法律服務、會計評估、關務代辦、商事調解等配套企業和中介組織已達800余家。“就是圍繞構建產業生態圈,推動供應鏈服務集群發展。”李岱介紹。
當然,企業愿意來、產業愿意匯集,也少不了青白江自身“軟實力”的提升。近年來,青白江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取得明顯成效。企業開業實現“3日領照,5日營業”;實施園區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確保項目簽約后2個月內開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現項目并聯審批總時壓縮至60個工作日內;推行“互聯網+政務”,90%以上事項實現“智慧多元”辦理。獲評2018年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區(市)縣,首次進入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據青白江區審批和營商環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青白江區堅持將營造優良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對標國際國內先進,圍繞企業發展遇到的難點、痛點、堵點,出臺了《高能級創建國際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區的實施意見》,形成了“1個實施意見+10條措施+N個配套文件”的政策和服務體系。“深入各個領域調研,同時,積極到上海、深圳等營商環境建設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制定的政策措施全部都是可落地、可操作的。”上述負責人如是說道。
最近,四川自貿試驗區青白江片區創新口岸服務體制機制,將整車、肉類、跨境直購、保稅物流中心(B型)相關物流以及查驗等費用納入口岸購買服務范圍,實現了口岸基礎作業“零收費”。“目前平行進口車的通關一體化都是非常便利的。”作為企業,邱陽所在的公司便實實在在感受到了“服務”。
從“老工業基地”到“陸海聯運樞紐”
成都青白江,是國家“一五”時期西南第一個工業區。如今,手握“港”的聚集優勢,已有新目標的青白江也有更為精細的謀篇布局。
具體來看,青白江正加速構建“一港三城六個特色小鎮”的空間發展格局:一港即成都國際鐵路港,三城分別是歐洲產業城、智慧產業城、鳳凰新城,六個特色小鎮為城廂天府文化古鎮、蓉歐國際物流小鎮、七星島國際會議度假小鎮、彌牟文化旅游小鎮、福洪亞歐特色農產品小鎮、人和國際康養運動小鎮。用賴星竹的話來說,“青白江城市轉型跨越發展開啟了新局面”。
以歐洲產業城為例,從“白紙畫圖”到“圖紙落地”,已初顯成效。歐洲產業城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年來,產業城集聚總投資285.95億元的重大項目11個,實現了一年快速成勢。“如今,很多來訪者一走進歐洲產業城,都會對這里的‘速度與激情’表示震撼!”
而歐洲產業城的定位,便是著力構建適歐適鐵“兩頭在外”產業集群,與智慧產業城、鐵路港并駕齊驅,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
不只是歐洲產業城,“一港三城六個特色小鎮”空間布局的背后,更有青白江“陸海聯運樞紐 國際化青白江”這一名片不斷被擦亮的過程。
早在中歐班列(成都)剛剛延伸到米蘭時,意大利翁布里亞大區政府便主動找到了成都泛亞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通過青白江對接與成都的活動。“翁布里亞大區希望將幾百個這種商家打包在一起,在中國建立一個平臺,在中國打開一個市場。”該公司負責人介紹道。
國際化還在持續深入。“青白江在擔當向西對歐洲、對中亞的開放任務基礎上,擔負著‘四向拓展、全域開放’起點支點的新光榮使命。”李岱介紹道,國際化是青白江發展的必由之路,青白江將系統推進國際化的港口和班列運行、國際化的基礎設施體系、國際化的產業體系、國際化的人才體系、國際化的開放體系和營商環境建設,為成都高質量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作出新貢獻。
未來,一個匯聚國際人才、國際產業的“陸海聯運樞紐 國際化青白江”前景可期。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