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面向全球構建高質量開放型經濟體系
2018-07-23 09:58:59
Landbridge平臺
蓉歐國際班列已成為國內運行最穩定、運行時間最短、發班頻率最高的中歐班列
雙流國際機場
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調研時提出,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為成都加快對外開放發展指明了方向。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開放新態勢,為成都高質量發展和擴大開放提供了歷史性機遇。成都堅持樹立全球視野和國際眼光,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主動服務區域協同開放發展,主動服務企業多元發展需求,增強在更高起點和層次推進對外開放的能力本領,搶抓“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更加主動參與世界經濟大循環,更加積極運籌全球高端要素資源,加快建設面向西部服務全國的國家中心城市。
開放通道
加快布局“48+14+30”
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
建設國際門戶樞紐首當其沖就是要統籌謀劃國際戰略通道建設,提升通道服務成都開放型經濟和對外交往的能力和水平。緊緊圍繞建設國際門戶樞紐,成都將依托國際空港、鐵路港雙樞紐,構建空中絲綢之路走廊和國際陸海聯運走廊戰略通道。
目前,成都已開通國際(地區)航線總數109條,國際航線網絡已覆蓋亞洲、歐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重要樞紐城市。在我國中西部地區,成都是國際航線網絡唯一覆蓋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下一步,成都將按照“深耕歐非、加密美澳、覆蓋亞洲、突出東盟”16字導向,客貨并舉、重點突出的戰略思維全面構建覆蓋歐美澳亞非的國際航空干線網絡,加快布局“48+14+30”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加快布局48條精品商務航線、14條全貨運航線和30條優質文旅航線,增強國際通達、洲際中轉能力,打造通達全球、中轉高效、功能完善的國際航空網絡。
與此同時,通過提升航線服務頻次,提高到全球商務城市、新興市場和旅游目的地的航班密度,實現至全球門戶機場天天有航班;強化中轉銜接,增強機場輻射功能,大力發展國際通程中轉聯運航線,重點培育歐洲與東亞、南亞、東盟、澳新間經成都中轉的洲際航線,提升國際旅客中轉效率和服務水平。另外,還將建立國際航空運力彈性解決機制,支持成立包機運營公司,靈活滿足成都產業流、文旅流等市場需求。
與此同時,成都實施國際班列提能計劃,構建“縱貫南北、橫貫東西、通江達海、四向聯通”的陸海國際大通道,通過構建以成都為戰略支點的四向鐵路大通道,筑起以成都為樞紐、聯系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亞歐大陸橋。首先是加快推進鐵路項目建設。重點爭取成格鐵路納入國家規劃,開辟經霍爾果斯出境的第二條西向國際物流通道,形成經阿拉山口至蒂爾堡、經霍爾果斯至伊斯坦布爾的泛歐鐵路大通道。加快成都經攀枝花、大理、瑞麗至緬甸皎漂港的鐵路建設,形成以成都為中心的無須繞行馬六甲海峽、直接通達印度洋孟加拉灣的鐵海聯運大通道,較原來鐵海聯運路徑抵達歐非時間縮短8-10天。加快成都-隆昌-黃桶-百色-南寧-欽州港既有鐵路的擴能改造及局部路段線形優化調整,屆時我市至欽州港的鐵路里程和運行時間將進一步縮短,進一步擴大我市對中南半島輻射范圍,構建我市在西部地區南向通道建設中的樞紐地位。
其次是推進國際班列市場化運營。重點擴大蓉歐國際班列覆蓋面,不斷豐富班列開行產品、優化運行線路、深化集拼集運等措施,進一步提升班列運營質量、服務水平、競爭能力和品牌優勢,確保在國內開行城市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建立細分市場的產品體系,提供定制化服務,為培育和支持本地產能、貿易轉移客戶,設計定制化班列產品,提供包含貿易、金融、物流供應鏈在內的多樣化物流產品,提高物流增值服務水平。同時,優化市場銷售報價體系和訂艙及集裝箱管理流程,對班列站到站的基本運價、開行列數、分線路補貼額度進行控制和考核,形成銷售訂艙操作的優化方案及班列集裝箱管理優化方案,有效提升運輸時效性,持續提高國際班列重載率和服務水平,降低運營成本。
開放型經濟體系
引進內容從項目向平臺轉變 態度從注入式向浸潤式靠近
“IAIT選擇在蒲江縣的中德(成都)中小企業合作區召開,主要是因為成都市對中國擴大開放的重要作用,而位于蒲江的中德(成都)中小企業合作區更是為中德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IAIT總裁托馬斯諾爾丁在成都日前舉辦的中德工業4.0暨全球采購大會上表示,希望德國合作伙伴能夠更多地了解中國、了解成都,并將成都作為其中國的起點和支點,在中國開展更廣泛的經貿、投資和技術合作。
據了解,此次大會聚焦“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戰略對接,將德國小型隱形冠軍、優秀產品、專利技術、創新生態等帶到成都進行二次本土孵化,把德國先進工業技術與中國高性價比、高競爭力裝備相結合,攜手開展第三方合作,擴大中德企業雙向貿易投資,推動德國企業在中德(成都)中小企業合作區安家落戶。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于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決定》提出實施“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對內形成“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對外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這對成都而言,既是責任擔當,又明確了未來方向。四川區域發展歷史上,首次將成都定位“主干”,前所未有地突出了成都在四川發展全局中的龍頭地位和關鍵作用。而在構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中,成都既被看作前者的起點又是后者的支點,為成都未來發展創造了重大歷史機遇。
如何面向全球構建高質量開放型經濟體系,充分發揮“發動機”和“穩定器”作用,強化“四向拓展”,推動“全域開放”?當前,成都的對外開放已實現提檔升級——引進的內容從項目向平臺轉變,態度從注入式向浸潤式靠近。
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園著力打造國家中小企業國際交流合作、德(歐)資中小企業集聚發展、中資中小企業質量管理、中德職業教育合作“四個示范平臺”。中法生態園優化園區努力建成中法經貿合作中節能減排和綠色低碳發展典范。中意文化創新園打造以文化創意為主,涵蓋旅游、時尚、會展商務、藝術博覽、體育賽事等關聯產業領域的國際化產業集聚區……這些合作園也正在成為成都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更會成為成都深入推進實施“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的窗口和支撐。
另一方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是重中之重,而現代化產業體系則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和關鍵所在。基于此,成都要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參與分工合作,并加快融入全球資源配置當中,參與世界城市體系的合作競爭,就需要以先進制造業、新興服務業等為主的產業集聚為支撐,聚焦構建高質高端開放型產業體系。對此,成都明確將加快構建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食品五大先進制造業和會展經濟、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文化旅游、生活服務五大新興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大數據、5G、清潔能源、現代供應鏈等為支撐的新經濟新動能。
國際營商環境
建設國際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引領和推動全域營商環境國際化
再過10天,7月30日,目前已在成都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實現了拼箱的123臺東風AX7整車將正式發車出口至俄羅斯。同一天,2018版《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將正式實施……
自2017年4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以來,作為四川自貿試驗區的主體和核心,成都自貿試驗區正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加快形成結構更優、質量更好、動力更強的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成都自貿試驗區內新增企業2.98萬戶,新增注冊資本4033.56億元,其中新增外商投資企業360戶,85%集中在高端服務業領域。
強化“四向拓展”,推動“全域開放”,增強成都國際門戶樞紐地位和戰略支撐,我市提出聚焦集成引領構建開放型平臺體系,以做強做優“三區五園多支撐”開放平臺體系為核心,加快建設高能級戰略開放平臺。其中明確提出增強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試驗田功能,積極探索建設更高開放水平的內陸自由貿易港。
作為國家改革開放試驗田,成都自貿試驗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全面啟動155項改革試驗任務,先后探索形成“中歐班列多式聯運一單制”等166個改革實踐案例。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制度創新指數評價報告顯示,成都自貿試驗區排名第三批自貿試驗區首位,其中的一級指標“投資貿易便利化”也居首位。
近年來,成都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運行并拓展特色應用功能,首創海關“互聯網+企業注冊”服務,實施關檢聯合查驗區“一次查驗”模式,“批次進出、集中申報”改革減少報關單量逾九成,成都關區的進出口通關效率在全國42個關區中名列前茅。
不僅是制度創新,成都自貿試驗區還對標一流優化營商環境,參照世界銀行國際營商環境評估標準體系,努力打造中西部國際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7月12日,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片區人民法院(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民法院)正式掛牌成立。法治化就是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我市提出強化引領國際慣例的法律服務供給,主動對接國際規則和國際慣例完善地方法規,建立健全自貿試驗區重大事項法定聽證制度和行政咨詢體系,積極引進國際性法律服務機構,探索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大力推行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直通車制度,打造西部法律服務核心城市。
2018版《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將于7月30日實施。此次新版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的顯著特點就是對外開放領域更寬,此次負面清單開放的領域,也有許多是境外投資者長期關心的。記者了解到,我市將全面落實好“38條”政策,落實新版外商直接投資負面清單和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推進制造業及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有序開放。
聚焦全面提升成都在全國開放新格局中的戰略地位,記者了解到,成都自貿試驗區還確定了探索研究內陸自由貿易港,充分學習借鑒國際先進自由貿易港建設經驗,開展區域功能規劃和制度框架研究,為探索內陸自由貿易港奠定基礎、做好準備。
(來源:成都市政府網站)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