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雙邊貿易止跌回升 規模穩步擴大
2017-02-20 11:12:05
Landbridge平臺
2月1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產業競爭力研究課題組”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2016《產業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產業競爭力研討會”在京舉行,并發布《產業藍皮書: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16)No.6》。
《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16)》指出,中亞國家產業競爭優勢集中于能源礦產資源及初級產品,工業基礎薄弱,多數國家交通、電力基礎設施落后,需要建立全新的經濟增長模式,以提升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中國與中亞各國貿易互補性高,貿易聯系較為聯系密切,雙邊貿易規模保持較穩定水平。
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貿易聯系密切程度,高于美國與中亞各國、日本與中亞國家的貿易聯系水平。中國和中亞五國之間以產業間貿易為主,制成品的產業內貿易水平極低;中國自中亞各國凈進口商品主要是石油、天然氣等初級產品,中國對中亞各國出口商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工業制成品。中國和中亞各國在制造業方面的產業內貿易有著巨大的潛力,貿易拓展向產業鏈分工發展。
中俄貿易互補性高,競爭強度不高,貿易聯系聯系密切,雙邊貿易規模穩步擴大。中俄雙邊貿易無疑是2016年最靚麗的風景。中俄雙邊貿易逆勢而上、率先實現止跌回升,雙邊貿易為695億美元、同比增長2.2%,是在中國和前十大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中唯一增長的。其中,中國對俄羅斯出口373億美元,增長7%。
俄羅斯和中國計劃在2020年前使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中俄貿易拓展潛力巨大。中俄貿易聯系密切,但不及歐俄貿易聯系密切;美俄、日俄的貿易聯系較松散。培育中俄貿易新動能,應對接俄羅斯進口替代政策,對接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注重打造兩國產業鏈分工體系,加大產業內貿易推進力度。俄羅斯應破除資源詛咒,借助中國的資本、市場和勞動力優勢,培育和提升優勢產業,積極參與世界分工與競爭。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