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一帶一路”能源合作 加快與中亞各國合作步伐
2016-07-04 10:15:22
Landbridge平臺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來,相關建設在探索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取得重要早期收獲。其中,能源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先行產業和重要引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最早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開展投資合作的中國企業之一。
“一帶一路”沿線分布著多個重要能源生產國,如俄羅斯、中亞五國等。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數據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石油儲量為461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08萬億立方米,分別占世界總儲量的20%和56%。
據了解,中石油在中亞、中東、亞太、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國家的合作項目已經取得了有效進展,目前在19個國家運作49個油氣項目。截至2015年底,中石油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約占其海外總投資的60%以上,2015年油氣權益產量超過5500萬噸,占其海外總權益產量的76%。
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中亞各國油氣儲量豐富,歷來是海外能源合作的重點地區。伴隨“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實施,中石油進一步加快同中亞各國能源合作的步伐。本著合作共贏原則,中石油以帶動當地油氣產業鏈完善為主,促進當地油氣基礎設施建設,并培養了大量專業技術人才。
中石油在中亞地區的主要合作項目是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據了解,該管道目前規劃有A、B、C、D四條線路,其中A、B、C線已相繼建成投產,管道全線輸送能力目前為每年550億立方米,可滿足中國國內近四分之一的天然氣消費需求。D線預計2020年底完工,屆時該線路將實現每年300億立方米的輸氣能力。
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中國石油企業的裝備制造也在走向海外市場。變產品出口為產能出口,是中石油在裝備制造領域的新規劃。中石油將與資源伙伴國開展產能合作,實現中石油裝備產品當地制造,將更多實惠留給資源國。
在這個領域,中石油寶雞石油機械有限公司與阿聯酋國家鉆井公司已經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依托阿聯酋這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將產品輻射到中東其他地區。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表示,由于文化與宗教的差異,“一帶一路”沿線一些國家彼此貿易往來較少,在能源領域的溝通也不充分,而中國作為第三方國家,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通過能源通道幫助這些國家實現互利共贏。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