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手去美元化 俄朝抱團取暖
2015-01-22 13:16:14
Landbridge平臺
面對美國經濟制裁等戰略性金融武器的共同威脅,俄羅斯官方最近表示,國內企業與朝鮮交易可用盧布結算。過去幾個月,中國、印度等非西方國家加強彼此能源、經濟與軍事合作,俄朝合作是全球加速去美元化、減少對西方金融系統依賴的新跡象。
俄羅斯遠東發展部上周公布,俄羅斯企業對朝貿易可通過朝鮮外貿銀行以盧布付款。上月該部門宣布,尋求與朝鮮擴大經濟交流,包括兩國雙邊貿易增加使用盧布。
了解上述俄朝盧布貿易的人士向財經科技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表示,通過這種方式,朝鮮與俄羅斯無需依賴美元,只需堅持使用盧布,兩國的經濟往來會越來越多。
華爾街見聞本月初文章提到,紐約政治風險顧問公司Eurasia Group的創始人兼總裁Ian Bremmer在今年的年度展望中指出,“美國政府有能力、也有意愿將美國的市場和國內銀行用作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工具”。這就是所謂的“金融武器化”策略——利用“蘿卜”(進入資本市場的渠道)和“大棒”(多種制裁)施加外交脅迫。
Bremmer認為,“金融武器化”的一大缺陷是,其他國家、特別是東亞開始多樣化投資,避開太強勢的美元。中國有實力、也有動機創建自己的機制。根據那些機制,中國會減少投資美元債券。
事實上,去年華爾街見聞文章也不止一次提到,西方國家的嚴厲經濟制裁在倒逼俄羅斯積極推動去美元化:
去年3月,普京提出,俄羅斯可以效法中日,建立自己的國家支付結算系統,設法減少對西方的經濟依賴。
去年5月普京訪華期間,中國銀行和俄羅斯第二大銀行VTB簽署了包括盧布與人民幣(6.2115, 0.0003, 0.00%)直接結算等方面的協議。VTB方面稱,中俄將在投資銀行、銀行間貸款、貿易融資、資本市場交易方面避免使用美元。
去年10月,中俄達成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除了與中國加強合作,過去三個月,俄羅斯也在推進與朝鮮、印度和伊朗的合作。
去年11月,普京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代表會談后呼吁深化貿易與經濟合作,加強政治聯系,改善地區安全。
去年12月,普京訪問印度期間與印度達成多項能源領域的合作項目,如未來20年內至少興建10座核電站、未來10年內向印度供應1000萬噸石油、成立合資企業開發亞洲的水電項目。
今年1月,俄羅斯國防部長Sergei Shoigu出訪伊朗期間簽署俄伊軍事合作相關的協議。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