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為“一帶一路”打開“經濟之窗”
2014-05-27 09:01:15
Landbridge平臺
中國-哈薩克斯坦(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項目近日在江蘇連云港啟用,這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首個實體平臺。至此,中國和中亞的合作有了新的載體,中國“一帶一路”進入實體建設階段。
據介紹,近期啟用的集裝箱物流場站為該項目一期工程;二期擬于主體港區建設糧食泊位和筒倉工程,計劃投資約4億元;三期擬于新絲路國際物流園區內聯合打造集倉儲、加工、貿易、中轉于一體的中亞五國連云港物流中轉分撥基地,占地5平方公里,投資約20億元,全面拓展過境運輸業務。
哈薩克斯坦國鐵總裁馬明說:“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不僅對哈薩克斯坦具有重要意義,也是陸橋沿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中亞五國過境運輸、倉儲物流的重要平臺。”
受訪人士指出,中哈物流合作基地項目的建設宣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是可操作的、具體的、務實的。
地處東部沿海地區“臍部”,背倚中西部地區,面向日韓的連云港是隴海鐵路大動脈的起點,有“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之稱。2011年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又在這里設立。
哈薩克斯坦貨物進出口主要依托連云港港、伊朗的阿巴斯港、拉脫維亞的里加港以及俄羅斯的東方港。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沈桂龍說,比較而言,連云港港在時間、運距、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運輸穩定性也優于其他港口。
“連云港作為轉運中心,對哈薩克斯坦非常重要。不僅可以從韓日美進口,也可以向上述國家出口,打開了一個經濟之窗,成為哈薩克斯坦等國的‘準出海口’。”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說。
據連云港海關關長張軍雄介紹,實行場站化管理以后,連云港通關時間從過去的1-2天,改為現在的1-2小時。在監管到位的前提下,有些貨物可以走綠色通道,快速通過。集裝箱也可以分幾個拆箱,如改變外部形態和重量都在允許范圍內,可裝配后發放到中亞各地。
在江蘇社科院連云港分院副院長古龍高看來,平臺先行、互聯互通及互利共贏是中哈兩國項目的成功建設帶來的重要啟示。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要有平臺和載體作為承接合作的依托,平臺建設最先應是交通先行,進而不斷向多個經濟領域擴展,最終中國和中亞結成命運共同體。”古龍高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