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余暉灑在路上,當蒙古四胡悠揚地從耳邊響起時,我已踏上了科爾沁這片熱土。此時,關于科爾沁草原美麗與魅力的猜想都成為現實。uLV大陸橋物流聯盟
科爾沁草原是中國四大草原之一,地處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南坡,松遼平原西端。科爾沁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爾沁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科爾沁草原是成吉思汗之弟哈斯爾的領地。科爾沁大草原是一個人杰地靈、英雄輩出的地方,是“清代國母”孝莊皇后、抗英將領僧格林沁、著名民族英雄嘎達梅林的故鄉。uLV大陸橋物流聯盟
1625年,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之女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由她的哥哥吳克善護送到盛京(今沈陽),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后輔佐順治、康熙兩位皇帝,為大清王朝的確定和“康乾盛世”的開辟,立下不朽功勛,被后世譽之“清代國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孝莊文皇后。歷史隨煙散波,如今, 荒草湮沒了曾經的古道,我不知道,當年,布木布泰從通遼到沈陽,走的是哪條路,彼時,路上走了多少個晨昏?我只知道,如今,走高速公路,從通遼至沈陽只有兩個小時的路程。
形成兩小時經濟圈
“以前要開4個小時的車才能到達沈陽,通遼至好力堡高速公路通車后,可以直接開車到沈陽外環,能提前將近1個小時。這下,我回老家看爹媽更方便了。”私家車主王憲說道。王憲是沈陽人,在通遼金港國際物流園從事管理工作,幾乎每周他都要回沈陽鐵西區看望父母。
通遼歷史悠久,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璀璨的紅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發祥地。通遼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東鄰吉林省、西接赤峰市、南依遼寧省、西北和北面分別與錫林郭勒盟、興安盟為鄰,屬東北和華北地區的交匯處,距大連、營口、錦州、秦皇島、天津等港口城市300至700公里;距東北中心城市沈陽和長春分別為270、290公里。既屬東北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區,又是中國西部大開發區域中的東部地區,是內蒙古東部盟市中融入東北一體化發展最具區位優勢的地區。2011年,雙遼(蒙吉界)至通遼高速公路和金寶屯至查日蘇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使通遼與長春率先形成兩小時經濟圈。到今年年底,通遼至好力堡高速公路建成后,通遼與沈陽全程實現高速路連接,通遼與沈陽兩小時經濟圈也將形成。
得知此消息,在通遼市投資的河北商人王智良興奮地來到雙通高速公路入口處,一睹高速公路的“芳容”,看著寬闊的高速公路直通遠方,王智良難掩喜悅之情:“我的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主要面向東北市場,之前由于沒有高速公路連通,運輸的時間成本讓我十分惱火,幾次想將企業搬出通遼。這回高速公路通了,我的產品就能在最快的時間到達東北市場,也就不用考慮搬遷問題了。”
東北進京第二條快速通道
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通遼市融入東北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戰略布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搶抓機遇的通遼交通人,從國家“7918網”規劃論證開始,借助論證會在沈陽舉辦的機會,積極參與其中,把通遼市的交通樞紐地位推薦給專家學者謀求支持,從而使專家堅定了長深高速公路從內蒙古穿越的信心,并將其他線路融入到該網規劃中。規劃確立后,通遼交通人不等不靠,主動爭取將列入“十二五”期建設的內容,前移到“十一五”期來謀劃建設,發出了高速建設的最強音。
2007年10月18日,G45大(慶)廣(州)高速公路通遼至下洼段長達202公里的高速公路,結束了通遼市境內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同時也揭開了通遼市高速公路建設的序幕。隨后2009年開工建設了G45大(慶)廣(州)高速公路雙遼至通遼段、G25長(春)深(圳)高速公路金寶屯至查日蘇段;2010年年底開工建設了G2511通遼至好力堡高速公路,并開工建設了G303通遼至鳳凰嶺一級公路、S304大林至保康一級公路、S305甘旗卡至庫倫一級公路。2011年11月21日,G25長深高速公路金寶屯至查日蘇段和G45大廣高速公路雙遼至通遼段全面建成通車。隨著2013年年底,G2511通遼至好力堡高速公路及三條一級公路建成通車,通遼市向西通過赤峰至通遼高速公路,實現與北京、天津高速公路對接,正式融入環渤海經濟圈;向東,與長春高速公路牽手;向南與沈大高速公路接軌,正式融入東北城市圈,成為東北經濟區的一個重要支點。其中,雙遼至通遼高速公路與擬建的雙遼至長春高速公路對接后,將形成通遼至長春兩小時快速通道;與已建成的通遼至赤峰高速公路對接后,成為通遼市及東北地區進京的第二條快速通道。
承接產業轉移
就在兩年前,內蒙古東順飼料有限公司還在思考物流成本高、距離市場遠等問題,對是不是在通遼市科左中旗落戶舉棋不定。去年,東順飼料有限公司已在科左中旗加足馬力、高速運轉,目前投資已超過5億元,建成3個企業7個子公司,并迅速形成飼料生產、有機屠宰、獸藥生產完整的產業鏈條。東順飼料有限公司負責人耿國君說:“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將達22億元,實現利稅兩億元。”
促使東順飼料有限公司下定投資決心的是通遼至好力堡高速公路的建設。通遼至好力堡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將使遼寧沈陽至內蒙古通遼的行車時間由原來的3個小時縮短至1.5個小時,形成了兩小時交通圈。這條路也成為沈陽和科左中旗牽手的“媒人”:沈陽有扎實的工業基礎和成熟的市場,科左中旗有豐富的農畜、礦產資源和優惠政策。隨著通好高速公路的建設,沈陽13個品牌企業落戶甘旗卡物流園區。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增強,通遼市招商引資工作的底氣更足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入駐通遼。僅2011年,通遼市派出的7個招商引資工作隊(處)在吉林僅用5個月的時間,就完成落地項目5個,投資金額達16.5億元。通遼市招商引資工作人員在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匯報會上的發言擲地有聲:通遼市要實行全方位開放。不僅要承接東北地區產業轉移,還要打造成全國企業進軍東北市場的橋頭堡。
區域聯系更加便捷
長(春)深(圳)高速公路金寶屯至查日蘇段、大(慶)廣(州)高速公路雙遼至通遼段、通遼至好力堡及大林至保康、甘旗卡至庫倫至平安地等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建設,不僅打通了內蒙古東部盟市與東北各省相鄰大中城市的高速公路通道,使內蒙古東部盟市與華北、東北區域經濟社會的聯系溝通更加便捷,同時對于完善自治區高速公路網,改善區域交通運輸條件,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促進沿線地區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通遼市融入東北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一體化發展,及在自治區東部盟市中實現率先崛起,起到關鍵性的交通先行作用。通遼市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按照融入、互動、率先崛起的要求,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農牧業現代化,全方位、寬領域、高起點、深層次融入對接,促進非資源產業大發展,帶動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資源共享、產業互補、生態共建、各具特色、協調發展。
落實“8337”發展思路,通遼開始構筑南北兩大增長極和15個特色鮮明的旗縣園區,南北兩大增長極工業產值和物流業產值超千億元,旗縣重點園區產值均超百億元,成為今年的目標要求。該市圍繞“五大基地”建設,推進褐煤綜合利用、發展清潔能源、打造全國優質玉米肉牛食品生產加工基地、發展生物科技產業、特色有色金屬產業、新型建材產業、裝備制造業、文化旅游業等,這一切,必須以通達通暢的通道為支撐。裝備制造業被列為通遼市富民強市的支柱產業,作為南部增長極,在科左后旗境內304國道和沈陽至通遼高速公路之間,規劃了300平方公里的工業經濟走廊。以此為契機,科左后旗首先規劃了80平方公里的非資源產業園區,積極承接長春、沈陽等東北地區產業轉移,提高科技創新驅動力,重點發展風機制造、農業機械、汽車零部件、礦山機械等裝備制造產業,打造東北地區先進裝備制造業的重要接續基地。目前,重慶長江造型材料有限公司已經入駐并投產,可生產鑄鐵、鑄鋼系列,有色金屬等幾十種鑄造材料,為全國30個省、自治區的400多家汽車、摩托車零部件鑄造企業提供產品及服務。日本三友汽車零部件包裝項目和河北唐山60萬噸精鋼加工項目已經簽約,上汽圣德曼鑄造有限公司、成都金頂凸輪軸鑄造等6家企業已經完成選址,10余個項目正在洽談之中。
綠色產品輸出通道
金秋時節,記者在通遼市開魯縣的田野鄉村,看到的是一派繁忙的收獲景象。農戶院子里堆成小山一樣的玉米,房前屋后成垛的紅辣椒,以及集中連片正在緊張生產的蔬菜大棚,讓人陶醉在豐收果實里。在東風鎮道德村,紅辣椒種植大戶張志看著火紅火紅的紅干椒,喜上眉梢。他說:“我今年種了30畝地的辣椒、5畝地的鮮椒和25畝地的干椒,鮮椒基本賣完了,25畝干椒馬上就要采摘,畝產能達600多斤,按照去年的價格算,干椒能賣10萬元。以前村里都是土路,只要一下雨,道路泥濘。現在村里通了水泥路,并與國道相連接,我們去哪送貨都方便。甘(旗卡)庫(倫)一級公路建成后,遼寧客商直接到地頭收購,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銷路了。”
通遼素有“內蒙古糧倉”和“中國黃牛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畜牧業生產基地。玉米、紅辣椒、蔬菜、黃牛、蕎麥……通遼不僅在這充滿各種色彩的產業里“刨金植銀”,也以紅干椒、蕎麥、雜糧等綠色有機產品為基礎,實現規模擴張、質量提升、品牌增值,打造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加工基地。今年即將建成的甘旗卡至庫倫至平安地、通遼至鳳凰嶺、大林至保康3條一級公路,將促進沿線科爾沁區、科左后旗、科左中旗、開魯和庫倫公路兩側迅速成為經濟帶,大大改善投資環境,同時帶動通遼地區的農副產品、鮮活物資的運輸,并充分利用大連、營口、錦州等港口優勢和東北三省食品加工企業優勢,擴大優質特色農產品向日本、韓國、東南亞、港澳臺的出口。目前,科爾沁工業園區正著力打造梅花生物領軍企業,去年這家企業實際加工轉化玉米100萬噸,已形成40萬噸味精、20萬噸氨基酸、30萬噸復合肥的生產能力。園區內萬順達淀粉、梅花生物味精、氨基酸系列、德瑞玉米油、中科天元總溶劑、建龍制酸、合成氨等企業互為客戶,在玉米深加工的鏈條上集結成產業集群,形成樹形經濟體系。另外,通遼還依托南部四旗水質、土壤、光照、良種等有利條件,建設綠色經濟帶,打造優質玉米、優質肉牛、有機食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目前,打造了梅花、利牛、玉王、岳泰等領軍企業,以提高精深加工能力為主攻方向,集成優化資源配置,引導相關龍頭企業及各類資源要素向園區集聚,形成上下游相連、相互配套的循環發展方式,全市玉米生物產業層次實現提升,玉米加工企業正在由淀粉等初級產品向谷氨酸、氨基酸、玉米油、葡萄糖酸鈉系列深加工產品轉變。清谷新禾、谷道糧原、老哈河糧油、蒙牛乳業、科爾沁牛業、金鑼食品、谷潤肉業等一批農牧業龍頭企業不僅遍地開花,而且叫響了品牌。
無海有港 打造大物流
“十二五”期,通遼交通運輸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實施“中心輻射、十字貫通、兩環推進、通達通暢”的發展戰略,進一步鞏固和發揮自治區東部交通樞紐中心的優勢,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暢通、快速、便捷的交通運輸保障。
“中心輻射”,就是要加快交通樞紐中心建設。通遼市是全國規劃的179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要繼續完善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及運輸站場建設,建成通遼汽車客運站和通遼西汽車客運站,啟動兩個物流園區建設,改建新建部分旗縣公路運輸站場,將該市打造成自治區東部交通樞紐中心和率先融入東北振興的重要支點,溝通東北、華北和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物流節點,在自治區東部地區發揮“率先、帶動、輻射、示范”作用。同時,以主城區綜合運輸樞紐為核心,加快通遼至鳳凰嶺、大林至保康、甘旗卡至庫倫一級公路建設,進一步完善主骨架公路網,到年底,實現主城區到旗縣市區政府所在地以一級或高速公路相連通,建成對外呈現放射狀的交通輻射網。“十字貫通”,就是要加快“縱穿南北、橫貫東西”的高速公路建設,形成與遼寧、吉林及京津地區相連接的快速通道和能源運輸通道。縱穿南北,即南北方向,建成通遼至好力堡高速公路、金寶屯至查日蘇高速公路和通遼至魯北高速公路及魯北至霍林郭勒高速公路,實現與沈陽、大連、營口、錦州以高速公路相連接,形成兩小時快速通道和能源運輸通道。橫貫東西,即東西方向,雙遼至通遼高速公路,實現與長春、四平、大慶、哈爾濱以高速公路相連接;通過通遼至赤峰高速公路,實現與北京、天津以高速公路相連接。目前,全市有較大的物流園區9處,承擔著公路鐵路貨運代理、貨運信息配載、集裝箱中轉運輸等業務,并實現了多功能配套的一站式服務,通遼市不僅成為內蒙古東部地區重要的物流樞紐,也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無海有港”的城市之一。
圍繞“—個橋頭堡和沿邊經濟帶”建設,通遼加快推進開放轉型發展,強化招商引資,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充分發揮毗鄰長春、沈陽,緊靠營口、錦州港的區位優勢,主動承接東北三省輻射帶動和產業轉移,加快融入東北經濟一體化發展;在產業、項目、市場、交通和能源通道等方面強化與東北的對接合作,努力把通遼打造成東北地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重要的能源、資源接續基地;積極對接俄蒙等國際市場,形成多式聯運的大流通、大開放格局;利用營口、錦州等出海口優勢,打通更大范圍國際市場的開放通道,構建輻射城鄉、立足東北、承東接西、貫南通北的大物流格局,推動商貿物流業的大發展,使通遼成為融入國內外大市場的現代化區域性物流樞紐區。
通遼,讓久別的人驚嘆,讓外來的人矚目:公路四通八達,大型物流運輸車輛川流不息,“無海有港”的通遼內陸港日夜燈火通明;新老城區塔吊林立一派生機,遼河公園水天一色荷花盛開;商店里“科爾沁牛業”、“谷道糧原”等本土綠色農畜產品銷售火熱;孝莊園、大青溝、山地草原精品旅游線路令慕名者絡繹不絕;南北兩大增長極“南鋼北鋁”、15個工業園區十大支柱產業擎起發展大旗……通遼,正以不可阻擋的發展脈動,高速融入東北經濟圈。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