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通道:穿四國征戈壁 中亞油氣滾滾來
2013-07-18 19:32:51
Landbridge平臺
位于世界最大湖泊里海沿岸的中亞五國,擁有極為豐富的油氣資源儲量,近年來,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國紛紛提出「資源立國」戰略,與中國海外能源戰略不謀而合。2005年12月中國首條跨國原油管道——中哈管道全線貫通,2009年12月橫貫中國、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國的中亞天然氣管道貫通,這兩條油氣管道組成了中國海外能源進口的西北通道。來自中亞的油氣入境新疆,并通過中國內地油氣管網輸送至全國,最遠可送至香港。
中亞油氣直抵中國
作為中國第一條戰略級跨國原油進口管道,中哈原油管道開工建設由中方和哈方共同出資建設。中哈原油管道西起里海,終點為中哈邊界阿拉山口,全長2,798 公里,規劃年輸油能力為2,000萬噸。一期工程于2006 年5 月實現全線通油,二期工程于2009 年7月建成投產,實現了由哈薩克斯坦西部到中國新疆全線貫通。
2007年,中亞油氣富集國迫切尋求能源出口多元化,中國抓住機遇率先提出建設跨國管道進口中亞天然氣的設想。在中亞已擁有10年合作基礎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憑借超常的戰略眼光,積極推動中亞天然氣管道項目由構想變為現實,將中亞與中國再次緊緊相連。
28個月建成 創世界奇跡
建設這樣一條國際管線一般需要6年,而對方給的時間只有28個月。如果建不成,中不僅拿不到氣,還要「照付不議」地每年向對方支付數百億元氣款。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蔣潔敏回憶,從他領命以后,連續幾天睡不著覺。畢竟是第一次建設跨多國天然氣管線,沒有任何現成的經驗可循。
2009年12月14日,在土庫曼斯坦阿姆河畔,中、土、哈、烏四國元首共同開啟通氣閥門,中國第一條引進境外天然氣資源的跨國管道工程如期投產。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中亞天然氣管道項目給予高度評價,稱贊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項目是中國與中亞三國精誠團結、互利合作的典范,承載著四國人民世代友好、互利共贏的良好愿望。
連同早前投入運行的中哈原油管道,一油一氣鋼鐵巨龍構成西北能源戰略通道,大幅提升了中國能源安全保障系數。根據規劃,到「十二五」末,隨著中亞天然氣管道C線投運,每年將有550億立方米中亞天然氣直輸中國。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