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國際合作“高速班列”正在疾馳
2024-03-14 08:49:06
Landbridge平臺
近日,記者從甘肅省科技廳了解到,近年來,甘肅省積極響應并深入推進“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通過以科技計劃項目為支撐的方式,積極鼓勵高校院所、科技型企業深度參與“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項目,深化國際科技合作關系,構建國際科技合作網絡。
目前,甘肅省科技廳已爭取和布局各類國際合作項目近300項,與5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科技合作,覆蓋全部共建國家和地區的70%以上。
橫跨萬里,洮河與萊茵河因科技“聯姻”
《洮河流域水生態保護與引洮工程受水區高質量發展水資源安全保障國際合作研究》是甘肅省水利科學研究院與萊茵河國際保護委員會、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等機構為研究洮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受水區高質量發展而合作開展的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
“萊茵河流域管理中運用到的水生生物恢復技術,水污染治理及流域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對于提升洮河流域生態保護與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學習借鑒意義。”長期參與該項目的甘肅省水科院副院長馬成祥說。
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甘肅省水科院依托于自身優勢技術,針對“引洮工程受水區高質量發展”進行水文氣象觀測分析;開展了水資源評價與演變規律分析,構建了多水源多用戶水資源聯合配置模型,為水資源利用系統發揮最大效益奠定基礎;建立了旱區高標準農田高效用水的關鍵技術框架并開展試驗,實現了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
“2022年以來,我院與相關部門已建立了合作聯絡機制。”馬成祥介紹,未來,該院還將對接聯系生態保護領域的歐洲專家,為構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際科技合作與成果轉移轉化平臺”提供技術和智力資源,并利用該平臺,在尼羅河、湄公河等流域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交流推廣相關技術成果,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引進種質資源,為馬鈴薯編修“族譜”
馬鈴薯是甘肅省“牛羊菜果薯藥”六大戰略性主導產業之一,2022年在甘肅省內播種面積達800多萬畝,占到了該省三大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的36%。
圍繞我國推動馬鈴薯主食化發展戰略及“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戰略,立足甘肅省馬鈴薯區域優勢,2019年在甘肅省科技廳的支持下,甘肅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與俄羅斯沃羅涅日國立農業大學合作開展《中俄馬鈴薯種質資源創新利用及產業發展關鍵技術轉移與示范》項目。
“中俄雙方通過種質資源交換,線上線下學術交流,共同開展了種質創新與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甘肅省農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呂和平介紹。
一方面,針對馬鈴薯品種缺少、資源同質化的問題,研究所依托項目引進馬鈴薯種質資源262份,與俄羅斯交換優良品種10份,豐富了馬鈴薯種質資源庫。
另一方面,技術交流和培訓培養了技術研究人才,組建了國際合作創新團隊,實現了兩國在脫毒種薯繁育體系建設、配套高效栽培技術方面的優勢互補。
“這為開展馬鈴薯育種和開發利用及科研學術交流提供了共享平臺,有力地促進了兩國馬鈴薯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呂和平說。
志和者,不以山海為遠。以全球化視野謀劃科技創新是近年來甘肅國際科技合作的創新“密碼”。近十年來,甘肅省實施國際科技合作各類項目近300項,合作國別達50多個,成立中哈科技合作分委會、中塔科技合作委員會,組織舉辦“韓隴科技合作交流座談會”“企業歐洲出海行”……放眼全球,與各國“牽手”,從甘肅駛出的國際合作“高速班列”正在疾馳前行。
(來源:中國科技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