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邊境口岸運輸量下降,俄羅斯轉而開發遠東港口
2021-08-11 10:36:50
Landbridge平臺
由于中國在邊境口岸實施的疫情防控措施,7月中俄邊境鐵路口岸的過境貨量同比下降11.5%,而8月初下降了27.7%,而“這一下降趨勢短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因此俄羅斯在考慮著力發展遠東地區的港口”。
這是俄羅斯鐵路公司副總經理阿列克謝希洛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采訪時提供的信息。他表示,在中國疫情再次回轉的情況下,中俄邊境口岸運輸量下降的問題將繼續存在。而相反,俄羅斯遠東地區港口(如海參崴)的轉運業務則“發展良好”,尤其是在俄羅斯的過境補貼政策下,俄羅斯鐵路通過其遠東港口吸引了大量來自中國和其他亞太地區的貨物。具體來說,經跨西伯利亞鐵路的貨運量增加了18倍,2020年上半年俄鐵在這條線上運輸了147個集裝箱,而現在已經將近3000個。
(俄羅斯遠東港口的運輸量有所上升,圖片來自:seanews.ru)
俄鐵過境補貼
為了刺激鐵路過境集裝箱運輸量的增長,俄羅斯政府對當地物流公司實行補貼。去年8月,俄羅斯總理簽署了關于實施聯邦補貼預算的法令,補貼金額為每個集裝箱約2391至7194人民幣不等。同時,西向連接比東向運輸更優先獲得補貼。”俄羅斯政府表示:”該決定將增加鐵路貨運在俄羅斯中轉服務的需求,并將對相關經濟部門產生積極影響”。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補貼確有成效。
發展遠東港口
俄羅斯鐵路已經將發展其遠東港口的決心付諸實踐,前不久,該公司與FESCO運輸集團和芬蘭物流公司Nurminen合作推出了中國(上海港、寧波港和青島港)—俄羅斯海參崴—芬蘭的海鐵聯運新路線,時效僅25天。
除此之外,航運巨頭們也紛紛開始了這一全新的多式聯運嘗試,以通過俄羅斯遠東港口高效地連接亞太地區和歐洲。今年4月,地中海航運MSC推出了海鐵聯運新線路,行程始于日本橫濱和韓國釜山,經海路抵達俄羅斯的海參崴和東方港后,轉運到火車上,橫跨西伯利亞鐵路至圣彼得堡,再依托地中海航運在歐洲廣泛的直線網絡前往比利時、德國、荷蘭和法國等主要港口。無獨有偶,馬士基也于今年年初推出了相似的線路,不同的是該服務進一步延伸到了英國。
(來源:最鐵運Railfreight)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