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整版點贊中歐班列:沿線國家互利共贏的紐帶
2021-08-03 10:22:30
Landbridge平臺
累計開行超4萬列
打通73條運行線路
通達歐洲23個國家的160多個城市
運輸貨品達5萬多種
……
連接亞歐大陸的中歐班列
成為名副其實的“鋼鐵駝隊”
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促進區域共同發展
為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增添更多動能
為沿線國家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 人民日報 》8月2日整版報道
荷蘭GVT物流集團總經理
羅蘭德·韋巴
“為全球供應鏈恢復提供重要保障”
一列滿載集裝箱的貨運列車日前徐徐駛入荷蘭蒂爾堡市布拉邦特場站。這是定期開行在中歐班列“蓉歐快鐵”蒂爾堡線路上的一趟直達貨運班列,從中國成都而來,歷時15天,跨越10947公里。當天下午4時,另外一列滿載集裝箱的貨運列車從這里發車,向成都國際鐵路港駛去。
“自2016年正式開通以來,這條連接荷蘭和中國的中歐班列線路車次不斷增加,現在已經達到每周對開5至6列。”負責線路運營的荷蘭合作企業GVT物流集團總經理羅蘭德·韋巴克對本報記者說,“在國際物流領域,中歐班列的競爭力非常明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這種優勢更加凸顯。”
據介紹,貨物通過中歐班列從成都運輸到蒂爾堡,可比海運節省2/3的時間,物流費用僅為空運的1/4。疫情防控期間,空運和海運受沖擊較大,而中歐班列因其安全穩定,成為防疫物資的重要運輸通道。
“時間就是生命。中歐班列及時運送了大量防疫物資,有力推動了歐中攜手抗疫。”韋巴克說,“現在,中歐班列又為歐洲各國復工復產源源不斷運送生產物資,為全球供應鏈恢復提供重要保障。”
記者在場站倉庫發現,工人正在碼放來自中國的軸承、小家電等商品。據韋巴克介紹,目前從成都發來的班列運輸貨品以電子產品、服裝鞋帽、日用品以及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為主,從蒂爾堡發出的班列以汽車配件、機械設備、紅酒、奶粉等為主。
“中歐班列不僅性價比較高,而且可運輸的物品種類非常多。”韋巴克說,蒂爾堡至成都的中歐班列還配置了冷藏集裝箱,以方便運輸花卉等對溫度敏感性強的物品。
除了蒂爾堡至成都的中歐班列線路之外,蒂爾堡至西安的中歐班列線路也于2019年開通。今年6月4日,從江蘇南京發來的直達中歐班列順利抵達蒂爾堡,標志著南京—蒂爾堡中歐班列線路正式開通。
“在中歐班列開通之前,歐洲缺少通往中國的直達貨運列車。貨物運輸幾經輾轉,不僅耗時長,而且運費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歐中經貿往來。”韋巴克說,中歐班列開通以來,歐中貿易往來進入快車道,雙邊貿易量迅速攀升。“中歐班列不僅給歐中市場運送了大量貨物,還創造了許多投資機會。可以說,中歐班列為歐中經濟帶來巨大發展機遇。”
近年來,GVT物流集團從當初只有170名員工的本土企業逐步發展成為擁有近千人的國際物流公司,“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借助了中歐班列的東風”。韋巴克感嘆道,他在這家企業工作了10多年,見證了企業的發展壯大,“中歐班列開通之后,貨運量迅猛增加,我們為此興建新的配套設施,招聘更多員工。中歐班列為我們插上騰飛的翅膀”。
“由于中歐班列的獨特優勢,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轉向通過中歐班列運輸物資,目前連接蒂爾堡到中國多個城市之間的班列都需求旺盛,急需增加新的班次、開通新的線路。”韋巴克非常看好中歐班列的發展前景。
“中歐班列還帶動了兩國的人文交流,進一步拉近了兩國人民的感情。”韋巴克說。2019年10月,蒂爾堡市與成都市正式簽署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備忘錄。韋巴克在2015年6月第一次到訪中國,如今已經去過10多次。“每次中國行都讓我流連忘返,中國人民非常友好,基礎設施完善,社會和諧穩定。我盼望能再次到中國去感受那里的風土人情。”
2020年4月14日,中歐班列(武漢)X8015次列車抵達德國北威州杜伊斯堡港貨運場站。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從武漢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標志著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化運營。新華社發
波蘭味奇集團首席商務官
馬齊亞爾奇克—皮薩爾斯卡
“在波中之間架起一座重要的橋梁”
2020年“雙11”前夕,滿載著50個貨柜1100余噸乳制品的“波蘭乳品專列”抵達中國,助力波蘭乳制品在“雙11”期間創造在中國市場的最佳銷售成績。參與組織這趟乳品專列的波蘭味奇集團首席商務官馬齊亞爾奇克—皮薩爾斯卡表示,中歐班列大大縮短了農產品的運輸時間,波蘭乳制品和其他農產品企業從中受益良多。
波蘭牛奶、奶粉和奶酪等產品2020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長了70%,中國成為波蘭乳制品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波蘭成為歐盟牛奶產量增速前三名的國家之一,乳制品產量和出口額逆勢上揚,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中國市場需求的增加和中歐班列的穩定運營。”馬齊亞爾奇克—皮薩爾斯卡感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波蘭乳制品在歐洲市場的銷售面臨一定的困難,波蘭奶農的收益下降嚴重。“中國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中歐班列的發車次數不斷增加,我們的對華出口額也屢創新高。”馬齊亞爾奇克—皮薩爾斯卡說。
“波蘭是歐盟乳制品生產和出口大國,中國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中歐班列在波中之間架起一座重要的橋梁。”馬齊亞爾奇克—皮薩爾斯卡說,這一全新的國際物流解決方案,將波蘭到中國的運輸時間從海運的40天縮短為陸路的14天左右,對波蘭乳制品和其他農產品企業是一大利好。
波蘭小城馬拉舍維奇位于波蘭與白俄羅斯交界。近年來,這座人口僅4000人的小城因中歐班列而聲名鵲起。作為中歐班列自東向西進入歐盟的第一個轉運車站,馬拉舍維奇場站也一躍成為歐盟最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之一。馬齊亞爾奇克—皮薩爾斯卡對馬拉舍維奇的變化深有感觸。
“馬拉舍維奇的常住居民過去以老年人居多,年輕人大都在華沙等大城市工作。現在這里逐漸成為投資的熱土,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場站附近投資建廠,吸引了許多在外工作的年輕人回到家鄉從事物流相關工作。中歐班列的開行帶動了當地居民的就業,也促進了場站的快速發展。今年起,馬拉舍維奇場站擴建工作進一步加快,相信這將為波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馬齊亞爾奇克—皮薩爾斯卡說。
“中歐班列為歐中貿易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機遇。波蘭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并將繼續從中受益。”馬齊亞爾奇克—皮薩爾斯卡表示,波蘭的乳制品等農產品以綠色天然、質優價廉在歐洲市場廣受歡迎,希望能夠通過中歐班列,“讓更多中國消費者了解并愛上這張波蘭的‘國家名片’”。
荷蘭GVT物流集團總經理羅蘭德·韋巴克介紹從中國運來的貨物。本報記者 任彥攝
德鐵貨運中國總經理
弗蘭克·舒爾策
“將沿線各國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
去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國際運輸受到嚴重影響,而中歐班列實現了逆勢增長和安全穩定運行。“德國鐵路集團(以下簡稱德鐵)貨運公司的中國業務空前繁榮,去年公司參與運營的中歐班列數量同比增長了一倍。”德鐵貨運中國總經理弗蘭克·舒爾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疫情防控期間,中歐班列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凸顯,為穩定國際供應鏈產業鏈、助力歐中共同抗疫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2年,舒爾策第一次來到中國。當時,他作為德鐵代表參與了上海磁懸浮列車項目建設。“中國的發展速度和中國人民對發展的追求與不懈奮斗讓我深受鼓舞。”舒爾策回憶道,這段經歷對他產生了深刻影響,他不僅結識了很多中國朋友,也和中國結下一段緣分。
回到德國后,他輾轉多國從事國際鐵路貨運相關工作,仍一直關注著中國鐵路運輸發展。2018年,得知德鐵將在上海開設辦事處時,舒爾策毫不猶豫地遞交了申請,回到了這座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城市。“我很自豪能夠參與到中歐班列運營中。”舒爾策認為,“中歐班列不僅僅是一條貨物運輸通道,更將沿線各國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
2021年6月初,南京—荷蘭蒂爾堡中歐班列線路正式開通。“中歐班列的發展將中國速度體現得淋漓盡致。”舒爾策感慨道,中國人民付出巨大努力推動中歐班列迅速發展,這也鼓舞著德鐵在世界各地的員工。“中歐班列的參與者目標高度一致,都希望通過中歐班列更好、更多地運輸貨物。在這種團結合作推動下,相信中歐班列一定可以發展得更好。”
中歐班列具有安全快捷、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等綜合優勢,已成為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骨干方式,通達歐洲23個國家的160多個城市。舒爾策特別強調了中歐班列在保護環境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他表示,鐵路貨運是節能環保的運輸方式,中歐班列除了保障供應鏈穩定,還有助于加強環境保護,推動可持續發展。舒爾策認為,通過這種環保的方式將沿線國家聯系起來具有特別的意義。
比海運更快的速度、比空運更低的成本——高效、穩定的中歐班列已經成為連通亞歐大陸的主要橋梁和綠色通道。“通過中歐班列,德鐵運輸了大量高貨值的貨物。”舒爾策表示,在運輸化工和汽車等相關行業物資方面,德鐵有著豐富的經驗,“希望德中兩國企業在中歐班列運營中加強交流和學習,互助互惠,共同取得更大的成功”。
2021年7月12日,發往波蘭斯瓦夫庫夫的中歐班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駛出。白桂斌 攝
譜寫亞歐陸路運輸新篇章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4萬列了。自2016年6月8日統一品牌正式發布啟用至今僅5年,中歐班列年開行量就突破“萬列”大關,2020年的全年開行量是2016年的7.3倍。增勢之猛、運行之穩,無一不彰顯這顆國際運輸市場新星的光彩耀人。
作為新形勢下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載體,中歐班列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承擔著歷史使命,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歐班列實現逆勢增長和安全穩定運行,彰顯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強大生命力。
中歐班列猶如一支“鋼鐵駝隊”,讓中歐雙方加深了解、擴大共識,讓沿線各國深切感受“中國方案”的互利共贏。作為跨大洲、長距離、大運量、全天候、綠色低碳的新型運輸方式,中歐班列是中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是國際運輸服務體系的重大創新,有力保障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了國際陸運規則的加速完善。截至目前,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4萬列,運輸貨品達5萬多種,合計貨值超過2000億美元,為沿線數億民眾送去了實惠。中歐班列運送貨物貨值占中歐貨物貿易的比重也從2015年的1%增至2020年的7%,成為沿線國家廣泛認同的國際公共產品。
中歐班列搭建了一條“生命通道”,讓中歐雙方守望相助、攜手抗疫,讓沿線各國深切感受“中國擔當”的溫暖情誼。面對疫情沖擊,在國際海運、空運物流不同程度受阻的情況下,中歐班列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全面助力復工復產,成為沿線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從義烏到馬德里,從廈門到杜伊斯堡,從武漢到羅茲……截至6月20日,中歐班列累計向歐洲發運1199萬件、9.4萬噸防疫物資,特別是一趟趟抗疫物資專列極大緩解了歐洲國家抗疫物資短缺的局面,彰顯了捍衛各國人民生命健康權的大國擔當,得到沿線國家和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成為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有效載體和有力見證。
中歐班列打開了一扇“共贏大門”,讓中歐雙方優勢互補、深化合作,讓沿線國家深切感受“中國機遇”的廣闊空間。目前,中歐班列已鋪畫73條運行線路,穿越亞歐腹地的主要區域,通達歐洲23個國家的160多個城市,在為中外數萬家企業帶來了商機的同時,也促進了口岸經濟、樞紐經濟的繁榮發展,帶動了沿線通道經濟快速發展。看歐洲,中歐班列使歐洲內陸國家的物流網絡利用率大幅提升,波蘭的羅茲、德國的杜伊斯堡、西班牙的馬德里等節點城市的物流樞紐地位不斷提高,俄羅斯、波蘭、德國、荷蘭等國的糧食、乳制品等也有了更廣的銷路。看中國,中歐班列的常態化開行,為內陸城市對外開放拓展了新空間。惠普、富士康、冠捷等企業紛紛將生產基地轉移至中西部,帶動了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由東向西梯度轉移,鄭州、重慶等城市的外向型經濟實現了顯著增長。與此同時,中歐班列的發展,也提升了企業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例如,TCL集團就利用中歐班列將零配件運輸至波蘭,在當地組裝后再配送至歐洲各地區,進而實現了境內外生產協同聯動,降低了企業成本,提升了產品國際競爭力。
成績斐然,機遇在前。順勢而為打通發展中的堵點難點,中歐班列還可以形成更加強勁的市場競爭力。奔跑吧,中歐班列!聲聲汽笛、滾滾車輪,必將譜寫亞歐陸路運輸新篇章,開創亞歐合作新局面!
(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