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五明:內陸港城市建設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2020-11-11 09:05:30
Landbridge平臺
中歐班列的路程走了十余年,從只有重慶一個城市、只有十幾個班次,到全國幾十個城市、現在為止近一萬次班次;中歐列車依靠“一帶一路”政策快速發展,為全國產業發展帶來機遇和機會,今天我們采訪到產業中國研習社創始人,中國社科院雄安發展研究智庫常務理事張五明,請他詳細講述高邑的發展路程。
產業中國研習社創始人,中國社科院雄安發展研究智庫常務理事 張五明
中歐班列走進高邑
2014年,高邑縣提出做開設中歐班列,2015年正式動工。在有些人看來,當時的中歐班列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規模,高邑想加入這場比賽,是否已經晚了?但張五明說到,對于任何一個城市來說,加深加大開放的力度,從來不會嫌晚。“在我國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新動能培育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城市去培育新的動力和產能;另外一方面,它必然要適應這種新的貿易結構和產業結構的這種調整的規律。”
高邑屬于河北省石家莊的縣城,同時也是內陸城。從縣域經濟的增長角度來講,將高邑打造成內陸港,對于歐洲、中亞、西亞的聯通,會是一條充滿優勢的動脈連接,對于高邑縣未來的經濟增長以及新的動能的培育,具有很大的幫助。
不可否認,目前全國存在的中歐班列班次很多,多次班列并存將會產生更多的競爭。對此,張五明表示到,“如果沒有一個內陸港的建設,那么你可能也不具備競爭門檻和資格,所以高邑在2014年提出想法并不晚,恰恰對高邑來說,乃至對于整個石家莊、河北來說,都是意義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情。”
中歐班列是對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落地,并且符合我國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加強供應鏈保障的重要的舉措。那么從高邑本身的狀況來看,高邑做成中歐班列的優勢又有哪些呢?
高邑,后起之秀
重慶市作為第一批中歐班列開通的城市之一,本身的產業基礎強硬,在過去的10余年中,它在中國城市的經濟增長的結果速率上一直處在第一梯隊;但同時包括重慶、成都在內,它面臨著發展的“天花板”,而高邑作為后起之秀,將有獨特的優勢加入中歐班列賽道。
張五明提到高邑發展具有多方面的優勢。
首先,在傳統要素上,高邑作為河北省省會石家莊的縣城,它擁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其次,產業要素的優勢,整個冀中南地區的產業基礎給內陸港城市的建設提供了足夠的產業的支撐,尤其是在大宗的工業品、農產品;再次,成本要素的優勢,包括河北在內整體的要素價格水平和成本是相對比較低廉的,比起天津、北京,無論是從土地,還是勞動力方面,綜合要素價格大概是北京、天津的2/3左右。
張五明提到高邑的最大優勢,就是它的潛在優勢,“高邑,包括石家莊建設內陸港具有潛在優勢”。
目前國內諸多的城市都在建設內陸港城市,因此形成了激烈的區域競爭。在過去10年中,內陸港城市的建設,包括像倉儲物流的港口的園區的這種建設,發生了巨大變化。無論是對于公鐵聯運的能力,還是對智能倉儲物流的智能化要求,都在逐步提高。
“我想高邑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它的后發優勢。這種后發優勢,從一開始建設的時候,他可以將建設標準提高,它不需要像很多其他城市,要進一步的配合著產業升級的需要進行改造。”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河北產生了十分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第一,產業層面。北京產業轉移的力度非常大,包括石家莊在內的主要節點性城市,在承接北京的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接收到了政策紅利;第二,要素層面。京津冀經濟協同發展過程中,要素的轉移帶動了主要節點城市和周邊城市產業的支撐能力的發展,尤其是新興產業的支撐能力。
近些年,石家莊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非常大,這種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改變和影響著對外貿易的產品的品類、規模、結構上的變化。包括高邑在建設內陸港的過程中,它不僅受到了的冀中南地區傳統優勢產業的支撐。同時也受到北京釋放出來的新的產業紅利和新的要素紅利的影響。
高邑未來的發展道路如何走?
目前,保稅物流、河北自貿區、北京自貿區的建立為高邑未來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會。未來,高邑將要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其要素成本、效率方面將會又進一步提高。因此,張五明說道,“內陸港城市的建設現在來看它并不是一個終點,恰恰是一個起點。”
針對高邑縣的未來發展,張五明提到了幾方面的建議。
第一,要緊緊抓住石家莊以及冀中南地區現有的產業配套的優勢,例如大宗的商品,包括像生物醫藥、建材、化工、大量的農產品等,要依托于冀中南地區的產能和產品的優勢;
第二,重視公鐵聯運,對于供應鏈管理有更高的訴求的這種新興產業的需求;
第三,在陸港建設的過程中,基于目標企業目標用戶的現實需求,打造更便捷的服務體系;
第四,建設的過程中,要加強城市功能的對于陸港建設的支撐和配套能力。
其中,張五明重點提到了“公鐵聯運”對于高邑縣發展的重要性。他指出,過去的冀中南地區缺乏公鐵聯運,在長期的運輸過程中會產生價格上的劣勢,而通過公鐵聯運的方式,一方面降低了流通的成本,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和多個內陸領域的溝通。目前,北京具有空港優勢,天津具有海港優勢,而京津冀地區正缺乏陸港的優勢。
不同的產業對于不同的運輸模式也會產生不同的訴求。陸運,尤其是公鐵聯運,相對和海運相比,它的運輸的成本偏高,但它也具有流通過程中的效率優勢,它比一般的海運運輸時間縮短了1/2以上。因此從產業發展的訴求角度來說,對于運輸的要素成本價格不敏感的企業,但是對供應鏈的要求較高的企業,選擇公鐵聯運的運輸方式會更便利。公鐵聯運,也將是高邑在打造陸港城市中重點考慮的因素之一。
目前,河北省內有很多城市,例如保定,唐山,秦皇島都在開陸港,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城市開通,河北省內產生如此多的內陸港,必然會產生競爭,也會有優勝劣汰,而高邑日前提出了打造企業中心,針對這一問題,張五明表示,一個內陸港城市的輻射半徑是有限的,對于河北省來說,它不僅是一個工業產能大省,而且整個河北省從北到南的縱深腹地非常長。未來的發展不會僅僅局限于一個范圍。此外,河北的對外開放要通過多口岸多點輻射的方式,形成區域內的良性競爭,才有可能提高河北省對外開放的這種綜合的競爭能力,它不能靠一個單一的支點;而形成了良性的競爭,才能帶動河北省在全國以至在東北亞地區的輻射能力和貿易能力。
目前,國內的班列已經接近1萬輛,在中歐賽道里的比賽十分激烈,高邑身在其中,與鄭州、濟南、西安這些起步早的城市比,可想而知其競爭十分激烈,但張五明對于高邑面對這樣的形式表示說,面對省內、省外的競爭,高邑縣依舊是具有他獨特的優勢,它在省內起到的作用是冀中南地區的輻射和帶動的作用;而面對省外的班次,可以形成協同協作的關系。
當然,張五明也指出了未來高邑縣發展應當注意的幾方面,一方面是面臨著包括高邑在內的整個河北省產業結構調整、產能壓縮;另一方,隨著石家莊,包括整個冀中南地區經濟的增長,其貨物和貿易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長,但從物流的角度來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下一步要通過中歐班列公鐵聯運的方式,整合更多的中小的物流企業。
(來源:鳳凰網河北綜合)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