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供應鏈保護主義抬頭,中歐班列如何應對
2020-08-14 09:59:23
Landbridge平臺
現代商業的分工越來越精細,物流行業同樣如此。第三方物流商的崛起,給予了發貨人更多的依賴。發貨人可以不必掌握那么多的知識,操那么多心,一切交給第三方供應商去處理。對于商業來說,創新了模式,行業越來越往細而專的方向發展;對于社會來說,創造了更多新的工作崗位……但對于客戶來說呢?第三方物流,可能會帶來更加專業的服務,但也以客戶喪失一部分獨立性和靈活性作為代價。
有人堅持認為,發貨人應該控制自己的流程,保證獨立并根據客戶獨特需求做出自己的決定。客戶對時效要求越來越高,發貨人則需要更可靠、靈活的商業模式。
新冠疫情給行業上了一課,在交貨時間、運輸效率和成本上,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受到了極大的沖擊。海運壓力大,交貨時間變長;空運艙位有限,價格暴漲。絕大部分公司原有高費效比的模式,顯然行不通了。
無論是政界還是商界,都有不少人在呼吁——減少對亞洲的依賴(更確切地說,是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就是把中國供應商換掉,換成歐洲本土的供應網絡。但事情沒有那么簡單: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并不容易,更別提拜托亞洲市場了。除了中國,還有日本、韓國和與歐盟《自貿協定》正式生效的越南,他們恐怕都具備比歐洲本土供應商更優越的條件。中歐班列不斷向東延伸,鏈接日韓與東南亞的提前布局,在此刻更顯先見之明。
相比于海運、空運,鐵路的優勢在疫情席卷之下更顯突出——可靠而穩定的交貨期。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德國和歐洲公司,尤其是不起眼的中小型公司,已經決定將鐵路和中歐班列作為長期的運輸選項。在以前,這些公司或許已經看到了鐵路運輸的可行性,但當時還沒有感受到的,是今天這樣的迫切性。
歐洲市場上,鐵路運輸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受關注度更高了。拼箱、整箱、整列,各家鐵路運輸供應商的服務開始被市場所窺探和評估。那些可靠的、穩定的產品最終會脫穎而出。
即使歐洲供應鏈上下游公司到處游說,歐洲供應鏈也無法短時間內和亞洲脫鉤,穩定的供應鏈依賴穩定可靠的運輸方式,此次疫情讓眾多公司一起體驗了空運和海運的不可靠和價格猛增。
在國際供應鏈的角色定位里,主角是眾多的發貨人,而不是中歐班列,中歐班列是服務提供商。中歐班列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穩定性,穩定的價格和時效,甚至是穩定的政策支持。這對發貨人和收貨人來說,是更多的可控性。憑借穩定的服務去贏得更多客戶支持,將是中歐班列的長期任務。
(來源:探索新絲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