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打開行通鐵路貨運改革血脈
2020-07-16 09:19:59
Landbridge平臺
上半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大幅增長,累計開行5122列,同比增長36%。其中,3、4、5、6四個月,開行數量連續創下歷史新高,在帶動外貿出口的同時,也為我國群眾帶來了物美價廉的商品。
新冠肺炎疫情過后,我們國家的首要任務就是建立各項利好政策,促進企業“復工復產”推動經濟復蘇。有學者稱:鐵路貨運是經濟的“晴雨表”,貨運量提升就表明我國經濟正在回暖。這一現象引人深思,為什么透過貨運量的走向能夠看出中國經濟走向?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強國”的基礎是經濟,而經濟的增長離不開貿易,在疫情期間國際貿易的最重要載體就是“中歐班列”所承接的國際貨運,國際貿易業始終處于國際市場的前沿,所以說鐵路貨運是經濟走向的“晴雨表”。由此可見,提升鐵路貨運量對推動經濟復蘇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找準服務靶點、搭上時代快車,打通鐵路貨運改革血脈。鐵路部門為實現貨運增量,為推動經濟增長注入動力。自年初以來,不斷創新運輸模式,緊緊圍繞市場需求,探尋搞高效、快捷、便利得運輸途徑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除此之外,隨著中歐班列運行線路,由點匯集到線,由線匯集到面,不斷擴大運輸范圍,承運能力不斷壯大,同時加快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步伐。在這個新形勢下,鐵路部門乘風破浪,借助科技力量創新運輸體系,走向“數字化”服務模式。用數據去說話,傳遞信息,簡化運輸流程,讓貨運效率以幾何級速度增長,實現運量、運質雙提升。
如今全國疫情還沒有真正結束,實現“六穩、六保”依舊是當前推動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而在這個危急時刻,各國之前能夠齊心協力共同抗疫,是推動全球乃至我國經濟復蘇的最佳舉措。疫情以來,我國發揮上千年的優良傳統,憑借仁愛之心將溫暖傳遞他國,從人力到物力,我們從不吝嗇,不留余地的幫助他國抗擊疫情。在這場“聯名戰疫”中我國各大企業的高度支持,為這場戰疫按下“加速鍵”,這其中鐵路部門就是最具特色的代表,憑借用心、用情的創新舉措,打通貨運改革血脈,提升貨運量,為實現經濟復蘇增添活力。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