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歐班列(成都)的歷史傳承必然性
2019-09-26 09:54:06
Landbridge平臺
受委托,為八館新開設的專欄——“老康談閑”撰寫一段開卷語,本是不愿意的,擔心自己這點鉛筆灰把這好事給糊上了,好在他們說胡亂湊活也成,我便琢磨,這專欄的卷首語不好交待明白,但老康這個人明明白白的好說的很,于是也就應下了。
得益多年老師和機關干部經歷,老康這人不管是在做旅游還是在做學問,都是一個嚴謹的人,那怕是一件茶盞之間碰撞的興趣小活動,那都得有方案,所以很多事情,只要他一開口,我立馬被夯退。
老康這人學問不少,而且酷愛閑諞,言語風趣幽默,常常說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怪事。與那些“認死理”的學問人不同的是,他對新事物的接受層度有時比我這個天天搞“新媒體”的人還來的快。“現實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創造,新事物的成立,往往都是歷史上那些生活細碎化的過往積累,典型的厚積薄發”。這句話是我看“老康談閑”第一期原始稿后得到的啟發,這點到是和新媒體天天念叨的“碎片化閱讀”有著極大相似。
當得知他準備把這些年琢磨的歷史小料和鄉野調查撰文發表的時候,我覺得,這件事老康一定是準備已久。而我也很期待老康這些“預謀已久”的猛料。
幾乎于2019年9月6日
一趟趟自青白江出發的中歐班列(成都)日夜不停的往返中歐之間,既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中國創舉,也是青白江,乃至成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機遇。為什么選擇成都?既離不開得天獨厚的現有優勢,也有傳承至今的歷史必然。
(圖:成都青白江)
絲綢、銅器、鐵器見證成都與西方國家貿易往來
2000多年前,作為”南絲綢之路”起點的成都,早已成為了世界對外交流與貿易的陣地之一。這條始于先秦、盛于漢唐,以成都為起點的南絲綢之路,將巴蜀絲綢輸往印度、中亞及西歐。從成都出發,向南分為東、西兩路,西路沿牦牛道南下至葉榆(今大理境內),東路從成都平原南行經五尺道至葉榆。兩道在葉榆匯為一道,經保山、騰沖,抵達緬甸密支那,或從保山由瑞麗進抵緬甸,跨入外域,又被稱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即印度。
(圖來源:四川方志)
成都商人以成都絲綢、臨邛銅器、武陽鐵器等換取印度的寶石、犀角、象牙、黃金……以大秦(羅馬)商人為主的商隊,不惜長途跋涉到印度,將寶石和黃金換取成都絲綢等貨物運到中亞、西歐販賣。
成都,作為古蜀大地的商貿、政治、經濟中心,那時很多川東的物資要運往成都,必須先走水路,再走旱路。而當時一條成都至簡陽的東大路是這些物資運輸的必經之路。東大路全長約70公里,分成中線、南支線和北支線3條道路。
東線,史稱“南夷道”。線路系統分成兩條干線,其一從成都出發,主要沿著岷江水道經廣都、眉州、南安至僰道、南廣,之后經秦代開鑿的著名的五尺道,從朱提、味縣和谷昌,而后東南向抵達交趾(越南北方)和東南亞,或西向至大理與西夷道會合,以達南亞、中亞以遠。
(圖來源:成都國際鐵路港)
西線,史稱“西夷道”,以“旄牛道”(西路)“靈關道”為主干線。這就是由司馬遷《史記》首次揭示的“蜀——身毒道”,從巴基斯坦西北向經阿富汗等中亞地區,循序進抵中東、歐洲及非洲,為古代中國通過西南地區連接南亞、中亞、西亞北非和歐洲的陸路大通道。
北支線從成都雙橋子出發,經洛帶鎮、金堂五鳳溪。五鳳溪因處在沱江旁邊,成為客商卸貨的重要港口,很快繁華起來,而40多里外的鎮子場(今洛帶)則成為了成都東門最大的商品中轉站,這便有了 “運不完的五鳳溪,搬不空的鎮子場,裝不滿的成都府”的民間諺語。
而這里的“搬不空”,是指東山上的“柴禾”,以及川東輸送來的油、鹽、糖、燒酒等物資。由于當時五鳳溪到鎮子場基本上是山路,崎嶇不平,過往客商只有靠肩膀挑運貨物。到了鎮子場后再換雞公車(一種木制獨輪車)到成都府。到了1928年,成渝公路成簡段建成通車后,傳統肩挑背磨的運輸方式逐漸被滾滾的汽車車輪所替代,東大路北支線也逐漸沒落。
千百年來,蜀道與南方絲綢之路在歷史文化名城成都銜接,形成以成都為樞紐的中國西部南北大通道,使得大西南地區與中原以至整個北中國地區連為一個整體,廣大西南地區因而成為偉大的中華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
成都國際鐵路港延續南絲綢之路發展
如今,隨著中歐班列(成都)的開通,產品的種類也豐富起來,出口貨物:電子設備、筆記本電腦、電腦配件、汽車整車及零配件等高附加值產品,以及機械設備、工業原材料、五金工具、家用電器、家具、汽車整車及零配件等。進口貨物:飛機及零配件、磁懸浮軌道梁、汽車整車及零配件、工業電烘箱、壓縮機、球連接、電子助力總成、輪胎、包裝薄膜、混煉膠、油漆、電器元件、銅帶、中空纖維膜、纖維束、無紡布、糧棉、木材、機電設備、機械裝備及、紅酒、奶粉、家具等生活用品等。
(圖:成都青白江)
當今,隨著交通的發達,縮短了國與國、地區與地區、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出發的中歐班列(成都)就是一條嶄新的“新”絲綢之路,它延續了古代成都的通商文化。
而那些駝鈴聲中流通的絲綢、銅器、鐵器等商品也早已變成了機械設備、電器、家具、食品、汽車等生產生活必需品。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上主要樞紐之一,成都國際鐵路港充分發揮成都國家重要商貿物流中心作用,推動通道輻射力不斷提升、區域經濟協同持續發展。截止2019年8月,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3900列,南向班列開行640列,連接境外26個城市,貫連了歐亞大陸的主要節點,是連接蓉歐絲綢經濟帶的重要交通樞紐。帶動四川省內100多個縣(市)區推動貿易產能出口,共享通道紅利。
而中歐班列(成都)也早已實現北線(至俄羅斯莫斯科)、中線(至波蘭羅茲)、南線(至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三線并行”。
(來源:青白江八館)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