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達標 提質增效 中鐵多聯公司更上層樓
2018-03-21 13:43:17
Landbridge平臺
2017年中鐵國際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緊緊圍繞“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工作主題,更加注重發揮公司的網絡優勢,全力攻堅克難,奮力開拓創新,公司經營呈現出更加良好的發展態勢。
1.推進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快速增長,中歐班列國際物流品牌效應更加凸顯。2017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3673列31.8萬TEU,同比增長116%,超出2011年至2016年六年開行數量總和。一是全面提升中歐班列服務質量。加強班列維護,落實班列操作每個環節,確保每個環節都有專人盯控。全年為中歐班列客戶制作國際聯運運單4.3萬份,審核各類隨車單據6.5萬余份,申請對外商定信息610余份,及時協調處理各類問題200余件,為中歐班列客戶購買全程貨物運輸險718單,參保重箱達1.7萬只。二是優化中歐班列服務供應商隊伍。為中歐班列選擇優質高效的口岸報關服務,繼續積極拓寬境外代理網絡, 2017年新增6家境外代理公司,中歐班列境外代理公司總數超過15家,網絡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境外段成本進一步降低,公司境外分撥配送能力也大幅度增強。三是加強資源整合,優化班列運輸組織。收集整理并分析非圖定班列開行數據,積極爭取為定期開行的非圖定班列鋪劃運行圖,為臨時開行中歐班列客戶申請調度命令77次,組織開行技術直達中歐班列228列,中歐班列線從年初的51條增加至57條,班列開行城市從2016年的26個增加到目前的35個,申請增加中歐班列技術裝卸車站5個。在寬軌段成功組織了7次“三并二”班列集并試運工作,提高班列在寬軌段的通過能力。四是擴大中鐵箱使用規模,提高中鐵箱境外運用效率。2017年中歐班列累計投入中鐵箱1.8萬余只,同比增加269%。同時,積極營銷組織返程貨源,還采用通過海運回空、組織俄羅斯及哈薩克貨源接續返空等方式加快境外周轉效率。中歐班列已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看得見、叫得響、好于預期的首批落地成果。
2.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客戶對國際聯運產品的更高要求。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努力破解國聯產品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強化項目操作水平,成功開發了一批能滿足客戶愿望、效益好、有前景的新項目,部分新項目具有標志性意義,客戶的獲得感、滿意度大幅提升。開發進口棉紗、進口小麥、進口汽車回程貨源,進一步降低中亞班列的綜合成本,其中開行進口棉紗班列達37列。進一步延伸服務鏈條,開行連云港、銅山—塔什干直達班列329列3.4萬TEU。與越南鐵路加強合作,組織開行了廣州、南昌、昆明至越南的國際集裝箱班列,標志著中越鐵路集裝箱國際聯運進入了新階段。
3.鐵路箱鐵水聯運項目連續快速健康增長。針對鐵水聯運業務貨源“北多南少”情況,利用公司網絡優勢,開發南方貨源發運至北方,形成王家營西—貴港—山東地區、渡口/巴關河—宜賓北/瀘州—山東/河北地區鐵水聯運項目,形成雙向對流,大大降低物流成本;組織分(子)公司推進鐵路箱先水后鐵業務,開發了北郊—宜賓北/萬州—昆明地區、湛江港/防城港—廣州—成都/昆明地區鐵水聯運項目,并開發了青島港—仁川(韓國)—青島港、新港—仁川(韓國)/名古屋(日本)—新港鐵路箱下水出境業務,通過國聯業務推動了國內鐵水聯運的發展。2017年全年鐵路箱下水共申請發運8.5萬TEU,同比增長35%,中鐵箱下水出境申請發運量1.6萬TEU,同比增長111%。鐵路箱下水業務量連續5年快速發展。
作者:中鐵國際多式聯運有限公司 李敦響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