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釋放絲路紅利
2017-09-05 09:17:09
Landbridge平臺
【背景鏈接】
中歐班列(重慶)從重慶經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國門,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等國,最終抵達德國杜伊斯堡。
在沿線的德國、荷蘭、比利時等12個國家,中歐班列(重慶)已經建立集結分撥點。全程跨越1.1萬多公里,用時不到13天,比江海聯運少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成本只有空運的1/5,大大降低了貨物運輸的時間和成本。
“重慶開通第一班中歐班列的時候,現場操作員就我一個人?,F在有11名操作員,還是忙不過來。”參與中歐班列(重慶)物流運輸工作的王旭說,“以前就是運運筆記本電腦,誰知道會做成這么大”。
不只王旭,很多人都沒想到,沉寂千年的古絲綢之路,會因為一條鐵路被再度喚醒迸發生機。2011年3月,重慶發出第一班中歐班列,自此,這條大通道愈發繁忙。
“以前,我們把班列叫 IT專列 ,因為鐵路上運輸的貨物主要是筆記本電腦?,F在,各式各樣的企業都想搭上這班車。”王旭說。上半年,中歐班列(重慶)鐵路運輸的IT貨物數量有所上升,其他貨物也已占到了貨物總量的62%。“在公共班列開通后,全國各地特別是江浙滬等沿海城市的貨物,也都希望通過中歐班列(重慶)二次轉運。”
目前,開行班列已突破1000列,經重慶轉口的貨運量超過40%,出口班列的滿載率超過90%。回程貨物數量和種類也大大提升,包括歐洲的汽車及零部件、機械裝備、日用品、化妝品等。
“地圖上畫條線把兩點連一起,不難。但把這條線變成現實,不容易。”重慶市物流辦相關負責人說。
中歐班列(重慶)的開通和常態化運營,離不開體制機制的創新:“五國六方”鐵路聯席會議制度確立,實現班列定站點、定線路、定車次、定時間、定價格;中歐安全智能貿易航線試點計劃和多國海關“一卡通”制啟動,貨物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全程放行;貨量和價格掛鉤,價格優勢明顯并逐年下降……目前,中歐班列(重慶)已在中歐班列中占據主導地位,成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通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