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小商品乘中歐班列,讓世界貿易涂上“中國紅”
2017-04-05 10:34:52
Landbridge平臺
3月29日9時30分,開往寧波港的81941次鐵水聯運出口集裝箱班列駛出義烏西物流基地,標志著當地向東快速出海運輸常態化開行鐵水聯運班列“滿月”。在著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出口集裝箱班列線路從今天起增至9條,數量居全國首位。截至3月28日,義烏今年通過鐵路出口小商品5712標準箱,同比增長97.6%;外貿出口前兩個月總額突破305億元,同比增長8.2%。依托鐵水聯運班列和中歐班列雙向發力,鐵路助力義烏拓展貿易全球化市場取得新突破。(中國鐵路)
最近,有一部國產商業大劇《雞毛飛上天》占領著整個晚間黃金檔。該劇是一部講述浙江義烏人民敢想敢干篳路藍縷由小到大艱苦創業勇闖天下做大做強的正能量故事。作為展示了中國商業發展三十多年曲折又輝煌的歷程,這反映的義烏當地人的創業致富和改革創新的精神。劇中的故事和人物自然不必多說,但其中最值得思考的卻是義烏如何用十年的時間由一個普通的小縣城躋身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呢!
據史料記載,義烏小商品最早可追溯到乾隆年間,那時的義烏農民就已經開始了“雞毛換糖”的經商活動,用紅糖換來的雞毛做雞毛撣子,每逢過年過節,便走街串巷地去賣。這便是義烏小商品經營的開始。但義烏小商品的大跨步發展壯大卻是從進入新世紀開始的。那時,大量資金涌入義烏小商品市場,這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擴大了原有的市場規模,使得生產更加細致化,種類更加多樣化。形成了前店后廠良好局面。尤其是在近年來網購浪潮的席卷之下,更加使義烏商品的市場遍布全國。
義烏商品之所以有今天的驕人成績,除了義烏人生來具有精明的商業精神的頭腦以外,這更與政府的國際性商貿城市規模的經營之道有關。而這次的義烏小商品乘坐火車漂洋過海,駛出國門。預示著鐵路貨運班列已經成為義烏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義烏商品以國內市場為根,在國際市場開花并結出豐收的果實。這可以更好的將中國風民族文化元素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到小商品里頭,讓“小商品”包含“大文化”,使得以成型的“義烏商業模式”與世界各國貿易共同發展和分享,實現友誼與經濟雙贏的局面。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