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領跑一帶一路 促發展
2016-09-30 08:59:28
Landbridge平臺
8月31日,定居在荷蘭的武漢人鐘女士,將留在武漢的舊家具、飾品打包,經中歐班列(武漢)運往德國杜伊斯堡,再轉運至荷蘭。9月18日,物品完好抵達。這是中歐班列(武漢)首次推出“私人定制”業務。(9月27日中國交通新聞網)
我國鐵路部門在2011年3月19日,開行了重慶至德國杜伊斯堡的首趟中歐班列,拉開了我國鐵路走向世界物流的新序幕。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不斷推進,我國與歐洲及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發展迅速,物流需求旺盛,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和范圍不斷大幅增加,目前全國已有成都、重慶、鄭州、武漢、蘇州等16個城市開通了去往德國杜伊斯堡、漢堡、西班牙馬德里等12個歐洲城市的集裝箱班列,線路總數39條,累計開行超過2000列,運量大幅增長,貨值顯著提升,回程班列從無到有,已經成為加強和鞏固我國與沿線各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提升經貿合作水平的重要載體,調動了參與各方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我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平等互利特點。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中歐班列運送的是貨物,連接的是我國人民與沿線各國人民的友誼紐帶,帶來的是我國與沿線各國發展機遇。眾所周知,我國地大物博,是目前世界最大出口國,中國商品也以物美價廉越來越受到海外人民的青睞。而我國在世界貿易格局中的角色,也正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標準”發展。
俱往矣,曾經一度制約我國商品出口的一大瓶頸就是物流運輸,在中歐班列沒有開通前,我國物美價廉的商品都是通過公路、航空、海運來運輸的。而這些傳統的運輸方式,由于受運能、距離、氣候等條件的制約,不僅運量小、運費高,在運到時限上遠比上中歐班列。就拿我國的TCL電視來說,與以往通過38天的海運方式相比,從成都出發的中歐班列僅需10.5天就將產品運到波蘭了。
中歐班列自開行以來,以其運行穩、速度快、價格低、運量大、綠色環保、幾乎不受天氣影響的優勢,開始成為海運、空運之外連接歐洲的第三條運輸大通道,不僅有效促進了沿線各國間的經貿往來,也有力帶動了我國開放型經濟的快速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