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統一后,“中歐班列”還需加強營銷
2016-06-16 09:01:15
Landbridge平臺
記者從阿拉山口邊檢站了解到,首批共計有5趟“中歐班列”懸掛統一品牌標識,分別為“渝新歐”“漢新歐”“鄭新歐”“蓉新歐”和“義新歐”。這些班列從重慶、武漢、鄭州、成都和義烏等地出發,運載的貨物主要包括電子產品、汽車配件、機械設備、食物和服裝等。5趟班列共計有214節,裝載428個標箱,總重近2000噸,貨物發往德國、西班牙和波蘭等歐洲國家。(光明網6月14日)
“中歐班列”品牌統一后,著力開拓整合國內外市場,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信譽度的知名品牌,更好地配合國家西進戰略,具有國際視野清晰準確的戰略值得肯定。然而,品牌是否真正能“看得見、叫得響、有影響”,關鍵還要看以后如何對品牌的維護。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另外一半就是體現在具體實施上,體現在如何竭盡全力做好做大做強。面對許多不確定因素,“中歐班列”品牌成長的困難可想而知。品牌的價值體現在能為客戶解決多大的問題。顧客從對品牌的認知,到對品牌的接受、滿意乃至忠誠,需要品牌持有者在品牌文化、品牌精神乃至品牌背后的服務等方面的艱苦經營。
事實上,當前企業間的競爭,開始由產品的競爭過渡到品牌的競爭。鐵總在打造“中歐班列”統一品牌時,對品牌建設、班列命名、品牌標識、品牌使用和品牌宣傳進行了統一規范和管理,品牌形象定位于穩重、誠信、包容、負責和實力。改變以往沿線交通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支撐能力不足、綜合運輸成本偏高以及無序競爭的弊端,真正做到借助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戰略,又服務于該戰略。但是,每一個品牌的生命周期都包括誕生、成長、成熟這三個階段,再通過品牌效應,聚集一批忠誠的客戶。因此,鐵路在營銷“中歐班列”品牌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1年3月以來,國內先后有30多個城市開行了通往歐洲的班列,多數以城市命名。比如,“渝新歐”“鄭新歐”“義新歐”等等。統一“中歐班列”品牌后,運營模式上是否更能對接國內外市場是不可回避的問題,只是借助一個名稱的改變,不能從根本上提升品牌的品質。“中歐班列”品牌的枝繁葉茂,除了國家戰略發展的支撐外,鐵路自身順應形勢轉型升級的養分也不可缺少,畢竟“中歐班列”是鐵路走向市場除了高鐵以外的另一種形式,也是開拓國際市場的一把利刃。
“中歐班列”根植于中國鐵路,沒有中國鐵路現代化企業制度的跟進,很難想象“中歐班列”到底能走多遠。但反過來說,“中歐班列”以統一步伐的形象進軍國際市場,與海外經濟、人文、規則進行碰撞,將會激起更多火花,倒逼鐵路經營機制向更好方向發展。
國內外商品互聯互通都需要借助交通“借船出海”,中國鐵路這一超級平臺如何集中力量辦大事,還有很大潛力可挖掘。統一品牌歸根到底只是一種經營方式的改變,相對而言,鐵路更需要的是建立一套與時俱進,且能可持續發展的體制,讓“中歐班列”品牌不僅有知名度,還要不斷積累美譽度。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