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內蒙古在草原絲綢之路上展翅騰飛 陸揚
2014-11-13 14:10:02
Landbridge平臺
編輯:喬夫 網址:www.blh621.com
中國內蒙古滿洲里海關 陸揚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參加“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暨中俄、蘇滿歐班列合作發展論壇”,與到會的朋友一起學習和交流。
草原絲綢之路,是指蒙古草原地帶溝通歐亞大陸的商貿大通道。古往今來,綿延萬里的草原絲綢之路,一直是連接、貫通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遼闊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是不同國家地區、不同民族文化風格的匯合地。
一、推進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意義
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在國家地緣戰略進行調整、深化改革全面推進、向北向西開放戰略向縱深發展的大背景下開辟的一條全新亞歐大通道,既是對“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有力呼應,也是對“以開放促改革”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一)戰略意義。近年來,我國面臨的經濟安全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陸路通道對于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意義日益凸現。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國內外積極響應。今年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訪歐期間,專門在德國杜伊斯堡港觀看了“渝新歐”班列到達,充分反映出國家領導人對通道建設的高度重視。從地緣政治關系來看,中俄關系目前處于歷史最好時期,俄方積極響應中方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愿將俄方跨歐亞鐵路與“一帶一路”對接,創造出更大效益。
“中俄”、“蘇滿歐”班列等組成的草原絲綢之路,是對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具體實踐,將成為不斷深化中俄關系的橋梁和紐帶。與此同時,草原絲綢之路也構建了一條橫跨歐亞的全新“大動脈”,縮短了中歐經貿往來的時空距離,將會進一步密切我國與中亞、歐洲的政治經濟關系。
(二)經濟意義。去年12月14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沿邊地區開發開放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50號),提出要加快建設東北亞、歐亞國際大通道,打造我國面向北部、東北亞開放的核心區和重要樞紐。內蒙古自治區作為國家向北開放的重要省區,承擔著中俄65%的陸路運輸任務、中蒙95%的貨運任務,在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上具有突出的優勢。草原絲綢之路的建設發展,將我國華東地區、東北地區和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德國等國家的工業帶緊密聯系在一起,將形成向外聯結俄羅斯、東歐,向內輻射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經濟圈和中原經濟區的新型亞歐大陸橋,將會對整個內蒙古地區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優化經濟結構、增強市場競爭力、形成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產生重要意義。
(三)能源安全意義。草原絲綢之路境外沿線是我國能源的主要供給地之一。內蒙古東部對應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能源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1/3以上,其中煤占1/2左右,天然氣占1/3以上,石油占1/4以上,木材占1/6以上。毗鄰的蒙古國礦產資源儲量也十分豐富,特別是鐵、鋅、銅等有色金屬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培育打造“蘇滿歐”等國際大通道、推進草原絲綢之路建設,有利于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深入實施,為國內能源安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滿洲里海關在推進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方面的情況
我關先后與南京、鄭州、沈陽、長春、大連等海關簽訂了“關于建立亞歐鐵路大通道進出口區域通關監管機制的協議”;創新了鐵路運輸、海鐵聯運、陸鐵聯運等多式聯運監管模式,簡化多式聯運跨關區監管手續;推行班列24小時通關,推動內陸、沿海、沿邊海關間無障礙通關。近期,我關還與俄羅斯西伯利亞海關管理局、蒙古東方省海關就中歐、中俄集裝箱班列便捷通關達成了重要共識。據我關統計,2014年1月至6月,通過滿洲里口岸的國際鐵路貨運共開行集裝箱班列281列,累計運送22498個標準集裝箱。其中中歐間集裝箱班列58列,運送4628個標準集裝箱;中俄間集裝箱班列223列,運送17870個標準集裝箱。集裝箱班列主要以“蘇滿歐”班列和“中俄”班列為主。
(一)關于“蘇滿歐”班列。我關經過深入調研和論證,在2012年底向滿洲里市提出了“蘇蒙歐”國際通道建設的構想。2013年初,我們專門就這項工作向總署領導做了匯報,并與南京海關、蘇州海關進行了積極溝通,爭取到了兄弟海關的大力支持。此后我們又同滿洲里市聯手開展了多方面的協調推動,歷時近10個月的攻堅,2013年9月30日“蘇滿歐”國際貨運專列成功首發,“蘇滿歐”國際鐵路大通道正式貫通。今年自3月份起每月開行3列,自7月份起增至每周一列,全年計劃開行40列。該通道貫通至今,累計發送集裝箱1774標箱,貨值達6.25億元,已開行班列17列。
(二)關于“中俄”班列。我關借助“蘇滿歐”班列開通運行的成功經驗,比照“蘇滿歐”班列管理模式務實推動“中俄”班列,多次從海關職能角度,就“中俄”班列運行模式、管理手段等與地方政府進行溝通、研討,結合“中俄”班列運行實際出臺有針對性的便捷通關措施,如建設出口監管倉庫等。
截至目前,我關在推動草原絲綢之路中歐、中俄進出口方向各培育了三條重點線路,具體情況為:
中歐集裝箱班列。進口方面有:德國→滿洲里→沈陽(主要運輸寶馬汽車配件);德國→滿洲里→長春(主要運輸大眾汽車配件);德國、瑞典→滿洲里→北京(主要運輸汽車配件、輪胎)。出口方面有:蘇州→滿洲里→波蘭(主要運輸顯示器、移動硬盤、電熱管、太陽能組件);鄭州→滿洲里→德國(預計年內開行)
中俄集裝箱班列。主要有:天津→滿洲里→俄羅斯(主要運輸揚聲器、汽車配件);營口→滿洲里→俄羅斯(主要運輸洗衣機零件、顯示器、導光板);蘇州→滿洲里→俄羅斯(主要運輸顯示器、移動硬盤);廣州→滿洲里→歐洲(預計年內開行)。
三、在加快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方面的建議
在加快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推動“蘇滿歐”、“中俄”等班列工作方面,我關曾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啟動省部際對接。呈請自治區黨委、政府與海關總署進行對接,上升到省際推動層面,條件成熟時進一步向國家戰略層面推動。二是納入國際合作。推動有關事項納入到中俄總理定期會晤海關分委會會議議題,進一步加強中俄海關之間開展通道建設的協調與合作。三是舉辦專題研討。適時邀請有關部委、省區和企業,在滿洲里舉辦擴大內陸沿邊開放研討會。四是加強高端宣傳。擴大“蘇滿歐”、“中俄”等班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為做好下一步推進工作,我關建議把握好以下三點原則。
(一)突出特色。內蒙古的優勢主要在于外聯俄蒙、內接八省的地理優勢和區位合作優勢,以及滿洲里作為全國最大的鐵路口岸優勢,但整體經濟優勢并不突出,運輸網絡基礎優勢不明顯,本地進出口企業競爭優勢不強。應揚長避短,借助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有利契機,充分利用好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加快推進滿洲里綜合保稅區申建工作,深化經濟合作模式,著力打造符合地區實際的草原品牌,帶動內蒙古地區的全方位發展。
(二)高層推動。推動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及中俄、蘇滿歐班列合作發展,涉及到政府、海關、國檢、邊檢、鐵路、外事以及班列經過的相關國家機構等諸多方面。高層推動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建議盡快將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納入國家戰略,并對推動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制定比較詳實、具體、便于操作和實施的發展規劃。由于內蒙古東、西部地理環境不同,運輸線路交叉較少,輻射和帶動區域不同,在統籌推進東、西線草原絲綢之路方面應有比較全面、科學、各有側重的規劃。
(三)以企業為本。企業發展是加快草原絲綢經濟帶建設、推進國際貨運班列發展的核心。一是堅持市場化運作,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實現國際貨運班列的長遠發展。政府牽頭協調降低班列通關成本,簡化通關手續,解決國際班列中存在的協調配合問題,但要避免過多的行政性干預和指令性操作。二是構建閉合回路。目前的蘇滿歐班列不僅把長三角和上海等發達地區的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產品運往歐洲,許多歐洲國家品牌汽車零部件等回運貨源也很充足,這是其它同類班列所無可比擬的,應繼續做好培育工作,充分利用好運輸資源。三是降低企業通關成本。在目前國內外鐵路部門已下調運費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優化各方面的通關服務方式、創新服務舉措、提升服務效能,為進出口企業創造最優的大通關軟環境。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