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東歐可以作為重慶企業走出去的“跳板”
2014-04-28 10:48:06
Landbridge平臺
王龍博“直接進入市場經濟已經非常完善的歐美國家,許多中國企業都會不適應。”4月25日,國家行政學院于軍教授在重慶表示,同樣處于轉型期的中東歐市場可以作為包括重慶企業在內的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跳板”。
于軍教授是在一場名為“新絲綢之路發展機遇與法律服務”的講座中作出如此建議,這場講座的聽眾以重慶市的民營企業家為主。在于軍看來,“新絲綢之路”戰略的提出給眾多中國企業提供了去中東歐投資的重要機遇。
“在國內部分產業已經過剩的現實下,加上中國企業多年來的經驗積累,通過塞爾維亞、匈牙利等國進入歐盟市場不失為一種選擇。”于軍表示,中東歐16國自身的經濟的發展,以及當地政府對中國企業的看好,都是當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機遇。
在講座現場,重慶市委黨校副校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唐青陽教授表示,從現有的數據看,重慶與中東歐16國的貿易額在全市進出口貿易額中所占的比例還非常小,尤其服務貿易額至今仍是零。“‘渝新歐’鐵路是重慶非常重要的優勢,目前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本地企業應該更好利用這一便利條件。”
重慶企業應該如何選擇投資對象?唐青陽認為,一般來講,簽訂國際條約越多的國家,意味著其市場越完善,法治越健全,同時代表出現商業糾紛后可解決的渠道更多。同時,國內政治穩定也是影響投資環境非常重要的因素。
“中東歐國家在公路、港口、機場、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很大的需求,我們的企業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開展合作。”唐青陽提醒到,當地也有許多產業與中國傳統優勢產業存在同質化競爭。
據記者了解,重慶作為國家“兩帶一路”戰略(指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已經有部分當地企業正在做去中東歐地區考察的規劃。“在當前的經濟大環境下,‘渝新歐’鐵路是重慶企業走出去的優勢,而‘走出去’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向西看’。”重慶市非公有制經濟人才研究促進會常務理事、重慶馳宇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大位表示。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