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橋經濟時代的來臨
2014-04-26 13:53:14
Landbridge平臺
編輯:喬夫 網址:www.blh621.com
(一)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環球空間結構與布局進入“第三時代”
有關專家認為,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環球空間結構與布局已跨越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江河經濟”階段,稱“江河經濟時代”。舉世公認的黃河、長江、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多瑙河等都是世界文明搖籃;
第二階段是“海岸經濟”階段。在近代,人類社會經濟是依托海岸發展的,故稱“海岸經濟時代”,這是人類航海技術與航海事業發展的產物。
“陸橋經濟”將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三階段,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環球空間結構與布局,隨著大洋溝通的實現而進入沿著陸路向陸域縱身發展的“第三時代” 也即“陸橋經濟時代”。“陸橋經濟”與江河經濟及海岸經濟不同的一個基本點是:它將突破江河湖海以及高山大漠阻隔向內陸延伸,推動人類社會向落后地區進軍,將人類社會文明繁榮向落后地帶擴散,使陸橋經濟帶成為新興的繁榮發達的新經濟技術文化帶,從而導致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環球空間布局與結構新變動,使地球面貌改觀,并使地球陸域呈現出全面繁榮昌盛狀態。嚴格意義上說,陸域的開發發展才是人類自身開發發展的旨歸所在。
陸橋經濟的發展并不意味著海岸經濟及江河經濟衰落,就如海岸經濟的發展并不意味著江河經濟衰落一樣。江河經濟和海岸經濟各自有它的時代條件和基礎,陸橋經濟也是這樣。
關于陸橋經濟時代,中國新亞歐大陸橋研究促進會原長芮杏文先生生前說,人類社會有史以來,已走過兩個過程:首先是乘江河之便利,逐水而居,沿著大江大河繁衍生息,向江河兩岸流動聚集,從而創造了黃河、尼羅河等流域的古代文明。隨著蒸汽機的出現,海洋成為商品跨洲交流運輸的主要途徑,人類又乘海洋之便利,向海洋沿岸集聚,在一些荒無人煙的沿海地帶,特別是江河入海口,逐漸興起港口城市,創造了現代文明。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6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占地球僅19.2%的江河海洋狹長地帶,這里也就成了地球上繁榮發達富裕地區。與此同時,在人類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爆發出新的嚴重問題:發達的沿海地區和遼闊落后的大陸內地的發展差距越來越大。沿海一帶的資源愈來愈枯竭,而人口愈來愈膨脹,市場在相對縮小,生態環境惡化加劇,從而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空間和人類文明的新發展。大陸橋的出現,使我們看到曙光,人類可乘陸橋交通之便利,將先進文明與繁榮引向地球陸域遼闊的落后地區,開發尚未開發或欠開發的80.8%的地球,為人類社會生存發展開拓新空間。
陸橋經濟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上個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上海浦東開發和新亞歐大陸橋的貫通,我國對外開放出現了“沿海、沿邊、沿江、沿橋”的四沿開放新格局。這為處于沿橋地帶的各地區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中國西部地區約占全國總面積的71%、全國總人口的30%,已發現有160種礦產資源,稀有金屬儲量占全國90%以上、水能資源儲量占全國80%以上。近年來,沿橋地區抓住陸橋升溫這一有利時機,上下動員,搶抓機遇,打好“橋牌”,擴大外引內聯,構筑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新優勢。
(二)大陸橋:人類社會和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橋”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征服自然、發展自身的產物,習慣上把跨越河海連接陸地稱之為“橋”;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中,又迫切需要跨越陸地連接海洋,于是就出現了“大陸橋”。大陸橋的形成和發展,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她已經并更加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目前,世界上比較重要的大陸橋有:北美大陸橋運輸、西伯利亞大陸橋、新亞歐大陸橋。
1、北美大陸橋運輸。北美大陸橋運輸指從日本東向,利用海路運輸到北美西海岸,再經由橫貫北美大陸的鐵路線,陸運到北美東海岸,再經海路運到歐洲的“海—陸—海”運輸結構。北美大陸橋包括美國大陸橋運輸和加拿大大陸橋運輸。美國大陸橋有兩條運輸線路:一條是從西部太平洋沿岸至東部大西洋沿岸的鐵路和公路運輸線;另一條是從西部太平洋沿岸至東南部墨西哥灣沿岸的鐵路和公路運輸線。北美大陸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服務范圍最廣的陸橋運輸線。北美大陸橋運輸對巴拿馬運河的沖擊很大,由于陸橋運輸可以避開巴拿馬運河寬度的限制,許多海運承運人開始建造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增加單艘集裝箱船的載運箱量,放棄使用巴拿馬運河,使集裝箱國際海上運輸的效率更為提高。
2、西伯利亞大陸橋。它是指使用國際標準集裝箱,將貨物由遠東海運到俄羅斯東部港口,再經跨越歐亞大陸的西怕利亞鐵路運至波羅的海沿岸如愛沙尼亞的塔林或拉脫維亞的里加等港口,然后再采用鐵路、公路或海運運到歐洲各地的國際多式聯運的運輸線路。西伯利亞大陸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一條陸橋運輸線。它大大縮短了從日本、遠東、東南亞及大洋洲到歐洲的運輸距離,并因此而節省了運輸時間。
3、新亞歐大陸橋。它是指東起中國連云港,西至荷蘭鹿特丹,全長10900公里,中國境內4131公里。它以中國、原蘇聯、歐洲的鐵路為陸上橋梁,把太平洋與以及波羅的海、黑海連接起來,是新興的亞歐間國際過境集裝箱運輸陸上通道;通過鐵路直接穿越亞洲與歐洲之間的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荷蘭7個國家,輻射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它是亞歐海陸運輸最為便捷、最為經濟的運輸通道,被譽為“新絲綢之路”。
4、第三條亞歐大陸橋呼之欲出。2007年11月1日在昆明舉行的“構建第三亞歐大陸橋專家論壇”上,構建橫貫21個國家的第三亞歐大陸橋的設想浮出水面。第三亞歐大陸橋始于以深圳港為代表的中國廣東沿海港口群,沿途由云南昆明經瑞麗出境至緬甸,入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從土耳其進入歐洲,最終抵達荷蘭鹿特丹港。
目前,中國對外開放已經迎來向西時代,構建第三亞歐大陸橋是中國大開放格局下的必然選擇,它與中國對外開放及推動亞歐大陸合作意義深遠。未來中國對外開放將是海陸并進,東西互動的新型開放戰略。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