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開展國際多式聯運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2014-03-05 13:12:25
Landbridge平臺
【摘 要】國際多式聯運綜合利用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提高效率,節省成本,實現“門到門”服務。通過分析我國開展國際多式聯運的現狀,發現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主要問題表現在:現有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有待完善;基礎設施薄弱,信息技術應用落后;運價不合理;鐵路運力緊張;環節多、單證多、流程復雜等方面。建議通過建立高效統一的管理和協調機制;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轉運設施建設,推進信息化;調整各種運輸方式運價;重視鐵路運力等方面開展我國多式聯運,推動其快速發展。
【關鍵詞】國際多式聯運;現狀;對策
一、我國開展國際多式聯運的現狀
國際多式聯運是由兩種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銜接、轉運而共同完成的運輸過程,能夠有效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是實現貨物運輸整體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徑。
我國國際集裝箱運輸從70年代起步,8O年代夯實基礎,9O年代全面進入發展時期,但集裝箱運輸始終處于分段運輸階段,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尚處于發展初期。2009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明確將“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工程”作為九大重點工程之首。2011年5月19-2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在北京舉辦了“中國港口‘十二五’發展論壇”。會議研究了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如何加強公路、鐵路與港口的連接,積極推進江海聯運,建設便捷、高效、綠色、安全的現代水運業。
2012年,全國貨物運輸總量412億噸,比上年增長11.5%。貨物運輸周轉量173145億噸公里,增長8.7%。全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97.4億噸,比上年增長6.8%,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30.1億噸,增長8.8%。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63億標準箱,增長8.1%。港口方面,2011年我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63億標準箱,位居世界第一,基本建成覆蓋全國的港口體系。
隨著各種運輸方式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十二五”時期成為國家發展多式聯運的重點時期,我國多式聯運事業已從初期的多種運輸方式的建設,發展到各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上來。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多式聯運發展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認識我國多式聯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顯得尤為重要。
二、我國國際多式聯運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運輸方式也得到了較快的提高,這為我國開展國際多式聯運帶來了有利的條件,但是在一些具體的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部門分割、政出多門,現有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有待完善
我國的運輸體制長期以來呈現出條塊分割、政企合一、政出多門的特點,造成了集裝箱國際多式聯運協作的困難。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體制以計劃經濟為主,產品交流主要通過嚴格的計劃分配來實現,市場機制作用不強。與之相應,中國的運輸體系分別被鐵路、公路、水路和民航分割,沒有形成統一的綜合運輸體系;運輸企業在組織形式上采取“政企合一”的形式,企業沒有切斷與主管部門的隸屬關系,企業靠政府權力維持自己的市場地位,政府靠企業來實現本部門的利益。與這種狀況相聯系的是按照行政權力邊界形成各運輸部門的條塊分割,而且在各運輸方式之問形成了相互封鎖,造成進入障礙,破壞了運輸方式之間通過自發激勵形成有效協作的可能。集裝箱國際多式聯運是一個需要由許多運輸方式參與的大系統,要在這種相對封閉和隔絕的環境中建立有效地運輸協作,光靠單獨一種運輸方式的企業獨立行動是不太可能的。需要借助超經濟的行政力量推動,這一點在中國集裝箱國際多式聯運形成的早期尤為突出。
(二)基礎設施薄弱,信息技術應用落后
到目前為止,參與多式聯運的運輸方式主要有:海洋運輸、鐵路運輸、公路運輸和航空運輸。我國海運內河航道基本處于自然狀態,高等級深水航道比重較小。內河港口大多裝卸設備陳舊,工作效率低下,一些海港通航航道水深不足,阻礙了碼頭泊位能力的發揮,不能適應集裝箱船舶大型化發展的需要。我國鐵路網密度分別是美國的1/3、日本的1/5、俄羅斯的1/3,且鐵路復線率和電氣化仍然較低,現代化運輸手段落后,運營管理自動化等方面尚處于起步階段。公路總體技術等級偏低,通行能力較差,公路網密度也較小。民航主要空港客貨運輸設施不足,空管通信導航技術設備落后。從總體上看我國交通運輸設施的技術裝備水平仍然偏低,不能適應運輸大幅度增長的需求,沿海支線運輸系統不完善,現有集裝箱碼頭泊位的能力不能適應集裝箱的中轉要求。此外,與多式聯運業務和管理配套的信息系統尚未形成,信息化建設的遲緩嚴重影響了我國多式聯運服務的發展,聯運業務的往來仍需一套復雜的紙制單證,計算機和通訊網絡還沒有普及。雖然部分地區已采用EDI報關,但是比例仍然很小,還不能對集裝箱進行有效跟蹤,多式聯運服務的效率和服務質量仍然很低。
(三)多式聯運運價和運費率不確定,缺乏透明度
我國還沒有制訂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運價和運費率,導致不合理收費且缺乏透明度。全程聯運運費偏高,鐵路運費結構復雜,難以計算,也難于公開。集裝箱運輸需繳納自備箱管理費以及裝卸費、堆場費、搬移費、裝拆費等各種費用。由于集裝箱運價不合理,致使大多數貨主仍采用傳統的件雜貨裝鐵路普通車輛運輸,在港口碼頭卸車裝箱或拆箱裝車,從而大大地制約了鐵路集裝箱運輸的發展,影響國際多式聯運的發展。目前我國的多式聯運中,短途運輸費用過高,占到了總運費的25%到40%,影響了我國多式聯運競爭力。應該充分運用貨運中轉站的集貨功能,整合小批量貨流,通過規模效應的產生,以降低短途運費。在多式聯運中,還存在各種運輸方式的利益分配不夠合理,如鐵路運價過低的問題。鐵路運價過低,不能反映運輸價值,制約了鐵路自身的發展。
(四)鐵路運力緊張,海鐵聯運發展滯后
我國大部分沿海港口的集裝箱集疏運以公路集卡運輸模式為主。在我國港口集裝箱集疏運系統中,公路和水路集疏運所占比例分別為84%和14%,鐵路集疏運所占比例只有2%[2],“鐵老大”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主要是因為我國鐵路運輸貨物主要包括煤炭、木材、金屬礦石等,適箱貨物所占比例較小,導致鐵路集裝箱運量占鐵路貨運總量的比例只有3%左右。鐵路部分區段運力仍然緊張,尚無較完備的現代化貨場,導致國際海運集裝箱在內陸長距離集疏運很少。
表1 世界主要港口集裝箱鐵路集疏運量占集裝箱集疏運總量的比例 單位:%
資料來源:王勇.我國集裝箱海鐵聯運發展現狀及對策[J].集裝箱化,2012(6):22-24.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海鐵聯運量比重高達20%-30%,而在我國這一比例還不到5%,鐵路運量大、運距長、安全高效、節能環保等比較優勢和骨干運輸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外,我國鐵路集裝箱的箱型有1噸箱、5噸箱、l0噸箱和20英尺箱及少數4O英尺箱,但只有20英尺箱和4O英尺箱與國際海運集裝箱的箱型一致,致使鐵路集裝箱在調配使用、各運輸方式之間的換裝以及管理上有很大難度。
(五)多式聯運中環節多、單證多、單證流程復雜
各港口口岸、鐵路、公路、海關、檢驗部門、理貨部門、保險部門等單證多達百種,這些單證分別由各主管部門根據需要自行設計,其中有的參照了聯合國或者其他國際組織的有關標準和要求,大多數為非標單證。就鐵路系統而言,一批20英尺集裝箱的單證使用“貨物運單”時就有39張之多,使用“聯運單據”時有44張之多,過境箱單證22張以上。
三、我國開展國際多式聯運的對策及建議
(一)建立高效統一的管理和協調工作機制
各主管部門要轉變職能,簡化程序,減少審批,提高效率。部門之間要加強聯系與溝通,建立情況通報制度和決策協商機制,堅決打破集裝箱運輸市場的部門分割和地方保護,加強各部門、各地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加快轉變思想觀念,多式聯運是實現貨物運輸整體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徑,應進一步提高對多式聯運重要性和科學規劃建設的思想認識,多式聯運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加強協調組織,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盡快建立多式聯運協調工作機制。建立統一的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建議由國家主管部門牽頭成立統一管理與協調機構,能夠綜合協調整個多式聯運各方面操作并致力于長遠發展規劃,推動多式聯運發展和適應經濟改革的需要[3]。
2013年3月,根據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的《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和智能轉變方案》的議案,鐵道部實行鐵路政企分開,能夠促進鐵路建設和運營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障鐵路運營秩序和安全,充分發揮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整體優勢和組合效率,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轉運設施建設,推進信息化
依托已有、規劃和在建的港口、鐵路、公路、機場等運輸場站,在重要節點城市、工商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一批集裝箱多式聯運中轉設施和連接兩種以上運輸方式的多式聯運,實現轉運設施的無縫銜接和物流服務的一體化運作,提高運輸效率。重點解決港口與鐵路、鐵路與公路、民用航空與地面交通等樞紐不銜接以及各種交通樞紐相互分離帶來的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多次搬倒、拆裝等問題,促進物流基礎設施協調配套運行,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提高運輸效率。
我國運輸管理相關部門應牽頭組織鐵路、公路、水路、港口、海關、檢驗檢疫、貨代等部門和企業聯合開發和研制集裝箱多式聯運管理信息系統,并盡早投入使用。大力推動交通科技進步,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是發展我國多式聯運的重要任務。加強集裝箱運輸信息化建設,規范統一信息處理的流程,加強各種運輸方式、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各類口岸以及物流園區等相關信息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構建統一的多式聯運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向社會提供全程綜合信息服務。
(三)調整各種運輸方式的運價
充分運用貨運中轉站的集貨功能,整合小批量貨流,通過規模效應的產生,以降低短途運費。鐵道部實行政企分開,也有利于發揮市場作用,調整鐵路運價過低的問題。同時,也讓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發揮更大的作用,對各種運輸方式的運價進行綜合協調。另外,鑒于多式聯運的高效率所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應該考慮使用價格杠桿來對多式聯運進行支持。
全面創新運營模式。建立有效的多式聯運經營主體和資產合作關系,創新商務模式,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組織創新,根據市場情況實行靈活的運價體系,自行浮動價格,提高運輸服務質量,保證有效經營和合理利潤,構建更為開放透明的投融資渠道,吸引更多國內外物流企業按照相關規定進入我國多式聯運市場。
(四)重視鐵路運力,發展鐵路運輸
當前我國鐵路在集裝箱運輸軟硬件方面的嚴重落后,是制約我國海鐵聯運迅速發展的關鍵。應進一步發揮鐵路運輸在我國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中的作用,加強多式聯運系統間的協調與配合,確保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在鐵路段的暢通,并逐步與國際模式接軌。根據市場需求及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要求,大力推廣20英尺和40英尺國際標準集裝箱,適當應用48英尺和53英尺等大型集裝箱,開發符合市場需要的冷藏箱等專用集裝箱。還應加快鐵路運輸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和應用步伐,完善集裝箱追蹤、清算和調度等功能,為貨主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
(五)不斷完善政策法規體系,明確行業協會的職能
國際多式聯運商要向客戶提供門到門的一體化服務,需要對全程負責,所以政府的支持和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規的確立是多式聯運發展的有力保障。一方面,盡快建立統一的交通運輸管理機構,促進各種運輸方式、各部門、各地區之間的協調和統一,改變目前與運輸經營本地化的傾向,通過資本運營,組建跨地區、跨行業的運輸集團,并逐步發展成為具有規模優勢的多式承運人;另一方面,在研究制定引導多式聯運系統發展的政策的同時輔之以完善的法律體系,包括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如保安與安全政策、信息和通訊技術法律,以及專業法律人才的培養,是多式聯運在法制的環境下健康快速地向前發展。行業協會從不同角度起到溝通情況、協調關系、提供信息、咨詢服務的作用。因此,在我國應從法律上盡快確立行業協會的地位,明確其性質、任務,積極開展工作,發揮對交通運輸的服務、管理、監督等作用[4]。
參考文獻:
[1]中國港口集裝箱網資料統計.2012年12月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統計[DB/OL].(2013-01-21)
[2013-05-16].http://www.portcontainer.com/index.do.
[2]湯震宇.加快發展國際集裝箱海鐵聯運的研究[J].中國港口,2009(1):19-22.
[3]劉秉鐮,林坦.國際多式聯運發展趨勢及我國的對策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09(12).
[4]張志華.我國國際多式聯運發展對策初探[J].中國水運,2010(10).
本文屬于北京市教委2011年度人才強教深化計劃項目—京津冀地區貿易與經濟發展模式研究學術創新團隊(編號:PHR201106139)項目和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項目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劉崇獻,經濟學博士,北京物資學院經濟學院副教授。
李良娜,北京物資學院2012級國際貿易學碩士研究生。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