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國際鐵路運輸行業大會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陸橋文庫

廣告宣傳與業務推介,手機及微信:13951259812

連云港市城市發展研究

2013-05-12 16:57:13
Landbridge平臺

連云港市城市發展研究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各國的經濟聯系變的更加密切。90年代初,我國與俄、日、韓、哈、吉、塔等國就修建橫貫東西的亞歐大陸橋問題進行過了多次磋商,我國從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走出去”戰略出發,積極進行新亞歐大陸橋的建設工作。連云港市作為全國第一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和全國十大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我國隴海蘭新鐵路沿線省區最便捷的出海口。連云港口岸85%的進出口貨物也是來自中西部地區。因此,連云港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自然成為聯系東西方的橋頭堡,被國內外各界寄予了深厚的期望。連云港市歷史悠久,境內有多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云臺山等等。秀美獨特的山海風光,璀璨奪目的人文景觀,使連云港市成為全國的49個重點旅游城市之一,江蘇的三大旅游區之一。如何充分利用獨特的自然景觀,汲取歷史文化的精髓,把握時代脈搏,融合現代先進文化,使青山黛綠潤城清,碧海湛藍洗港新的現代化新興城市的嶄新形象屹立在世界城市之林。本文就此作了淺顯的探討和研究。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關鍵詞: 現狀與危機 機遇與挑戰 空間的拓展 產業的布局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一、 城市文化與精神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文化是城市形體環境(物質環境)的內部蘊涵,如社會結構、組織制度、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城市文化對人們的動機、行為有著持久、深遠的影響,自覺地、有意識地控制著城市的發展。芒福德就指出,將來城市建設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把城市“物質上的質量”(physical mass)轉變成“精神上的能量”(psychic energy)。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城市競爭就是一種城市文化的競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地方文化的擴張與相互交融也日益加深,文化交流也正走向國際化。城市文化建設的關鍵在于,汲取歷史文化遺存的精髓,把握時代脈搏,融合現代先進文化,創造富有個性的新城市精神。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一)連云港城市的文化底蘊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古稱海州,是秦統一中國后首次分封的郡縣之一,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深厚的歷史積淀成為連云港人的巨大精神財富。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是塑造城市特色與個性的重要方面。深刻影響連云港發展的文化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濱海開放文化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遠古屬東夷部落。上古東夷人居于近海,活動于海上,就是一種開放的濱海文明。先秦時,連云港一帶海上交通就已相當繁盛,秦始皇派徐福率“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仙及仙藥”。南北朝時,海州港外通日本、朝鮮,內達建康(今南京)。唐時,海州海運繁榮,海州港一次可停泊大船10艘,裝“珍貨數百萬”。元時,漕糧改行海運,海州港是必經之地。明清時代,一度“禁海”、“裁海”,海州的海運受到嚴重打擊。1984年,連云港被列為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重新走向開放。濱海開放文化對連云港的影響悠久而深遠。連云港城市發展的歷史充分表明,開放則興,封閉則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山海生態文化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距今六千多年的東夷文化祭祀遺址,被譽為“東方第一天書”的錦屏山將軍崖巖畫,上刻人、獸、作物、太陽及各種符號,人面像均通過似禾苗的線條與大地相連,就已表達了遠古東夷人的早期生態主義思想。連云港依山傍海,自然條件極為優越,既有旖旎的濱海風光,又有清幽秀麗的花果山圣境,山海泉林相得益彰,處處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生態文化是連云港的一大優勢。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朐海文化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朐”字在《說文解字》中作“脯”講,即胸脯之肉,源于連云港市在中華版圖上的地理位置。這一稱謂首次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與東夷古族一脈相承。之后有秦始皇三十五年“立石朐界中,以為秦東門”在《史記》中記有輝煌的一筆,從而奠定了連云港市東方門戶、東方大港、大陸橋頭堡的歷史地位。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海州”起稱于公元549年,歷代沿用,幾乎使用了1500年,是連云港市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名稱,在史籍中最為常見。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朐海”文化歷來是連云港市的歷史文化精髓,在這塊豐蘊秀美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如驍勇善戰的漢代名將鐘離昧,捐資助漢的“安漢將軍”糜竺,“必復故疆而后已”的南宋吏部尚書胡松年,曾被朝廷列為天下第一清官的張朝瑞以及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英勇斗爭的英烈們。改革開放后,連云港人民苦戰8年,移山填海,筑起了“全國之最”的西大堤,更體現了現代連云港人的氣概。“朐海”文化正是連云港人民優秀人文精神之根脈。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二)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碰撞和沖擊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歷史賦予連云港人很多優良傳統,但是在現代文明的沖擊與挑戰中,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部分傳統文化已不能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如不加以改造,傳統文化極有可能成為制約城市發展與前進的絆腳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固步自封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經濟的全球化使資本、信息、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強度在全球范圍流動。這就要求城市具有國際意識,以開放的姿態積極主動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廣泛吸納先進生產要素,在交流與競爭中提升自己。連云港有開放的歷史,但是,從明代實施 “禁海”政策到清代中期再倡海運的近400年間,朝廷“片帆不許下海,粒米不許越疆”的高壓政策逐漸禁錮了連云港人的開放意識。解放后,連云港一度作為軍港,又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改革開放以后,雖然在形式上開放了,但連云港人的觀念意識并未能及時跟上開放的步伐,近20年來作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的發展就是明證。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墨守陳規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現代經濟是創新經濟。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然而,千百年來的傳統文化在造就了連云港忠厚老實、淳樸善良的民風的同時,也使連云港人循規蹈矩,缺乏應有的創新意識和及時把握發展機遇的能力,以致錯過了幾次有利的發展機遇。殊不知世界在改變,墨守陳規、消極等待是毫無意義和結果的。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三)新城市文化的再造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面對新的世界經濟發展浪潮,面對我國加入WTO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連云港人必須在現代文明與歷史文化的碰撞中,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擯棄落后思想意識,吸納先進現代精神,再造符合時代節拍的新城市文化,才能把握機遇,走出低谷,實現經濟騰飛。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揚棄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對于連云港的傳統文化,不符合時代精神的要加以改造創新,優良的文化精髓應加以充分挖掘,并發揚光大。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發揚濱海文化的開放精神。連云港人必須以“海納百川”的胸襟,走出去、引進來,將自己融入區域、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弘揚銳意進取的朐海文化。現代經濟是風險經濟和競爭經濟,需要城市精神更具競爭性和進取心。這些正是朐海文化的精髓所在,連云港人應大力弘揚,銳意進取,重振雄風。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擺脫相對封閉的計劃觀念。從根本上轉變等、靠、要等計劃經濟時代的思想觀念。樹立連云港人參與競爭的良好形象。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納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吸納先進的現代文化精神,借鑒優秀的地方文化,加強文化融合。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向蘇南城市學習,強化開放意識。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借鑒浙江人“永搏市場”的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加強與國內一切優秀地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學習國外的先進文化與經驗。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再造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依山傍海,“山海文化”是連云港文化的靈魂。再造連云港新城市精神,在“山海文化”的基調上,賦予其更豐富的時代內涵。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大海象征著開放、智慧與生機。大海有無比寬廣的胸懷,大海有平靜溫柔的一面,大海也有波濤洶涌的一面。新時代的連云港人需要放眼全球的眼光、大膽的創新精神和搏擊風浪的勇氣。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群山象征著堅毅、挺拔與向上。面對薄弱的基礎與嚴峻的挑戰,連云港人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昂揚的斗志,發揚艱苦奮斗、積極進取的優良傳統,提高現代競爭意識。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山海合一象征著和諧、統一。宜人的居住環境、碧海青山的生態城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才是人類的終極追求與理想。連云港不但要成為居民的物質家園,更應成為連云港人的精神家園與歸宿。生態文化應成為連云港文化永恒不變的精髓。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四)城市經營與制度創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城市——政府的最大資產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必須用市場的眼光重新認識和審視城市,不再僅僅將城市看作一個建設對象,而要將其視為一個巨大的資源聚合體。每個城市都是城市政府長期投入的積淀,是城市總體資本的實物形態,它集聚了大量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由此又構成每個城市獨一無二的空間利用價值和社會文化價值,所有這些都是城市政府所擁有的可資利用的資產。政府完全可以通過市場化經營,實現城市資產的保值與增值,廣籌建設資金,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提高城市建設水平,走出一條“以城建城、以城興城”的城市建設市場化之路。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 城市經營:城市發展的新理念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所謂城市經營,就是政府根據城市發展的內在要求,將城市視為一個巨大的資源聚合體,運用市場經濟手段,對構成城市空間和功能載體的自然生成資本、人力作用資本及其延伸資本,進行集聚、重組和運營,實現資源在容量、結構和秩序上的最大化、最優化,實現城市建設投入和產出的良性循環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 城市經營:政府和市場的有機結合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經營主要是城市政府對城市資產的經營,經營的主體是城市政府,客體是城市資產。因此,城市經營天生具有市場行為和政府行為的雙重性。城市經營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城市發展與進步,而非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由此決定了城市經營與一般的市場化經營相比,更強調政府的調控作用。城市經營必須走市場行為和政府行為相結合的道路,積極推進政府調控與引導下的城市經營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 宏觀經營與微觀經營:城市經營的兩個層次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根據經營內容的不同,城市經營可以劃分為兩個層次: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宏觀層次的城市經營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宏觀層次的城市經營,就是將城市作為一個整體,對城市整體形象的經營。城市個性、知名度、美譽度等就成為城市整體形象的重要元素,也成為城市經營的重要內容。城市需要象一般商品一樣,塑造形象,打造品牌,進行高品位的城市CI形象設計,加大對城市的包裝、宣傳和推介的力度,從而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微觀層次的城市經營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微觀層次的城市經營,就是對城市各種有形、無形資產的經營。城市的有形資產包括城市土地、基礎設施、公用設施、環境設施、旅游設施及其附屬物,無形資產包括開發權、使用權、經營權、冠名權、廣告權等相關權益。對這些城市資產的經營,在符合城市宏觀層次經營利益的情況下,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目標,為城市發展籌措資金,創新機制,為宏觀層次的城市經營創造基礎。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制度創新——城市經營的必然選擇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任杭州市市長期間已經指出,“就城市政府而言,現在已不是要不要經營城市,而是需要深入研究如何有效經營。……而經營城市是系于區域經濟轉型的一種政府行為方式變革,所采用的模式往往是與城市政府自身職能轉變和市場經濟的成熟程度相關聯的”。可見,要經營城市必然要進行相應的制度創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 以經營理念規劃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規劃是政府進行城市經營的依據和綱領,要經營好城市首先必須規劃好城市,而且要將經營理念貫穿于城市規劃。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做好城市總體規劃。首先,要合理確定城市發展定位與功能,為城市經營定下主方向與主基調。其次,架構適應城市功能的城市空間。對連云港這樣一個港口城市而言,最重要的是處理好港城互動關系,做好兩個城區在功能、布局、交通聯系上的協調與銜接。第三,在城市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上,處理好經濟性與功能性的關系。連云港可以在城市空間布局中運用新的開發模式。如結合輕軌線,運用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進行土地開發,建構起由TOD軸線連接的多中心、網絡型、生態化的空間結構;結合行政中心的搬遷,運用SOD(Services 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進行開發,形成對新區開發集聚要素的巨大吸引力,帶動新區的發展。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深化、細化城市近期建設規劃和專業規劃的內容,確定城市基礎設施布局和近期建設項目、發展備用地和建設開發時序,選好項目,有序推進,協助政府合理制定年度土地投放計劃。對政府儲備的土地和擬向社會供應的土地,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用地性質、建筑密度、高度、容積率、綠地率等規劃指令性指標和建筑尺度、色彩、屋頂形式等引導性指標,作為規劃管理的依據。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 以經營手段建設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以經營手段建設城市就是要在滿足城市功能的前提下,對可以商業化的城市資源進行市場運作,形成城市建設資金投入與產出的良性循環機制。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轉變政府職能。政府職能從以建設為主轉變為建、經、管相結合。工作重點轉向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創造城市的品牌,增強吸引力,優化城市的整體效益。從獨立的政府管制逐步轉變為政府引導,調動城市各方面的積極性,按城市規劃的要求,共同投入城市建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盡快確立城市土地市場化經營機制,壟斷土地一級市場,運用級差地租原理,通過控制土地投放量、加強城市中心土地開發、在新開發地區先期投入基礎設施變“生地”為“熟地”等途徑,促進城市土地增值。全面推行城市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大力推行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制度,為城市建設籌集資金。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③加快公用事業經營體制改革。改變政府統攬公用事業建設的局面,將可以進行資本經營的資產,如供水、供電、煤氣、公交、污水處理、出租客運、城市設施冠名權、廣告權等有形、無形資產,投入市場,進行市場化運作,盤活存量資產、吸引增量。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④深化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城市建設投資體系,拓寬市政公用基礎設施融資渠道。降低城市公用事業的進入門檻,廣泛利用各種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國外資本,采用獨資、合資、股份等形式,參與城市建設。同時,不斷開發新的融資方式,如債券融資、股權融資、投資基金融資、BOT、TOT融資、ABS融資等。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⑤建設方式的創新。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可采用靈活的開發方式,降低開發成本。如規劃理性預期引導,即AOD(Anticipation Oriented Development)開發模式。政府可通過預先發布規劃消息,公開相關信息,激發、引導市場力量進行先期的相關投入,以盡快形成與規劃目標相一致的外圍環境和所需氛圍,使政府能在最為合適的時機,以較小的投入即可實現原先的規劃建設意圖。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 以經營方式管理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以經營方式管理城市的核心是適應城市功能的文化和制度建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建立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城市管理制度。首先,政府要從城市資源的經營性領域退出,轉向積極建設各項市場制度,維護市場的有效性。其次,政府要維護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制定適合連云港的產業政策制度,通過政府有意識的調控和引導,促進連云港產業升級。積極推進土地制度、產業政策制度、戶籍制度、行政區劃和區域管制等方面的創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建設、弘揚鼓勵創新與創業的社會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物質環境的內部蘊涵,城市文化對人的思想和行為有著持久的影響,自覺地控制著城市的發展。對連云港而言,應通過政府的引導和宣傳,提高整個城市的開放意識、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4) 以經營謀略推銷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以經營謀略推銷城市就是,將整個城市作為一個產品,對其進行包裝、宣傳和推銷,以樹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塑造具有連云港城市特色的品牌,突出“山、海”優勢。改善城市環境,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優秀旅游城市、生態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加大對連云港城市的包裝、宣傳和推銷。 加強城市美化工程,提高城市形象,突出城市個性。大力發展旅游業,由觀光旅游為主向綜合旅游發展,尤其是結合區域性商務中心的建設,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和商務旅游。舉辦各種展覽會、交易會和節會活動,是宣傳城市、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最佳機會。每一個成功的節會都是一次城市促銷的重大活動,其成功舉辦不但能夠吸引國內外客商與本地企業開展經濟貿易活動,也能夠吸引國內外游客,促進旅游事業的發展,同時,通過新聞媒介對節會活動的報道宣傳更能迅速提高城市知名度。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二、 連云港市的城市現狀與潛在危機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一)、經濟水平居后的沿海開放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于1984年被國家確定為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在經歷了20年的發展歷程后,同批的沿海開放城市相比位次比較靠后。現選取國務院公布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和4個經濟特區城市的市域為基本地域單元進行數據采集,可以看出連云港市這幾年在其中的地位以及變化情況不容樂觀。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表1   1985年各城市指標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非農人口比例(%) 人均實際利用外資(美元) 人均財政收入(元) 人均固定資產(萬元) 工農業生產總值(萬元) 人均工農業生產總值(元)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大連 43 42.54 321.1 424.22 1290237 2658.86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天津 55 55.37 596.41 723.78 3264998 4038.84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秦皇島 18 17.94 120.04 312.41 191365 838.73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煙臺 14 13.96 90.88 119.63 1234180 1506.02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青島 26 25.62 263.52 175.89 1324387 2113.2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 16 16.09 79.21 178 391825 1303.35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南通 20 20.46 119.17 80.29 1237627 1661.87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上海 69 69.32 1492.53 816.33 8926697 7336.87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寧波 26 25.53 187.06 188.52 1306832 2679.36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溫州 15 14.83 64.49 47.88 577479 917.81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福州 23 23.04 105.15 219.83 539350 1103.28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廈門 37 37.46 380.98 1011.23 242750 2364.37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汕頭 18 17.68 33.08 89.73 602121 654.31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深圳 48 47.60 1314.12 6074.32 289195 6042.52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廣州 45 44.74 412.79 526.58 1885850 2654.67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珠海 33 32.84 736.77 2127.06 82477 2003.33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湛江 16 16.10 58.83 131.05 295513 619.19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北海 68 67.65 200.23 740.48 30094 1710.86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表2  1997年各城市指標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非農人口比例(%) 國內生產總值(萬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元) 人均固定資產(元) 人均外商實際投資(美元) 人均財政收入(元)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天津 57.27 12404000 13785.29 5541.84 279.1 910.21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秦皇島 24.18 2307143 8810.26 3284.31 70.17 356.73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大連 48.12 8290000 15341.62 3132 244.18 986.58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煙臺 30.68 7250000 11301.81 633.33 58.49 145.64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青島 37.34 7977025 11470.47 1136.55 120.21 499.74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 18.94 2385282 5455.19 1498.43 24.27 115.82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南通 31.08 5774733 7344.19 2907.62 77.33 89.41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上海 72.24 33602100 25739.66 15148.62 368.31 2459.67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寧波 23.16 8974306 16827.56 5635.97 103.89 444.66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溫州 16.91 6058218 8552.58 2514.48 8.51 161.29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福州 26.16 7525341 13090.96 3641.01 170.21 418.35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廈門 45.73 3718162 29824.03 12304.11 1105.86 2451.57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汕頭 33.42 3735241 9042.2 2121.93 226.83 405.88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深圳 77.47 11300057 103234.6 34201.2 1517.56 13225.93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廣州 61.65 16462567 24700.4 9851.26 372.1 1258.3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珠海 68.64 2351974 34926.85 7290.05 915.4 2201.2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湛江 23.74 3485591 5556.32 1091.69 16.11 88.53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北海 25.86 1120003 8205.75 1288.56 15.83 306.95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二)、基礎差,底子薄的蘇北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江蘇省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的省份之一,隨著加快城市化進程戰略的實施,一批實力強大、后勁充足的大中城市(寧、蘇、錫、常、通等)正在加速發展,由于經濟基礎比較薄弱,連云港市在全省13個地級市中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排在倒數第四位,僅比同處蘇北的宿遷、鹽城和淮安市區略高。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三)、競爭激烈的橋頭堡地位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新亞歐大陸橋在立項時把隴海線作為我國東西向的主干道,但是目前對于橋頭堡地位的爭奪仍然非常激烈。山東的日照、青島甚至廣西的北海都在爭奪橋頭堡的地位,由于經濟實力上的差距,雖說占據地利上的優勢,連云港的橋頭堡位置并不穩固,如果不加強自身的建設也有旁落的可能。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四)、欠發達的腹地不能提供足夠的經濟支持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與經濟全球化相伴而生的另一個趨勢是區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在這個高度競爭、迅速變動的環境里,單個的城市很難完全靠自身的力量獲得成功,我國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充分發揮了整體優勢,從而獲得了經濟上的極大成功。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與南通,同屬江蘇省,同樣是沿海首批開放城市,基礎條件相差不大,一樣的政策條件,但經若干年的發展,現在各項經濟社會指標卻有了很大的差距。上海對南通的輻射帶動作用是造成這種差距的主要因素。連云港腹地很廣闊,但是因為大部分屬于蘇北欠發達地區,難以提供支撐和輻射,加之基礎薄弱,發展速度比其它沿海城市以及其它一些城市緩慢是在所難免。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五)、陳舊保守的觀念意識妨礙了改革開放的深入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雖屬沿海首批開放城市,囿于傳統觀念的影響,連云港人的思想意識卻沒有走到改革的最前沿,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連云港經濟的發展。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三、不斷變革的國內環境: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經濟全球化推動了新一輪世界范圍的經濟結構大調整,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將制造業向低成本地區轉移,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伴隨著這一輪產業轉移,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心也正由北美、西歐向亞太地區轉移。中國正成為亞太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經濟實力最強、經濟潛能最大、經濟活力最盛的地區之一。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一)、加入WTO的機遇與挑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加入WTO,將有助于我國加入經濟的全球化進程和與世界經濟的互接互補,但同時國外大量質優價廉的產品將進入我國,市場競爭也將會更為激烈。對連云港而言,國內全方位開放及區域優惠政策的趨同化將使連云港在政策上的比較優勢逐漸弱化,經濟發展的投資環境吸引力下降。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998年,我國城市化水平已超過30%的界值,根據城市化發展階段劃分標準,已步入快速發展時期。為了進一步加快城市化進程,國家和江蘇省都提出要加速中心城市的集聚,培育一批能參與世界經濟競爭的國際性大城市和跨區域的中心城市。這為連云港做大、做強、做優、做美中心城市,提升區域地位,提供了良好的發展背景和條件。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三)、西部大開發的機遇與挑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從全國產業戰略布局的發展態勢看,正在實現由“一個大局”向“另一個大局”的轉變。21世紀將進一步形成由沿海經濟帶、長江經濟帶和西部大開發構成的H型發展格局。作為隴海蘭新經濟帶的東大門、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橋頭堡和中西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一直以來連云港的發展與中西部地區就存在十分密切的聯系,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使連云港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和廣闊的市場需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但帶來機遇的同時,連云港也將面臨新的挑戰。國家對東部地區的政策傾斜和要素投入將大為減少,沿海城市必須更多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參與國際、國內競爭。而且,目前連云港無論是港口自身的發展速度還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及服務于大陸橋沿線發展的實際作用和能力,都存在明顯不足,今后將面臨更大的壓力。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四)、差距與機遇同在的省域環境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1世紀,隨著世界經濟中心向亞太地區的轉移,地處亞太經濟圈與東亞經濟板塊的交匯處的江蘇省,將成為最引人矚目的經濟增長點。但是,江蘇省的經濟發展地域差異非常顯著,蘇北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后與蘇南地區。2000年,蘇南地區人均GDP達到24719元,是蘇中地區的2.04倍、蘇北地區的3.93倍。連云港地處欠發達的蘇北地區,目前經濟發展水平還較低。但連云港獨占全省發展重點“三沿”中的“二沿”(沿海、沿隴海線),將是全省的重點發展地區。隨著徐連高速公路和亞歐大路橋的貫通,徐連經濟帶將成為全省城鎮與產業發展的重要集聚帶之一和蘇北地區城鎮與產業發展的大動脈,在新一輪經濟增長中將扮演重要的角色。連云港港口是江蘇省唯一的大型海港,在全省“發揮蘇北后發優勢”的分類發展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連云港在未來的發展中具有一定的區位優勢,把握好發展機遇,完全有可能實現經濟的騰飛。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五)、激烈競爭的出海通道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近年來,我國中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迅速,港口布局逐步密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將使上海港、寧波港及江蘇長江兩翼港口得到迅速發展,山東的青島、煙臺、日照港也將成為連云港港口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市場經濟的發展使連云港難以成為唯一的東方橋頭堡,中西部部分省區在研究制定“十五”發展戰略時,已把出海通道選擇在上海、青島等港口。隨著西部大開發進程的加快,未來對大陸橋沿線貨源的競爭將更趨激烈。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六)、城市競爭的新規則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現代城市競爭新特性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勞動地域分工進一步深化,經濟競爭已超越國界。信息時代的來臨,又賦予現代競爭更多有別于工業化時代的新特性,要提升城市競爭力,我們必須對其有清晰、準確的認識。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城市功能的競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科學技術和交通通訊的發展,縮短了“地球村”的時空距離,使生產價值鏈的分割成為可能。投資自由化和跨國公司全球戰略,使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生產過程日益形成環環相扣、不可分割的全球性生產網絡和全球性的生產體系。城市功能的高低越來越取決于其與世界經濟體系的接軌方式和程度,取決于其在全球經濟網絡節點中所處的地位。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認為,判斷一個城市功能的高低主要看兩點:一是這個城市與世界經濟體系相結合的形式與地位,二是這個城市對資本的空間支配能力。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信息時代,城市的發展潛力取決于城市與全球其他城市的相互作用強度和協同作用程度,而非單單取決于其規模大小。較小的城市也可以通過聯系網絡,利用相互作用和相互協同,在特定的更新方式中靠專業化優勢來獲得較大的發展活力。這種發展機理給各個城市的發展前景帶來了更大的開放度和不確定性。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創新能力的競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信息時代,國家、地區、城市之間的競爭越來越體現為創新能力的競爭,除了技術創新,更為根本的是制度創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熊彼特認為,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要素。這種創新不僅包括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應用、新市場開辟,也包括新生產組織形式的實現,即制度創新。而按照制度經濟學的觀點,經濟活動中的資本、土地和勞動等基本要素只有在制度的作用下才能發揮功能。現代競爭的關鍵在于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同樣需要制度的保障,而且兩者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促進的。諾斯(North)把技術創新歸結為產權制度對技術創新激勵的結果。美國人活躍的創新發明正是其產權制度、企業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的產物。激勵競爭和創新的制度環境是美國經濟競爭優勢得以產生和維持的制度保證。反過來,技術創新又是制度創新的導因之一。技術創新直接引起生產方法、經營與管理思想、理論和方法等的變革,從而導致資源分配方式、企業組織形式,經濟運行規則的變化。技術創新直接或間接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念、倫理規范和意識形態等,進而也就改變了人們對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利益分配、可持續發展等的認識和行為。這些變化必然對地方制度創新產生促動作用。因此,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之間存在一個相互促進的循環累積過程。制度創新所要做的就是,針對技術創新對制度的影響,適應技術創新對制度的要求,及時改革經濟體制,調整所有制和企業組織結構,建立相應的經濟法規,為技術創新創造一個適宜的制度環境。制度創新是現代城市制勝的根本所在。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城市文化的競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靈魂。如果將經濟比作為城市的血肉和軀架,那么,文化則是城市的靈魂和精神。一個城市的發展,如果離開了文化的發展,沒有人類智慧的注入和能工巧匠的梳妝打扮,這個城市就會因缺少靈魂而失去吸引人才、吸引投資機會的魅力,最終只能成為鋼筋混凝土支撐的空殼。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文化是城市發展的動力。城市的持續發展與城市文化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城市文化的發展可以增加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各種社會、經濟以及文化價值,同時城市文化的發展和保持,有利于降低可持續發展的成本。在經濟領域和經濟活動中,“文化力”的地位正在強烈地表現出來,而且在現代化城市發展中顯得尤為突出。可以說,當代城市發展既是一種社會經濟現象,又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在21世紀,城市發展關鍵,主要在于城市是否具有自己的特征,是否具有推動城市發展的城市文化。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文化是城市創新的基礎。文化常常可以使城市獲得新生,在歐洲,巴塞羅那通過與城市設計相聯系的文化計劃,創造出的新文化現象,使其迅速得以復蘇。作為老工業城市的格拉斯哥,通過文化投資更是很快地吸引了眾多跨國公司的到來。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4)、人居環境的競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城市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逐步認識到生態環境并不是國民經濟增長中的無成本投入。信息時代,交通、通訊技術的日新月異,城市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新經濟對傳統區位條件的依賴程度正逐漸減小,而對資本流動、人才吸引、文化氛圍等的需求愈來愈強烈,生態化的人居環境已成為現代資本流、信息流、物質流和人才流的理想場所。生態環境的戰略價值絕不止于它本身,更表現為由此帶來的巨大外溢價值。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新經濟時代,人居環境在贏得或誘獲人才、資本的過程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正如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所指出的,人們普遍追求更高的收入水平、更舒適的消費方式和更大的自我實現的空間。現代社會人口的流動性大大加強,因而,一個城市能為其居民提供什么樣的人居環境,和其能吸引什么樣的人才往往是相對應的。同時,在城市相互競爭的環境下,人居環境可以作為一系列能通過吸引生產資料,促進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特性之一。Healey和Baker(1993),對歐盟內500家最大企業進行了調查,大約10%的人將生活質量因素納入影響他們區位選擇的最重要的三個因素。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的布局特點也恰恰體現了這一趨勢。可見,人居環境正成為現代城市最強有力的競爭優勢。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5)、合作性的競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現代競爭已由工業化時代的對抗性競爭演變為一種合作性的競爭。這是由信息、知識的資源特性所決定的。傳統的資源占有與使用方式是一方的增加就意味著另一方的減少與被剝奪,而信息、知識資源則可能實現資源共享。同時,信息、知識資源的開發利用不是單個企業或集團所能完全把握的,也需要合作。較之競爭壓力而言,巨額的研究開發費用及失敗風險逐漸成為企業的第一位壓力,為了分擔風險,合作利益常常超過競爭利益。企業在彼此的合作中能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實現雙贏發展。同樣的,現代城市也不是一個“零和游戲”,往往可以在合作中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城市區域化、區域集團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一大趨勢。大都市連綿帶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正是城市之間通過合作性競爭獲得雙贏的最典型體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加強城市間的合作,尤其是與周邊城市的分工協作,整合區域發展優勢,實現“1+1>2”的倍增效應,是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城市競爭力評價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城市競爭力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競爭力是指一個城市生產適應大區域、國內、國際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同時增加實際收入、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和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城市競爭力綜合反映一個城市的生產能力、生活質量、社會進步及其對外影響。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競爭力是城市“競爭資本”和“競爭過程”的統一。競爭資本就是城市的自然資源、土地、人力資本、生產能力等繼承的資本,競爭過程就是一個城市創造增加值的過程,即把資本轉化為增加值的能力。WEF的競爭力公式就是:國際競爭力=競爭資本*競爭過程。也就是說,只有競爭資本和外部競爭環境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才能增強和保持一個城市的競爭能力。直接影響城市生產的經濟資本和影響城市競爭過程的環境因素,綜合決定了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城市經濟資本主要包括生產要素、基礎設施、經濟結構等,城市環境包括政府效率、制度創新、人居環境、區域協同發展等。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城市競爭力評價體系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目前,國際上對國際競爭力進行評價的權威機構主要是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和瑞士日內瓦世界經濟論壇(WEF)。他們的研究主要針對國家競爭力,每年分別發布《世界競爭力年鑒》和《全球競爭力報告》。IMD認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企業競爭力,而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力又體現在國家環境對于企業運營的有利或不利影響的程度。因此,國家競爭力就是國內環境如何持續支持本國企業展開國內國際競爭的能力。他們將各國所構建的環境歸結為四對競爭力要素,即本地化與全球化(Proximity versus Globality)、吸引力與擴張力(Attractiveness versus Aggressiveness)、資產與過程(Assets versus Processes)、個人冒險精神與社會凝聚力(Individual Risk versus Social Cohesiveness)。在此基礎上IMD選擇了企業管理、經濟實力、科學技術、國民素質、政府作用、國際化度、基礎設施和金融環境8個方面的構成要素對國家競爭力進行評價。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對于城市競爭力評價的指標體系,國內部分學者已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借鑒國際國內研究經驗,這里我們從綜合經濟實力、資金實力、開放程度、基礎設施、人才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質量等7個方面,47個指標(見表7)對連云港(市區)在江蘇省13個地級市中的競爭力進行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表3 江蘇省城市(市區)綜合競爭力評價結果(1999)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名 Fac-1 Fac-2 Fac-3 Fac-4 Fac-5 Fac-6 Fac-7 Fac-8 綜合得分 排名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貢獻率 45.491% 17.230% 7.932% 6.706% 5.664% 4.623% 4.023% 3.251% 94.921%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南京 1.992 2.338 0.976 -0.478 0.258 -0.197 0.487 0.000 1.380 1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無錫 1.022 -0.811 0.709 0.375 -1.685 0.144 -1.350 -0.478 0.248 2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蘇州 1.223 -1.961 0.193 -0.741 0.667 -0.730 1.127 0.173 0.239 3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揚州 0.102 0.460 -1.177 1.190 -1.105 0.652 0.163 2.180 0.157 4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常州 0.370 -1.083 0.609 0.796 0.619 -0.654 -0.608 0.964 0.095 5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鎮江 0.032 -0.004 -1.531 0.832 0.259 -0.213 1.895 -1.129 -0.007 6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南通 0.362 -0.240 -1.447 -1.904 0.249 1.773 -0.845 -0.372 -0.069 7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泰州 -0.855 -0.200 1.641 0.755 0.769 2.220 0.437 -0.467 -0.094 8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淮陰 -0.877 0.502 0.282 0.264 1.578 -0.686 -0.706 0.214 -0.236 9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 -0.656 0.219 -0.302 0.457 -0.028 0.084 0.249 0.130 -0.237 10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徐州 -0.337 0.268 -0.320 0.824 -0.785 -0.811 -0.795 -2.012 -0.256 11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鹽城 -0.780 0.404 -0.616 -0.750 0.806 -0.944 -1.164 0.415 -0.415 12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宿遷 -1.600 0.106 0.984 -1.620 -1.602 -0.639 1.109 0.382 -0.803 13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由評價結果可見,連云港在江蘇省13個地級市中,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第10位,處于中下游,競爭力不強,僅高于徐州、宿遷和鹽城。連云港的區位、港口、沿海開放城市的優勢并未得到充分的發揮。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七)、 連云港城市發展目標定位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順應全球城市競爭的新趨勢,結合城市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科學確立連云港城市發展戰略目標,準確進行城市功能定位,是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首要任務。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區域關系坐標的選定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對連云港而言,目前最關鍵的是處理好連云港港口的發展定位和連云港與徐州的協同發展關系。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港口的發展定位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我國黃海最南端的綜合性貿易港;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我國沿海主樞紐港之一、水運主通道、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節點;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③我國中西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④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方橋頭堡之一、連接太平洋沿岸和中亞地區的重要貨物中轉基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西部大開發為連云港港口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但連云港港目前的硬件、軟件條件并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要鞏固其橋頭堡地位,必須加快硬件建設、完善軟件服務。同時,連云港應積極推進以集裝箱運輸為重點的陸橋運輸,加快連云港港向集裝箱運輸基本港和樞紐港的轉變。從長遠來看,連云港港應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綜合性外貿口岸。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連云港與徐州的協同發展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統一思想,樹立為大陸橋服務的共同目標;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優勢互補,構建“大港口”與“大商都”的發展統一體;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③雙贏聯動,在區域共榮中提升城市功能。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徐州是蘇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大陸橋東部的第一大樞紐,連云港是僅次于徐州的中心城市、大陸橋的東橋頭堡,兩市相距不過223公里,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徐連城市協同發展是開發建設隴海經濟帶的必然選擇。目前連云港服務大陸橋、帶動區域發展的能力還比較弱,加強與徐州的分工協作,共同為大陸橋服務,有助于鞏固和充分發揮其橋頭堡的“龍頭”地位。從江蘇省來看,徐連經濟帶的崛起更是帶動蘇北欠發達地區起飛的先決條件,是發揮蘇北后發優勢的重要支撐。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城市發展目標的確定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接軌國際的開放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分工,力爭在全球生產、分銷體系中占據一席之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迅速做大經濟技術開發區;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③加快港口建設,利用陸橋優勢,大力發展國際轉口貿易;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④轉變觀念,提高整個城市的開放意識、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但外向型經濟發展緩慢,一方面是受硬、軟件環境的制約,但更根本的是城市的開放意識不夠,沒能把握住發展的機遇。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為連云港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如果全市上下不能及時轉變觀念,在發展中搶占先機,也完全有再次錯失良機的可能。連云港沒有絕對的競爭優勢,只有順應潮流,提高開放意識、競爭意識,加快制度創新,才能在新一輪發展中站穩腳跟。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功能強大的中心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增強城市經濟實力,做大城市規模;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發揮港口與能源優勢,創造條件發展大型臨海工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③加快技術創新,擴大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增強核心競爭力;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④構筑強大的區域交通網絡,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擴展城市輻射能力;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的功能與城市的輻射力、帶動力成正比,連云港目前的區域帶動能力不足,正是因為其城市功能不夠強大,經濟實力弱。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更好地為大陸橋服務,必須迅速壯大經濟規模,增強城市功能,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中心城市。這不僅是連云港自身的發展要求,也是區域發展對連云港提出的要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空間整合的有機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以港興城、以城促港”,處理好兩個城區在功能、布局、交通聯系上的協調與銜接;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延續海州古城風貌,建設新海現代化新城,塑造連云濱海風光,實現歷史與現代的有機融合;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③優化配置空間資源,打破行政界限,有序重組城鎮發展空間。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空間是城市發展的載體,合理配置空間資源是充分發揮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撐與保障。連云港是港口城市,最關鍵的就是處理好港城的雙向互動,合理確定城市發展方向。同時,要整合規劃區的空間發展,促進城市功能整體化和布局結構的網絡化,建立一個高效、有機的城市發展空間體系,適應未來多變的城市發展形勢。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4)碧海青山的生態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修復、保護自然生態景觀,建設城市生態環境圈,構建山水城林的宜人環境;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顯山露水,將自然景觀引入城市,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③控制環境開發容量,協調城市建設、旅游開發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實現可持續發展。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人居環境正成為現代城市最強有力的競爭優勢,連云港有山有水,生態環境優越,應加強保護與利用,做好城市生態網絡建設與城市設計,塑造宜人的居住環境,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合理開發旅游資源,促進城市經濟發展。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四、連云港的空間拓展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一)、交通發展:從終點到樞紐——區域交通網絡的完善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由于位于省際交界和沿海東部地區,南北向跨省的通道建設較緩,東西向通道建設也未能很好地發揮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互動作用,長期以來連云港市區域交通仍處于末梢位置。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但是,隨著沿隴海線走廊的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東西向交通需求增長較快,與此相呼應,港口以及后方集疏運系統(連霍高速公路在建、新墟運河即將立項)的建設得到國家和省市的高度重視,連云港港正由一個以散雜貨物吞吐為主港區向沿隴海線地區外貿貨物吞吐的“門戶”轉變,東西向交通地位得到提高。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從南北向交通發展來看,國家越來越重視沿海地區的交通網絡建設,同三國道建設、204國道的改造、沿海鐵路的規劃建設,將有力地改變連云港市南北向交通格局,引導中國滬浙蘇魯“三省一市”東部地區的交通分布,促使連云港在區域中的交通地位由從終點向樞紐轉變。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因此,在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中,應根據區域交通定位要求,合理配套建設公路客運系統和物流系統,建成名副其實的國家級公路主樞紐;應加強水路網絡建設,處理好航運與水利、旅游、防洪等關系,改善連云港港集疏運條件;應與山東省相協調,有序推進沿海鐵路建設,建設編組站,提高鐵路運輸能力;應與日照港有所分工,錯位發展,加快連云港港后方集裝箱運輸體系建設,推動區域國際物流中心落戶連云港,將連云港港建成上海港與青島港之間的集裝箱吞吐大港(省級樞紐港)。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二)、未來城市的脈絡——現代化城市交通體系的構建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市城市交通發展應堅持有利于城市空間增長,營造符合人們生活和城市生產的需要的城市環境,促進城市整體最優發展的原則,構建現代化城市交通體系。因此,連云港市應建設一個符合大城市發展要求的、有較強競爭力的、可持續的、協調的、響應性、人性化的現代化城市綜合交通體系。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構建適應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轉變潛在需求的城市快速干道系統與客運交通走廊。城市功能區的組織應以快速交通為先導,既維護傳統城市結構的穩定性,又能為城市拓展空間提供良好的交通條件。建設城市快速干道,形成適應于城市發展要求的、與高速公路系統便捷轉換的城市交通主骨架。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三)以港興城、以城促港——建立港城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從國內外沿海港口城市發展的經驗來看,“以港興市”是實現“強港強市”、促進城市經濟振興的必由之路。港口的發展對城市具有很強的拉動效應、綜合效應和輻射功能。港口的興旺,不僅意味著集疏港吞吐能力以及對貨物聚散功能的增強,還能帶動臨海工業及城市第三產業尤其是旅游業、金融業、交通運輸業、信息業等行業的發展,進而達到輻射周邊地區和腹地的作用,實現區域經濟振興的目的。根據發達國家港口城市發展經驗,通過大力發展運輸及其相關產業,以“強港”促進城市產業結構、城市功能的轉變,是提高城市服務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實現城市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世界上凡是集裝箱年吞吐量超過200萬標箱的港口所依托的城市都是經濟發達、充滿活力的城市,甚至是地區性、國際性的經濟中心、運輸中心、商業中心和工業中心,如紐約、倫敦、東京、漢堡、鹿特丹等。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由于歷史上行政體制分隔等多方面原因,連云港沒有處理好港與城之間的關系,導致港城平行發展,互補性不強。港口沒有城市作依托,只發揮了運輸功能,而城市也沒有港口特色,與非港口城市別無差異。港口過多地強調為腹地經濟服務,對本市服務的意識不強,造成了港口與地方關系上的不密切,還存在著港口建設與城市建設、旅游開發相互爭地、爭資源的矛盾。因此,港城雙方轉變觀念的重點是拋棄“行政隸屬”意識,從連云港港來說,重在探索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主動為城市經濟發展服務;從市政府各主管部門來說,重在探索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利用連云港港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真正把港口作為城市的一個內在重要組成部分去對待,從產業發展、用地空間調整、設施配套、集疏運交通組織等多方面制定港城一體化發展規劃。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四)、 城市空間發展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城市空間發展演變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以港口為指向——城市空間發展的歷史軌跡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城市源起于海州,隨著海岸線的東移和港口的變遷,城市空間由西向東形成了一條“海州——新浦——大浦——連云”的演化軌跡。港口與城市的關系,經歷了多次變動。在不同時期,形成了港口與城市的不同組合。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自秦朝設立朐縣起,至19世紀,連云港的中心一直在海州,目前的新浦為海濱灘涂,行使著港口的職能。老沭河下游的前河、后河,分布著各類碼頭。海州與新浦,構成了最早的港城關系。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0世紀初至20世紀30年代,形成了由新浦與大浦構成的一種新的港城關系。1905年,隴海鐵路開始修筑,到1926年,鐵路延伸到大浦,從此新浦就作為港口的后方,成為物資集散地和原海州縣城。城市的空間結構呈現三點一線式布局,即:大浦(港口)、新浦(經貿中心)和海州(政府所在地)。大浦港是(東)海贛(榆)沭(陽)灌(云)與外聯系的主要通道。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隨著臨洪河口的逐漸淤淺,大浦港就此衰落。新港口選址連云老窯,鐵路也隨之延伸,并與港口的建設相互配合,促進了連云地區的迅速崛起。另一方面,1938年縣政府由海州遷至新浦,新浦成為連云港市的中心所在,由于鐵路的交通貨運疏運能力強,這一地位并沒有隨港口遷移而變化,從而形成了由新浦與連云構成的新的港城結構關系。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50、60年代,市區開始突破沿河、沿鐵路的布局,逐步向縱深擴展。60年代以后,連云港市在區劃調整方面曾作了多次變動,在全國改革開放大背景的驅動下,這一時期內城市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在空間布局上也明顯地體現了出來。新浦地區向南、向東大范圍地擴展,海州區也向北延伸,并逐步與新浦建成區相連,實現了連云港市新海地區城市空間的連片發展新格局。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90年代以來,隨著連云港港口的迅速發展,連云—墟溝作為城市新的建成區也逐漸發展起來。在連云港最近的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1991年),城市的形態明確規定為一市雙城式構架,即由新海、連云兩個地區構成。其中,新浦為主中心,連云為副中心,兩個城市片區相對獨立,但又相互協調、配合共同發展,構成連云港城市空間演化的新格局。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海濱城市——一個仍未實現的城市夢想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是一個海濱城市,但又不像一個海濱城市。在地理意義上位于海濱,并不意味著城市空間上具有了海濱城市的形象。由于岸線資源的限制,港口優先占據了海濱岸線,旅游和生活岸線被限制在有限的地段,城市生活性用地尤其是公共空間的布局,沒有很好地與濱海景觀資源很好的結合,與國內青島、大連等海濱城市相比,海濱城市形象可謂差之甚遠。走向大海,仍然是連云港城市空間發展的一個夢想。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加速連接——城市空間的演變態勢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分析近年來城市建設的狀況,可以看出連云港城市空間的發展特點和趨向: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從總體上看,新海城區呈團塊狀結構形態,具有一定的軸向發展趨勢,即新浦與海州連線的東北向發展;連云城區隨港區向西呈帶狀形態發展,其中既有港口向西發展的實際需要,也存在連云地區后云臺山北坡陸域狹窄限制的因素。兩城區發展的主要動力和條件不同,但從宏觀上分析,港口和城市是相互依存的,兩城區間是相互吸引的,而陸上鐵路與公路的不斷完善,為兩城區之間形成新的增長點創造了便利條件,例如,經濟技術開發區及宋跳高新區的建立和發展;朝陽編組站的建設使其周邊集聚了相當的設施和居民點;朝陽鎮的一些工業企業已經沿新墟公路展開,并且在云臺山北麓設立了西灣工業區。隨著這種態勢的加劇,如果不加控制,新海、連云兩城區將不可避免地連為一體。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城市空間布局模式選擇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城市空間布局模式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單核心——中心圈層模式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這一類城市是緊湊城市中最為極端的概念,幾乎所有的城市功能都集中在城區,原始積累產生的舊城中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舊城人口密度極高。根據凱文 ? 林奇的研究,核心城市的人口密度可達到350人/公頃。大量的活動在核心區發生,商業、居住、交通、服務等往往造成城市用地的擁擠和秩序的混亂。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增長,環境質量不斷惡化,擁擠和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城市的增長由于中心強大的吸引力而形成一圈一圈向外擴展的“攤大餅”的形式。這類模型的城市綠化往往環繞環形交通,形成“農村包圍城市”的格局。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星型——放射模式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星型模式的城市同樣具有一個高密度和功能混合的主要中心。但不同于單核心模式的是:星型城市的中心常常有幾條交通路線向外放射,城市由于交通的原因在這幾條放射軸上開始生長。交通軸線的交通功能非常發達,交通軸線間城市擁有較多的空間和綠化,楔型綠化直達中央核心區,增加了綠化與城市的接觸面。農村與城市相互交融。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③帶狀——延展模式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帶狀——延展模式的城市一般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不得不靠單方向的延展來滿足城市生長需求。帶狀(或稱為線形)城市通常會有一個方向上發達的交通,城市沒有明顯的核心,交通站點周圍常常密集各項城市功能。一般而言,綠化空間與帶形城市呈平行關系。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④衛星——跳躍模式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這種模式的城市依靠放射交通在核心城市外發展次一級中心。次中心分散了核心城市的功能,各個中心具備自己發展所需的服務及設施,滿足小區域發展的需求。衛星城——次中心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定位,而兩中心之間(主心與次心,次心與次心之間)仍保持原有的農村狀態和生態環境,城市與農村、綠化間隔布局,主、次中心間由交通干線連接。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⑤多核——網絡模式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這種模式體現了區域城市的特征,具有分散——集中的明顯特質。各個主要節點高度集中,節點與節點之間依靠高密度、多方向的交通線連接成網絡,而在高密集度的節點網絡之外,是稀疏的田園空間、生態空間、開放的鄉村和公園形成的低密度區成為一種“基底”,從視覺圖底關系來解釋,多核多交通網絡是“圖”,鄉村公園開放空間是“底”。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連云港城市布局模式選擇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受成陸作用和海岸線及港口變遷的影響,連云港城區逐步發展為東西兩部分,從而呈現出明顯的組團式城市形態。雖然兩組團內部建設較為松散,緊湊度不夠,但已經確定的“雙組團”的框架仍能基本保持。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基于連云港目前城市空間的發展態勢,對城市未來何種布局形式,必須作出選擇: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呈帶狀城市模式發展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這是連云港目前態勢發展下去最有可能形成的城市布局形式。此方案的主要觀念是城市沿連接東西城區的新墟公路鋪延開來,不分主次發展新海、中云和連云等片區,構架一個城市多個城區的帶狀結構形式。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這種布局有諸多弊端: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a:過分依賴單方向的交通;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b:此種模式使得云臺山國家自然風景保護區受到侵蝕,連云港的山、海關系被隔斷,造成山、海自然環境的無法充分共生。同時,有效的生物通道也會被帶形城市割斷,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生態型城市的建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c:帶形城市中心實力發揮不強,“無核”給城市的增長會帶來影響。所以,這種模式不適合于連云港的未來發展。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保持雙組團的格局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在未來一定的時間內,構建以新海城區和連云城區組成的組團式結構模式,是最能體現連云港城市特點,也最有利于城市未來規模擴大,空間有序發展的方案。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雙組團模式的布局要點是:新海城區和連云城區劃定東西沿展的最終邊界,保證兩城區間一定的生態空間間隔,并加以嚴格控制。兩組團內部按照科學的空間策略,優化結構,緊湊布局,避免無序綿延。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兩城區的發展重點是:充分利用兩城區各自的優勢,帶動整個城市的發展。強化新海城區作為中心市區的職能,發揮陸上交通樞紐的優勢,不斷擴展城市發展的多種基點;連云城區突出前方港口兼開發區,區域性商務中心等職能,加強港口建設,繼續改善集疏運交通條件,同時加強臨港加工工業的發展,促進港口由通過式中轉港向綜合性樞紐港轉化,使其成為真正的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遠景空間發展需求與資源評價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連云港城市發展將保持雙組團結構。但兩組團的擴展并不是無限制的,無限制的蔓延必將導致“攤大餅”的結局。另外,受山體、河流等自然障礙以及生態保護要求的限制,兩城區的用地空間擴展余地十分有限,尤其是連云城區還受到核電站防護距離的限制,在目前已經感到發展空間的不足。那么從長遠的未來考慮,連云港的發展必須回答以下問題: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在何處選擇發展空間?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選擇怎樣的空間發展模式?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近遠期規劃如何與長遠構想相協調?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空間要素的優化配置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長期以來,行政區經濟一直伴隨著中國城市發展的過程。由于行政界線的束縛,許多城市的發展空間受到制約,城市建設被迫局限在有限的用地范圍內,產業布局混亂、生活環境下降、生態質量退化、城市的歷史風貌和自然山水資源遭到破壞,如無錫、杭州等城市。近年來,許多城市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以期擺脫城市空間發展的障礙。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隨著一系列區域性交通設施的建成,港口功能的提升,連云港城市空間發展將進入快速擴張期,而在連云港市區現有行政區范圍內,可供選擇的城市建設空間十分有限。因此,擴大行政界線范圍,將臨近市區、交通區位優越的浦南、寧海納入市區范疇,對于連云港城市空間發展要素的優化配置和整合,具有巨大的意義。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空間發展區位的選擇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打破行政界線束縛的連云港可資選擇的遠景發展空間包括三個部分: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臺南片區:前云臺山以南連霍高速公路與燒香河之間的用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臺北片區:前云臺山以北隴海鐵路至海岸線之間的用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浦南片區:薔薇河以西現浦南鎮用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遠景城市空間發展區位選擇主要考慮以下原則: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建設用地的地質評價要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生態保護的生態適宜性評價要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可依托的基礎設施條件的要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與現有中心城區聯系的便捷性要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對外交通條件要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景觀塑造的山海自然資源要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表4 遠景發展空間選擇多因子比較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地質評價 生態適宜性 基礎設施條件 與中心城區聯系 較低的啟動資金 對外交通條件 山海自然景觀豐富度 可擴展余地 核電站影響 綜合得分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臺南片區 2 2 1 1 1 1 3 2 1 14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臺北片區 0 1 0 1 0 0 3 1 3 9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浦南片區 3 2 2 3 3 3 1 3 3 23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注:3表示最佳     2表示較好     1表示一般     0表示較差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五)、由雙組團到雙核多組團——連云港城市空間發展長遠構想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擁山·抱河·海上連云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基于對遠景空間發展資源評價,實現連云港“活力之城、生態共生城市、最佳人居城市、海濱山水城市”的發展目標,我們提出構筑連云港“擁山•抱河•海上連云”的遠景城市空間構架,發展多個城市組團,從而完成連云港由雙組團到以新海和連云為核心的雙核多組團城市的飛躍。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擁山——營造一個綠核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這是基于一個回歸自然的美好愿望,即在臺南片區發展城市新區,形成新海、連云、臺南三片城區擁繞云臺山布局的總體格局,而云臺山成為城市內部的一個巨大的生態綠核。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但此方案如果實施不當也會產生一些問題: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這種布局形式雖然與自然環境的接觸面較大,但對自然生態的影響也比較大,城市有可能完全隔斷自然山體與其他生態環境的聯系,建設活動也有可能對環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同時,由于基礎設施條件差、對外聯系不便,初期投資巨大,如果建設達不到一定規模,則有可能無法聚集人氣,造成城市更加分散;另外,城市也更加接近核電站,城市發展將承擔一定的風險。因此對臺南城區的規模大小、布局形式提出了要求,臺南城區應規模恰當,布局應留出云臺山與南部生態空間聯系的生態廊道,不應東西向無限制蔓延。應以生態型科技城為發展目標,重點發展科研、高等教育、高新技術產業、高尚居住等。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如果此方案得以實現,則城市與自然的接觸面達到最大,一個生態型的綠核城市將得以實現。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抱河——邁向一個強盛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薔薇河既是連云港的水源生命線,又是市區與東海縣的界河。它是一條地理上并不難跨越的分隔,但卻更是一條心理上難以逾越的天塹。長期以來,薔薇河東岸,被視作城市的邊緣地帶,分布著大型污染企業、煤堆場、鐵路通道、危險品倉庫等,從而使連云港失去了營造連云港的“黃浦江”、連云港的“外灘”的機會。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通過行政區劃調整,在克服了心理上的天塹后,連云港向浦南地區發展,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浦南地區具有優越的交通區位優勢,同三高速公路在西側穿越,并且擁有南北兩個互通出入口,還有310國道、204國道在外圍穿過,另外,隴海鐵路和規劃沿海鐵路在此交匯,因此公路、鐵路運輸條件十分優越,同時,與白塔埠機場臨近并通過一級公路相聯系,具有依托航空港發展產業的潛在優勢;浦南地區還具有土地資源充足的優勢,在保持薔薇河兩岸一定的生態空間,處理好薔薇河水源保護的前提下,浦南地區可以為城市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薔薇河則不再是城市的邊緣,她將作為連云港的“母親河”,作為一條連接城市與大海的生態紐帶,徜徉在城市的懷抱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在浦南地區發展,由于靠近新海城區,城市在一定范圍內有效地集中,使得新海的“核心”力量進一步聚集和強調,會為城市進一步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浦南地區優越的區位條件,可依托的浦南鎮和原浦南開發區,靠近航空港,便捷的公路、鐵路運輸,使這一片土地成為發展產業的良好空間。當連云港實現了浦南城區的建設,城市實力將得到極大提高,一個強盛的區域中心城市將呈現,從而為連云港邁向更恢弘的城市未來做好充足地準備。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海上連云——實現一個城市夢想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走向大海,是連云港城市空間發展的夢想。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就目前連云港的岸線資源,最有可能實現接近大海愿望的是選擇在臺北片區建設新的海濱新城。但在臺北片區發展不僅僅面對的是巨大工程代價,如果采取這種布局模式,就必須對城區特別是連云城區的近遠期布局進行重大調整,新墟運河的選線成為疑問,堿廠及其臨港工業區布局也必將與海濱新城的建設產生沖突;從用地適宜性、生態敏感性和活力敏感性的用地生態評價分析來看,此一片區并不具有最佳發展潛力,城市也將付出巨大的生態代價;另外,城市如果向臺北片區無限制發展,必然形成新海、連云與臺北片區的連接,新海城區和連云城區之間的生態分隔空間將消失,這樣的布局破壞了連云港固有的組團式城市結構,城市呈無序狀蔓延,城市空間演變為核心——攤大餅模式,因此,選擇臺北片區發展應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在保持城市良好的空間結構的前提下,確定連云城區在臺北片區向西拓展至規劃新墟運河,以此為界,遠景在臨港工業區北部、西墅西側海州灣內通過添海建設海濱新城,重點發展商務、高檔居住、海濱旅游度假,提升城市功能;打造新的濱海景觀帶,形成良好的濱海城市風貌,實現連云港走向大海的城市夢想。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當完成了海上新城的建設,連云港的城市功能將得到根本性的轉變和提高,走向大海的城市夢想得以實現,在中國沿海的中部,在新亞歐大陸橋的東端,也將崛起一座新的名星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空間發展的時空配置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城市空間的擴張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息息相關,反映了社會經濟的特征,擴張的大小和速度應與經濟實力相匹配;城市空間的擴張應與基礎設施的建設狀況和服務水平相協調,達到開發一片,成熟一片,提高效益,滾動發展;空間開發的各階段應保持用地布局的相對完整性和集中性,并具備發展時機的適宜性。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在城市空間發展過程中,在長遠發展構想的指導下,應根據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循序漸進,分布實施。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階段一:完善雙組團結構,形成現代化城市框架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以科學的城市發展理念為指導,確定最終相對穩定的、合理的雙組團結構。新海城區和連云城區劃定東西沿展的最終邊界,保證兩城區間一定的生態空間間隔,并加以嚴格控制。兩組團內部按照科學的空間策略,優化結構,緊湊布局,避免無序綿延。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制定至2020年的近期、中期、遠期城市總體發展規劃,到2020年,城市在雙組團的框架內,中心城區人口規模達到100萬人。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當雙組團結構相對穩定時,中心城區人口規模將達到約120萬人。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階段二:發展浦南片區,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增強城市實力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在連云港城市化的過程中,發展產業仍然是增強城市實力的重要手段。在新海、連云的產業發展空間受到限制時,浦南片區無疑是最佳的選擇。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浦南片區發展用地約25平方公里,容納人口約25萬人,并且仍有進一步的擴展余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階段三:把握投資機遇,適時建設臺南片區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臺南片區相對獨立的區位,決定了其如果沒有一定規模投資項目的推動,很難啟動實施。對于臺南片區的建設一定要選擇適當的時機,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連云港一方面自身積蓄力量,更重要的是應尋求更廣泛的投資機遇,在符合生態環境要求的前提下,通過一些大型項目的引入,適時啟動臺南片區建設。近遠期內,可依托良好的環境,首先啟動部分高檔住區建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臺南片區控制發展用地約25平方公里,容納人口約25萬人。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階段四:建設“海上連云”,提升城市功能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東西方經濟的交流融合更加明顯。新亞歐大陸橋作為聯系東西方經濟的紐帶,必將承擔更加重要的作用,沿橋的各個城市也必將在這條紐帶中尋找自己的坐標。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作為一個橋頭堡城市,應起到一定的中樞作用,成為信息中心、服務中心、管理中心,實現城市主導功能由“生產型”向“生活服務型”的提升,而“海上連云”作為功能提升的載體,承擔著實現城市夢想的巨大作用。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海上連云”發展用地約6平方公里,容納人口6萬人。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六)城市空間發展策略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TOD策略——高效有序的城市空間擴張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980年代,新城市主義思潮在北美萌生,在1990年代中期達到一個高潮。新城市主義是促進鄰里和地區健康發展,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運動。新城市主義提供了消除郊區蔓延,防止城市衰落的發展方式,并提出了創造經濟、環境和社會健康發展的原則。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即“公交引導發展”模式,屬于新城市主義范疇,是指隨著社區理論的發展以及現代公交技術的革新,通過居住、商業和辦公等用地與公交設施的有效整合,形成符合城市公交發展的土地利用結構的一種城市空間增長模式。按照TOD的策略進行空間拓展和社區組織,是一種促進城市健康發展的合理方式。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根據連云港的組團式城市形態特點,發展快速公共交通成為必然趨勢。TOD 模式將大運量交通、快速道路系統和土地使用三位一體地進行綜合規劃實施,在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同時,也可以促進城市的整體開放結構和各組團內部緊湊開發的有機協調。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城市公共物品策略——實現城市的精明增長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經濟學認為城市公共物品主要包括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供水、供電、公共交通、道路等城市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體育、消防、治安、城市管理、環境衛生、公園等公共服務設施。城市公共物品能夠為城市居民和廠商的生活和生產等多方面提供積極的外部正效應,是形成城市聚集效應的主要來源之一。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對于城市或城市中的局部地區來說,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服務越完善,質量越高,該城市或局部地區的聚集效應越大,對居民和廠商的遷入和土地投資就越有吸引力,從而使該城市或局部地區的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的集約性就越強。反之,公共物品的供給能力較低,則可能構成城市聚集效應發揮作用和城市經濟增長的“門檻”約束,控制城市的經濟規模和用地規模。城市公共物品在本質上形成了城市聚集的物質承載力,是控制城市聚集規模的關鍵因素。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既然城市公共物品的布局成為居民和投資者選址的出發點和歸宿,引導著城市空間的擴展方向,那么作為控制公共物品的城市政府就可以在其中發揮巨大作用。連云港正處在城市擴張的活躍期,新區的建設剛剛起步,政府把有限的資金高效地投入到公共物品之中,通過市政府的搬遷,體育中心的合理選址布局,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實施,學校、公園等公益設施的配置,從而吸引廣大的投資,實現一種精明增長的城市生長管理方式,達到經濟、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相互耦合。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社區組織策略——追求社會的公平與進步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二戰后,在西方國家,單純的“經濟發展觀”逐漸為各國所摒棄,代之以追求“社會的全面進步”。由此社區發展日益受到廣泛的關注,成為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重要途徑。社區規劃也應運而生,各種“社區發展政策”、“社區行動工程”得到了頒布和實施。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原有計劃經濟下各項社會功能主要由一個“大政府”承擔的局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政府把生產交給了企業,把生活交給了社區,社會功能由政府、企業、社區共同承擔。自1980年代后期,城市社區建設便開始萌生。2000年以來,城市社區建設將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國廣泛推進。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在連云港城市擴張的過程中,城市以社區為單元進行開發建設,以緊湊的增長方式,創造宜人的居住范式,避免松散無序的郊區蔓延,為建立連云港完善的社區發展機制提供空間上的合理保證。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4、生態策略——未來城市的理想范式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基于生態學理論的生態城市建設已經被廣為接受,并受到了極大的重視,生態城市(Eco-city)被認為是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城市范式。生態城市是全球或區域生態系統中分享其公平承載能力份額的可持續子系統,是基于生態學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諧、社會公平和經濟高效的復合系統,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與人工協調、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理想人居環境。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市具有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有良好生態環境,加之大面積的河口濕地、云臺山自然保護區、無盡的海洋、前三島鳥類自然保護區等生態資源,連云港因此成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因此應確立建設生態城市的發展目標,結合實際情況,按照生態城市的建構要求,重新梳理用地空間結構,進行產業生態空間布局,建設“生態社區”(Eco-community)、“生態村莊”(Eco-village),形成優美的生態環境,使連云港成為21世紀的理想城市的成功范例。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五、 連云港的產業抉擇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一)產業結構的目標定位:擇優發展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海洋產業的發展群體:前景廣闊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海域寬闊,具有發展海洋產業的較強優勢;連云港發展海洋產業可供選擇的門類有:海洋第一產業,包括灘涂種養與海水養殖業,海洋捕撈業;海洋第二產業,按加工層次劃分包括:海洋礦產資源利用,如海水淡化,海洋鹽業,海底油氣和礦產資源;海洋能源,如潮汐、波浪與溫差發電;海洋制造業,如海洋食品、藥品業;海洋化工,如海洋生物資源與稀有元素的提取與綜合利用,海水的裂解等;海洋第三產業,如濱海與海洋旅游、海洋運輸以及海上與海底空間的開發。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生態產業發展群體:世界性潮流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生態產業可供選擇的有:生物醫藥、生態農業,無污染或輕污染的加工制造業,以及商貿、金融、旅游、文化、體育等第三產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高新技術產業:孕育中壯大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高新技術產業具有市場前景廣闊,產業關聯度大,科技進步貢獻大等諸多優點,并逐漸成為各地經濟的領頭羊。連云港高新技術產業可供選擇有: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藥、環保設備與技術、海洋工程、新材料、精細化工、新能源及節能技術等科技產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4、臨港工業組群:港口優勢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有深水大港、便捷的鐵路交通及其可資依托的大量用地,具有發展臨港工業的條件。臨海港的工業主要有利用海運的工業,如能源重化工;利用海域的工業,如修造船廠;利用海水的工業,如海洋化工;為港口服務的工業;和資源、市場在外,需要通過海上運輸的工業。此外,依托現狀基礎資源和政策優勢連云港還可以繼續發展已經和正在形成的產業群(現狀基礎)主要有以食品、紡織、輕化工和建材為支柱的產業群體。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二)產業結構的方案選擇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上述產業群體規定了連云港產業選擇的基本范圍,但連云港產業因受發展條件所限不可能包容其全部,只能依其目標選擇其中的一部分。根據對連云港發展條件的分析,連云港產業發展的目標定位可能性較大的方案有三個。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新型產業主導方案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產業結構的發展方向向著符合時代發展的方向(知識經濟,信息時代)進行,可持續發展(主導產業突出且結構多樣化,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持相協調),及比例協調、效益較好(結構綜合效益與結構消耗產出率指數高)的產業結構體系。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本方案實施的有利條件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符合全國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展趨勢;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方便的對外聯系,以及大型高技術含量基礎設施的建設(如田灣核電站);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③開放的政策可以提供新型產業迅速發展的保障;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④生態環境,尤其是海洋生態環境的改善。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主導產業選擇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的主導產業選擇取決于前述三大產業群體的集合,即三大產業的交集部分。也就是說,連云港的主導產業首選的既要是生態產業,又要是海洋產業,還要是高新技術產業。三者交集的產業部門還不能滿足連云港的規模要求時,則區位性要素占主導的產業應得到優先發展,因為這是形成連云港特色,并是連云港產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基本前提。對連云港來說,除了上述三大產業群體的交集,即共有屬性外,其它主導產業的選擇應是海洋與生態產業的交集部分;生態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的交集部分,以及海洋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的交集部分。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主導產業確定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由上述原則確定的連云港可發展的新型產業有:屬生態高技術產業的環保產業、生態農業、電子信息、精密機械、機電一體化;屬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生物醫藥、海洋工程;屬生態、高技術和海洋產業的海洋食品、藥品。本方案選擇連云港的主導產業為:電子、精密機械、高科技生態農業(漁業)、生物醫藥、紡織。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4)各主要產業的發展前景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①電子工業的技術進步速度快、產業關聯度大、需求彈性高(市場容量大),又是我國重點發展的產業,目前在連云港的發展緩慢,隨著田灣核電站等高技術項目的建設,人才和技術資源將得到大大加強,因此電子工業的發展潛力將十分巨大;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②環保產業作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是我國今后將重點發展的產業部門。據國外有關部門預測,環保產業將與旅游、文化產業一道成為下個世紀發展最快的產業。連云港應占據先期優勢予以重點發展;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③建立在海洋資源基礎上的生物醫藥,以高新技術為支撐,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條件,這是連云港發展生物醫藥的比較優勢;市場容量大,需求彈性高(彈性系數達1.37),經濟效益好,這是連云港發展此產業的動力所在;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④建立在高新技術基礎之上的現代生物工程,包括生物技術產業,生物化工技術。這些產業被稱作未來產業,有利于環保,生物品種改良和產量提高。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⑤精密儀器,包括光機電一體化產業,技術含量高,資金投入量大,環境要求高;但該產業的產出率高,經濟效益好,市場前景廣闊。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5)實現的可能性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從一些發達地區和城市的發展情況來看,連云港的區位優勢有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得不到發揮,對科技人才和技術的吸引力還不大,這就使得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尤其是沒有一定基礎的電子產業變得困難重重。但是發展電子產業是一個趨勢,它必然會得到人們的重視,在規劃期內實現電子行業從生長到成熟的蛻變也是有可能的,至少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政策環境亦難有較大改善,但管理方面改善余地較大;硬環境條件還將進一步改善;受經濟實力所限,海洋生態環境的改善舉步維艱,對旅游項目等的投入有限;上述產業結構中的紡織、生物醫藥的現狀基礎較好,即有幾個產業在連云港有一定基礎。由此推斷:本方案可部分實現,即上述確定的主導產業都將在連云港得到發展,但發展的速度不同,一些產業到規劃期末并不能成為主導產業。本方案實現的過程最大可能是漸進式的,因為影響其實現的因素較大跳躍的可能性不大。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化工產業主導方案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產業目標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與上述漸進式方案不同,方案二主要依托連云港資源優勢(港口資源、陸域用地和淡水資源),以大工業推動連云港經濟的迅速發展。基本思路是:依托資源優勢和交通優勢,結合政策優勢和低門檻政策,吸引各類輕重化工等臨港大工業落戶連云港,以大港口吸引大工業,以大工業形成大經濟,以大經濟帶來大繁榮。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有利條件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資源優勢,連云港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以及人力資源優勢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化工項目的全球轉移使得發達國家把一些項目投資到發展中國家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能源優勢,建設中的田灣核電站將為耗能產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供應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主導產業選擇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本方案的主要產業包括:電力能源、化學原料工業、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紡織電子。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化工業具有產業關聯度大,資金與技術密集,投資周期長,重污染等諸多特點。連云港具有各類化工業落戶的資源條件,且對外交通、信息產業等與之配套的產業部門亦較發育;而且,具有使化工產業鏈充分延伸的用地等條件。因此,發展化工產業的內部條件較好。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4)實現的可能性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該方案具有極大的風險性: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后將對自然資源進行資產化管理,對“資源和環境成本”收費,則化工業是否比高新技術產業、生態產業及海洋產業等更具效益?當物質消費到一定程度后,就是對環境的消費了(人均GNP在8000~10000美元后。鄧英淘 1998)。在重化工產品世界性過剩的前提下,國家對重化工發展的審批必將更加嚴格,經濟的發展以生態環境的犧牲為代價也將引起爭議,以單一的經濟效益替代經濟、環境、社會的綜合效益很有可能是得不償失的。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5)預期效果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如果上述問題都能解決,則連云港有可能獲得經濟上的大跨越:城市規模迅速膨脹,經濟增量迅速擴張;連云港將發展成一個大型工業城市。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因為化工業的重污染,連云港城市環境質量將下降(化工業能夠生存的前提之一是低環境成本),旅游、生態農(漁)業、環保產業等將受到限制。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第三產業主導型方案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產業目標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本方案的目標是達到產業結構“三、二、一”的這一更高層次,從而逐漸進入經濟的成熟階段。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發展條件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港口優勢和便利的交通條件是加快發展交通運輸業最為有力的前提,現有的花果山等國內知名的旅游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建設可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在第三產業的帶動下,發展配套的二次產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主導產業的確定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本方案選擇的主導產業包括:旅游、交通運輸、電子、生物醫藥、生態農漁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在第三產業的發展中,“陽光產業”-旅游業的發展最為人們所看好,其帶來的關聯效應很大,但因為它對環境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因此一些污染性的化工行業的發展將受到限制,所以在本方案中選擇的均為環境效益好的行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4)實現的可能性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從我國的大環境看,連云港的旅游事業發展雖說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基礎還不夠,在短時期內沒有大的投入很難成為支柱性行業。另外,從客源分析來看,連云港市的吸引范圍還有一定局限性,配套餐館服務業也未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由此看來,單純以旅游業支撐第三產業乃至全行業的發展難度很大。對以第三產業為主導比較有利的一點是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有基礎,可以借助港口和陸路交通的優勢充分挖掘其發展潛力,從而成為另一個重要的支柱,推動整個第三產業的發展。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5)預期效果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方案的難關在發展的初期,如果在初期有了很好的積累,那就可以進入良性的產業成熟時期,服務行業不光是對硬件有很高的要求,對軟件的要求也很高,必須在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提高全市人們尤其是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如果能克服這些前期困難,連云港的產業就會得到健康發展。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4、市區主導產業的擇定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各方案均有其優缺點,很難下一個今后孰優孰劣的定論,因此在主導產業的選擇時要根據連云港的現狀基礎、發展條件及未來發展過程的機遇,按照比較優勢和綜合效益目標來確定。在沒有明確的大型工業項目落戶的情況下,依據綜合效益目標保護與改善生態環境,并營造大型項目落戶的條件。連云港市在今后一個時期內,必須緊緊把握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工業化發展新機遇,突出臨港工業、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四大特色產業群,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為特征的新型工業化道路。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1)、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從整體上提高產業層次。充分依托現有的醫藥、化工、機械等企業資源,推動企業實現資本和規模擴張,著力打造一批規模大、技術層次高、綜合實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集中精力開發具有較高技術含量、較大市場前景的產品,重點壯大和成藥級現代中藥制劑、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特種織物、微電子材料、新型電子元器件以及精細化工等五個高新技術產品群的規模。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2)、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旅游業、臨港工業和能源業等新興產業,從整體上優化產業結構。連云港市應依托港口優勢,引進興辦一批大物流、大運輸的加工項目,積極爭取發展船舶制造等大型港口工業企業;面向西部大開發和蘇北地區,推進現代物流中心的建設,加快啟動商務中心核心區,建立健全依托和服務于港口的配套服務體系,加快發展現代商務業;確立旅游產業的支柱產業地位,促進旅游產業優化升級;大力引進高能耗、大用水的工業項目,加快發展新型能源工業。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3)、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從整體上擴大傳統產業的生產能力。連云港市應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裝備和新工藝改造傳統產業,著力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加速產品更新換代,調整和改善企業、產品結構,提高生產集約化程度和生產效率。充分發揮信息化的帶動作用,提高工業生產過程和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產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因此連云港市建議主導產業為:食品醫藥、海洋化工、新材料、能源、旅游以及現代物流。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5、產業空間布局建議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連云港產業布局為:一是以臨港工業區、大浦化工區為載體,依托靠近港口、臨近公路和鐵路樞紐的交通優勢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大運量、大吞吐量、大能耗的臨海工業,重點發展鹽化工等基礎化工、精細化工、生物化工等產業。二是出口加工業區,主要以出口加工區為載體。重點吸引“兩頭在外”的外貿服裝加工、出口食品加工、電子元器件生產、組裝企業等項目進區落戶。三是醫藥產業區,主要以醫藥科技園區為載體。鼓勵現有企業通過技改投入、合資合作不斷擴大規模,壯大中西藥制劑、化學原料藥、醫療器械、藥用包裝材料等產業,把醫藥科技園區建成東隴海產業帶的“藥谷”。四是高新技術產業區,主要以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為載體。以現有產業為依托,加快發展新材料、電子、精細化工等外向度較高的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復合材料和硅信息產業,拉長產業鏈,形成產業規模。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為避免重化工、金屬冶煉等大型工業對市區生態環境、旅游資源及其它產業發展的影響,建議中心城區嚴格控制工業污染物的排放,根據發展趨勢,在城區周邊開辟新的產業發展空間,而在灌河口規劃新的臨海工業區,治理攔門沙,開辟疏港通路,為大型項目的選址、落戶提供條件。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Abstract : As the first batch of 14 open coastal cities, Lianyungang, in the early years of reform, which was bathed in the spring. Under the impetu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economic ties of close chang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China and Russia, Japan, South Korea, Kazakhstan Kyrgyzstan, Tajikistan and other countri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al bridge, running from east to west have held numerous consultations, China's wes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going out" strategy, and actively carry out the new Asia-Europe continental bridge building. As is the coastal port of Lianyungang City in China's top 10 cities in the world. new railway linking China's Gansu provinces along the most convenient outlet to the sea. Lianyungang port from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s well as 85%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goods, therefore, Lianyungang its strategic location and traffic conditions, as a natural link the east and the bridgehead. by the domestic industry were pinned deep expectations. "Made in China" has become the international scene together. export processing industry can create a lot of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building its success can earn more foreign exchange for local and national. promot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Use of geographic proximity, Yang manpower advantage, Lianyungang, China's largest export processing zone is expected to join the ranks. Lianyungang a long history and many historical sites and natural landscape, with "the sea, the ancient god, unseen, surprising Luk" six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various national cultural protection units, Cliff Buddhist statues, Buddhist Hole Mountain Cliff, Jinpingshan General cliff cave paintings, and so on Yuntaishan national scenic areas. Unique emotions beautiful scenery, bright landscape. Lianyungang City so as one of the country's 49 key tourist cities in Jiangsu one of the three major tourist areas. The emotions .... island have compatible, Market Strategy, City mountainside happy, Castle Peak season Runcheng money, and clear blue wash Kong. Tourism is the city of Lianyungang presents to the world a new image.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Keywords :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status quo with the crisis in the space industry to expand the distributionI3I大陸橋物流聯盟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國際鐵路貨物運輸及物流行業品牌價值金榜企業
國際鐵路運輸貨代
全球國際鐵路運輸行業大會

關于Landbridge | 聯系我們 | 有問必答 | 研究中心 | 企業對接 | 刊物索取 | 企業文化 | 廣告服務 | 合作聯盟 | 新聞中心 | 行業峰會 |

國際鐵路運輸網 | 中亞鐵路運輸網 | 中俄鐵路運輸網 | 國際多式聯運網 | 中歐鐵路物流網 | 鐵路運輸網 | 國際公路汽運網 | Landbridge平臺官方QQ群:179355516

Copyright ? 2011-2024 Landbridge平臺 版權所有 蘇ICP備1303187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40233

國際鐵路運輸,Landbridge平臺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欧美日韩免费专区视频,九九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视频,欧美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真实国产精品视频400部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中文无线码 | 中文字幕一区二久久网站 | 日韩欧美有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