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資源為財富——特色優勢產業“點亮”西部經濟
2012-02-20 11:31:51
Landbridge平臺
西部大開發的10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在這一過程中,西部地區從資源特點和自身優勢出發,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化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有力地推動了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
特色農業使西部農牧民“腰包”鼓了
2009年,甘肅省定西市馬鈴薯的總產量達到450萬噸,農民從馬鈴薯獲得的平均收益達600元,定西成為全國三大馬鈴薯主產區之一;酒泉洋蔥年產量達到100萬噸,成為我國最大的優質洋蔥出口生產基地……
特色農業的發展,使甘肅的經濟得到了發展,也使甘肅的農民嘗到了甜頭。甘肅僅僅是西部地區特色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內蒙古的乳業和羊絨制品、云南的煙草、廣西的制糖、新疆的優質棉和果蔬加工……西部大開發10年來,西部地區充分發揮獨特的光熱水土資源優勢,積極發展特色優勢農業,一批生產及加工基地正在形成。
四川、內蒙古等區域性商品糧生產基地加快建設,新疆優質棉基地播種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22.9%和32.8%,內蒙古牛奶、羊肉、山羊絨產量連續5年居全國之首,廣西、云南蔗糖總產量占全國的90%,陜西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近四分之一,云南、貴州煙葉播種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45%和43%。
西部各省區市也把發展農業產業化作為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的重要措施,不斷提高西部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目前,西部地區共有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60家,占全國總數的30%;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1059個,占全國總數的17.3%,入社農戶達300萬戶。形成了伊利、蒙牛、鄂爾多斯等一大批知名品牌。
“2010年要千方百計保持農民收入增長在6%以上,努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快實施新一輪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規劃,支持優質農產品生產和特色農業發展。”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最近表示。這意味著,農業特色產業將繼續成為西部地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特色工業使西部地區“家底”厚實了
1月4日,記者在位于四川德陽市八角井鎮的東汽新基地看到,歲末年初的生產活動仍然有條不紊地進行,各分廠車間內都是一片忙碌景象。在汶川地震中遭受重創的東汽,2009年完成產值18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西部大開發10年來,西部地區以資源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形成了能源及化學工業、優勢礦產資源開采及加工業、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等特色工業,培育了一批如東汽這樣的大型工礦企業,極大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西部擁有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10年來,西部地區資源開發和深加工業蓬勃發展,能源及化學工業、重要礦產資源開采及加工業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廣西氧化鋁生產基地生產規模占全國的四分之一;甘肅金昌鎳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新疆羅布泊120萬噸鉀肥、青海柴達木100萬噸鉀肥項目相繼建成投產;新疆、青海、陜甘寧、川渝成為我國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
10年來,西部地區積極運用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形成了重慶、成都、西安、烏魯木齊、德陽重大電力裝備及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生產基地,西安、重慶、包頭、柳州、天水重型工程機械裝備和大型鑄鍛件加工生產基地,四川、甘肅核電裝備生產基地,重慶、成都、西安、柳州汽車摩托車生產基地。
西部地區還依托軍工企業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較為集中的有利條件,積極發展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電子信息等高技術產業,形成了西安閻良航空航天產業基地,重慶、昆明、南寧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成都、安順民用航空航天產業基地,金昌、寶雞新材料基地,西安、成都軟件產業基地。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提供的數字,2008年西部地區實現工業增加值較1999年年均增長22.96%,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5%提高到38.7%,工業拉動GDP增長由不足2%提高到10.4%,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由25.7%提高到47.7%。
特色旅游業讓西部經濟更“綠色”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云南最大的特色和優勢,也是最重要的資源。”云南省省長秦光榮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自豪地說。四季如春的省會昆明,神秘夢幻的香格里拉,孔雀曼舞的西雙版納,風花雪月的古城大理……七彩云南處處是美景。
我國西部地區旅游資源豐富,約占全國旅游總量的40%。西部擁有A級旅游景區1000多家,其中5A級景區、4A級景區分別占全國總數的31.30%和26.90%。西部地區獨特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使得絲綢之路、長江三峽、香格里拉、青藏雪域高原、九寨溝、喀納斯、黃果樹、兵馬俑、桂林山水、草原風光等一批旅游景點逐步成為世界知名旅游精品。
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作為綠色產業的旅游業,被確立為“有特色的優勢產業”,受到廣泛重視并加以重點推進。西部大開發10年來,不僅僅是云南,整個西部旅游業發展都達到新的水平,重慶、四川、云南、貴州和西藏等地的旅游和旅游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據統計,從1999年至2008年,西部12省區市旅游外匯收入增長176%,年均增長19%。從2002年到2008年,西部12省區市旅游總收入增長219%,年均增長24.5%,高于同期12省區市GDP增長率。部分省區市的旅游總收入相當于GDP的比重超過或接近10%。
與此同時,西部地區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10年來,西部地區星級飯店從1663座增加到3885座;旅行社從1833家增加到4129家。目前,西部地區擁有的旅游企業占全國旅游企業總數的28%。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