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品層出不窮如何高標準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2022-01-05 13:57:09
Landbridge平臺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八年多來,已成為全球矚目、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一項項看得見、摸得著的舉措給相關國和當地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面對復雜國際形勢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沖擊,中國與有關國家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一批重大項目進展平穩,尤其是“健康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成效顯著。
▲ 圖為12月29日,首列“青城號”呼和浩特-莫斯科中歐班列從沙良物流園駛出。
在11月19日召開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成為未來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總目標。“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咨詢委員會在12月17日發布的2019-2020年度政策建議報告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通過彌合基建鴻溝,增強規則標準“軟聯通”,打造互聯互通走廊,推進工業化和創新,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形成基建引領、產業聚集、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綜合效應,有助于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報告一經發布引得多國媒體和智庫學者熱議,呼吁各方更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把握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
面對中國影響力的不斷提升,美西方國家近年來陸續推出旨在遏制中國的相關戰略,大搞排他性“小圈子”,如澳英美的“三邊安全伙伴關系”(AUKUS)、G7的“重建更美好世界”(B3W)、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國的“印太戰略”(FOIP)以及歐盟的“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計劃等。
上述旨在抗衡中國的計劃為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增添了幾分變數,也給中國突破西方國家設置的重重包圍增大了難度。澳大利亞羅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刊文介紹,“三邊安全伙伴關系”除美英同意幫助澳大利亞建造核潛艇外,三邊合作還將擴展至網絡能力、人工智能、量子技術領域,以應對中國崛起,“四方安全對話”欲將自身打造成印太地區安全的“頂梁柱”,印太戰略則更為全面,包含可持續和包容性繁榮、綠色過渡等共同挑戰。德國《商報》刊文表示,“全球門戶”戰略的核心是融資承諾,為新公路、鐵路和數據網絡建設提供400億歐元擔保,以此作為歐洲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回應。
▲ 圖為11月16日,在埃及伊斯梅利亞省,由中企承建的蘇伊士運河新建法爾達內鐵路大橋進行轉橋對接測試。
歐洲觀察家表示,拜登正在遵循的外交政策思維是基于所謂的“‘單極時代’可以重來”這一假設。“重建更美好世界”即使進展順利,也會很難與中國單純、不附加涉及人權、氣候變化和法治條件的“一帶一路”競爭。而這一試圖效仿的行為,實際上承認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
多家智庫指出,“一帶一路”倡議不會被“重建更美好世界”替代的原因在于“一帶一路”倡議具有在契合發展中國家需求、基建項目執行力、基建融資方面的突出優勢。而“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在能否真正幫助中低收入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等關鍵問題上,目前還存疑。
以“三邊安全伙伴關系”為例,除美英同意幫助澳大利亞建造核潛艇外,三邊合作還將擴展至網絡能力、人工智能、量子技術領域,以應對中國崛起對印太地區安全的“威脅”。毫無疑問,這種安全合作將徹底改變澳大利亞的海軍能力。然而,該機制僅以安全為導向,且關注的范圍很窄。有觀點認為,三國建立小圈子表明,歐盟未被視為一個有力的地緣政治參與者。這種對歐盟和法國的疏遠,無疑是給西方對手的禮物。
“四方安全對話”則更具雄心,欲將自身打造成印太地區安全的“頂梁柱”。在該機制指引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間的軍事互操作性實現提高,四國間的合作也從印太地區擴展至氣候變化、基礎設施、連通性、疫情應對、關鍵技術、供應鏈等方面。有智庫文章稱,“四方安全對話”未設立秘書處等機構來支持和指導合作。受此影響,該機制后繼乏力,未來很可能從首腦峰會降級為對話類論壇。
相較之下,歐盟的“印太戰略”更為全面。該戰略考慮到可持續和包容性繁榮、綠色過渡等共同挑戰。即便如此,該戰略也無法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相提并論,尤其是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雖然歐盟在2014年至2020年在亞洲管理的資金達80億歐元,但“一帶一路”倡議對亞洲承諾的投資達數萬億美元。鑒于此,歐盟、美國、英國等合作伙伴需在印太地區建立更有效的機制來與中國競爭。
▲ 圖為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以北約60公里的阿利安索工業園的海爾冰箱廠外景。
臨近歲末,歐盟醞釀多時的“全球門戶”計劃正式啟動。澳大利亞羅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刊文表示,該計劃整合此前一系列投資計劃和資金來源,但除去表達意愿之外,幾乎沒有給出其他信息,也尚未闡明國家分配標準等重要細節。計劃的發布顯示出兩個關鍵轉變——其一是歐洲領導人共識日益增強,采納更加以利益為導向的經濟外交模式;其二是歐盟對華態度逐漸強硬,作者在文中如是說道。
智庫專家和學者普遍認為,西方國家提出的這些戰略因各方面原因都暫時無法與“一帶一路”相媲美。全球發展中心(美國)日前發表文章稱,“全球門戶”計劃的資金主要依賴歐洲金融機構提供,而歐盟無法清晰解釋來源及途徑,這也難以讓人預料后續發展狀況。鑒于其定位全球且覆蓋面寬泛,這個“虛幻迷夢”變成現實也并非易事。相較之下,“一帶一路”倡議在契合發展中國家需求、基建項目執行力、基建融資方面的優勢突出。
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提醒稱,從“重建更美好世界”到“全球門戶”等一系列計劃的推出表明,西方開始重新進入全球基礎設施領域,而中國亟需解決與“一帶一路”倡議相關的所有問題,以維持自身目前在發展中國家享有的聲譽和善意。
(來源:中國一帶一路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