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借“一帶一路”打造東北亞合作“高地”
2019-04-22 11:00:19
Landbridge平臺
近年經濟增速放緩的東北老工業地區,正嘗試借助深度融入“一帶一路”謀求振興,并蓄勢打造東北亞合作中心。
“中國東北具備成為東北亞合作中心的條件和基礎。”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笪志剛認為,這里工業、農業基礎雄厚,具有沿邊沿海優勢,經濟、科技、文化等對外交流頻繁,有成為國際合作中心的潛力。
近年來,東北亞合作在探索中不斷前行。中日韓、中俄蒙等三方合作取得良好成效,尤其是中俄兩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進行的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合作,為該地區的合作提供了借鑒。
今年3月20日,中俄首座跨江鐵路大橋——中俄同江—下列寧斯闊耶鐵路橋全線貫通。作為大橋的中方項目負責人之一,林永漢激動不已,“它將為中俄甚至中歐貿易往來開辟新通道。”
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有著2900多公里邊境線,在中國對外開放格局中占有特殊地位。這里同時擁有中俄原油管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黑河公路橋等一批中俄兩國重大項目。隨著中俄建交70周年到來,中俄合作迎來豐收季。
位于中朝俄三國交界處的吉林省琿春市,依托“一帶一路”建設,逐漸擺脫近海而不臨海造成的發展“窘境”,不斷加強東北亞國際合作。
“一帶一路”建設使琿春加速實現從中國內陸城市向連接日、韓、俄開放樞紐轉變。去年,琿春經俄羅斯扎魯比諾港至韓國釜山的“鐵海聯運”航線,全年運行7個航次,運輸貨物573標箱;堪察加—扎魯比諾港—琿春水產航線日趨成熟。
具有沿海沿邊優勢的遼寧省,是中國面向東北亞的陸海雙重“門戶”。遼寧省去年決策創建“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提出發揮其東北亞中轉樞紐優勢,以及與東北亞國家人緣相親、經貿互補等優勢,探索共建“東北亞經濟走廊”。
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認為,中國東北建設面向東北亞的開放合作“高地”,必須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全力構建內外聯動、陸海互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來源:新華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