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合作共贏:行進中的中歐班列
2017-04-27 10:59:30
Landbridge平臺
歷史上,駝隊曾是古商道絲綢之路上的主要運輸工具。如今,中歐班列的轟鳴聲,替代了絲路上的聲聲駝鈴。
4月20日,中國、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斯坦、蒙古、波蘭、俄羅斯等7國鐵路部門正式簽署《關于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有關人士表示,這為中歐班列的開行提供了更有力的機制保障。
班列數量不斷增加
所謂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往來于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
目前,我國已鋪設西、中、東3條中歐班列運行線通道。西部通道由我國中西部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國華北地區經二連浩特出境,東部通道由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經滿洲里出境。
浙江義烏,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阿拉山口,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陸路口岸。這兩個本沒有太多聯系的縣級市,因為中歐班列而緊密聯系在一起。由義烏始發開往西班牙馬德里、英國倫敦的中歐班列,皆由阿拉山口出境。
義烏有180萬種小商品銷往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歐班列不僅為義烏小商品貿易搭建了“賣全球、買全球”的平臺,還將紹興、溫州、寧波等地區的市場貨源納入其中,促進了浙江區域貿易的便利化。
在另一端,依托獨特的區位優勢,阿拉山口的中歐班列開行列數和開行密度都在逐步加大。除了始發自義烏的班列以外,還有成都、重慶、西安等多地始發的班列經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阿拉山口市市長阿力木·肉孜表示,今年該市還將持續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實現“中歐”“中亞”國際貨運班列高頻次、常態化運行,全年班列通行1300列以上。
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中歐班列開行593列,同比增長175%;回程班列198列,同比增長187%。目前,中歐班列國內開行城市已達27個,覆蓋21個省區市,到達歐洲11個國家的28個城市。
運輸貨物品類逐步增多
除“量”的方面增長外,中歐班列在“質”的方面也有突破。
中歐班列(武漢)成功突破了冷鏈技術,將冷鏈技術運用到跨國多式聯運中,實現零損耗。漢新歐國際物流公司總經理武光明表示,正是由于冷鏈技術的使用,國內消費者能以實惠的價格購買到產自歐洲各國的紅酒、牛奶、啤酒等食品,而國內優質的茶葉、白酒也可以借助中歐班列運至國外。
2016年底,來自四川溫江的花卉苗木首次搭乘中歐班列(成都),僅13天便抵達荷蘭蒂爾堡,開啟了我國花卉苗木通過鐵路運輸出口歐洲的先河。
過去,四川禾晟進出口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的發財樹、人參榕等花木由廈門海運出口,通過馬六甲海峽,再經印度洋、紅海進入歐洲市場。而如今,這些花木可以直接從成都發出,通過中歐班列走陸路,經阿拉山口出境運往歐洲。
“海運需要35天左右,陸路只要15天左右,大概節約一半的時間。對于植物運輸而言,這是非常寶貴的。”該公司總經理助理高云飛告訴記者,物流運輸時間長短直接關系到花木存活率,保證長時間運輸期間的花木存活,一直是困擾商家的瓶頸問題。“空運雖然速度快,但運量小且費用高,也不是合適的選擇。”
為了運輸期間的花木保鮮,成都班列公司還委托集裝箱廠商專門為花木制作了恒溫冷藏柜,這也是我國第一個運送花木的專用集裝箱柜。“這個恒溫集裝箱可以通過遠程控制,在電腦或手機上對箱內溫度、氧氣濃度進行調節。”高云飛說。
以運輸起步,升級為物流,完善為供應鏈服務,中歐班列在符合國家“一帶一路”的建設方向同時,正逐步順應市場需求。中歐班列運送的貨物過去以工業產品居多,現在,酒水、奶粉、小商品甚至是個人物品等普通消費品也越來越多。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