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谷物可能有助于中國實現進口多樣化
2021-04-01 14:29:54
Landbridge平臺
一位中國主要谷物進口商告訴《環球時報》,俄羅斯的玉米出口,中國對其需求飛漲,由于該國巨大的產出潛力、友好的政治關系和物流優勢,俄羅斯的玉米出口在未來幾年可能會上升。
雖然中國對進口大豆的依賴得到了更多關注,但中國對其他一些糧食作物的進口依賴程度令人震驚。
中國進口了大量的玉米和小麥,以至于農業部發布了一份通知,要推廣含有更多國內谷物的動物飼料配方。
廈門建發商品有限公司(Xiamen C&D Commodities)采購經理表示,他認為俄羅斯玉米進口量可能達到目前美國玉米進口量的四分之一,而就在幾年前,俄羅斯玉米進口量還為零。
2019年,廈門建發大宗商品開始進口俄羅斯大豆、小麥和玉米,進一步多元化來源,以降低政治風險,避免基礎設施瓶頸。
“俄羅斯谷物在中國市場有巨大的需求,”高說。“在三到五年內,進口量可能達到100萬噸的門檻,也就是目前從美國進口水平的25%。”
2020年,中國進口玉米1130萬噸,同比增長135.7%。高說,在這些進口中,有630萬噸來自烏克蘭,430萬噸來自美國。從俄羅斯的進口達到13萬噸。
在中國,玉米被用來制造乙醇、淀粉和糖。根據中國的規定,從美國進口的玉米是轉基因的,用于制造動物飼料。
俄羅斯遠東港口扎魯比諾港的吞吐量有限,僅相當于中國同類港口的一小部分,而且只能接收排水量不超過1萬噸的船舶,這已成為遠東糧食的瓶頸。
他說:“港口的吞吐量是中俄糧食貿易流通的一個瓶頸。”“中國港口在幾小時內就能處理的東西,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處理完。”
另一個挫折是,遠東地區的俄羅斯農場不習慣使用期貨合約,而這種商業模式在中國已變得司空見慣。
他說:“撇開這兩個缺點不談,俄羅斯確實是中國糧食進口多樣化的一個關鍵選擇。”“俄羅斯谷物每噸的低成本和“一帶一路”合作的大趨勢將為增長提供動力。”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本星期早些時候訪問了中國,兩國正在尋求改善經濟和貿易關系,以確保安全。這位俄羅斯最高外交官呼吁,通過促進使用本幣和其它國際貨幣進行貿易結算,來降低美國制裁的風險。
(來源:物流巴巴)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