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對俄農業開發合作現狀特點、主要企業、存在問題和對策分析
2020-05-15 15:06:03
Landbridge平臺
編者按:近年來,中國與俄羅斯在農業方面的合作進一步深化,合作的規模不斷擴大。吉林省同俄遠東地區的農業合作是雙方經濟發展的共同需求,雙方的農業合作從早期的中國農民自發到俄羅斯租種土地,發展到以中國企業參與農業合作為主,吉林省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農業合作越來越成熟,但仍存在一些短期難以克服的困難。基于此,以吉林省民營企業對俄農業開發合作研究為視角,提出雙方農業合作的對策建議。作者:張磊 姜峰
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略伙伴關系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中俄農業合作的領域不斷拓展,尤其在俄羅斯受到歐美等西方國家經濟制裁之后,俄羅斯加大了農業扶持力度,擴大了農業出口,中俄農業合作不斷深化。吉林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貿往來十分密切,在俄羅斯注冊的企業達到174家,投資額達24.4億美元。近幾年,吉林省重視對俄農業合作,在農業、畜牧綜合體、食品生產和儲存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近兩年,吉林省企業在遠東地區投資了10余個大中型項目,其中包括木材加工和農業等。未來,在諸如育種、創新交流、農業機械生產和畜牧業等方面,吉林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具有巨大的合作潛力。吉林省民營企業日益成為參與吉林省對俄農業開發合作的主體,對其參與對俄遠東地區開發合作情況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吉林省對俄遠東地區農業開發合作是雙方共同的需求
(一)中國對俄農業開發合作的總體情況
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企業或個人開始到俄羅斯開展農業開發合作項目,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論涉及哪個領域,大多數情況農業合作項目都無疾而終。可以說,中俄農業合作的前期情況并不樂觀。由于種種原因,農業合作的規模小,中國對俄農業合作的主體以個體、小規模公司為主。2015年,俄羅斯《獨立報》刊登文章指出,中國企業租種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土地49年,中國方面希望俄羅斯簡化中方赴俄勞務人員簽證方面的手續,方便他們長期、大規模地在俄從事生產活動,使雙方農業合作具有持續性。這則新聞在俄羅斯引起軒然大波,俄羅斯社會一直有一種負面的擔心,這種擔心影響著雙方合作的進程。近幾年,隨著中俄關系的不斷升溫,中俄的農業合作越來越密切,對俄農業開發合作的主體也在轉變,由原來的個體農民轉變成一些民營企業,而這種主體的轉變也使中國企業對俄農業開發合作越來越規范化、規模化。
(二)農業開發合作是吉林省與俄遠東地區的共同需求
吉林省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是農業大省,開展對俄農業開發合作具有很大的優勢。尤其是近些年,中國糧食進口量增多,吉林省企業赴俄遠東地區發展農業開發合作,不僅有利于全省糧食需求,還有利于擴展吉林省同俄遠東地區的經貿往來。俄羅斯遠東地區開放土地使用吸引外國投資,這一地區空地、荒地多,近年來人口不斷外流,青壯年勞動力嚴重缺乏,大面積的土地沒有更好地被利用。為開發這些土地,同時滿足當地的農產品需求,俄羅斯開始出臺了新的土地政策。2002年,俄羅斯出臺《農用土地流通法》,外國人不得購買土地,但可租用,租期最長49年。近些年,俄羅斯遠東地區轉變原有軍事用地的使用方式。2018年8月,俄羅斯遠東為吸引投資,計劃向國內外投資人出租100萬公頃遠東土地。
二、吉林省對俄遠東地區農業開發合作現狀和特點
(一)吉林省對俄遠東地區農業開發合作的現狀
吉林省對俄遠東地區的農業合作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最初大多由各地農民自發組織,這種自發組織的對俄租種活動,因農民對俄羅斯國情缺乏了解,很難形成系統的、規模化的農業活動。隨著中俄兩國開始重視農業合作,漸漸地由政府組織、企業開發、農民參與,形成了有組織、多領域、全方位的發展格局。為了保證糧食安全,吉林省發揮農業產業優勢,加強對俄遠東經貿合作,政府組織對接、企業參與的對俄農業合作規模不斷擴大。
(二)吉林省對俄遠東地區農業合作的特點
1.規模不斷擴大
吉林省開展對俄農業合作初期,政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吉林省委、省政府重視同俄方的農業合作。隨著合作的進一步開展,由政府主導、企業積極參與的合作不斷增多,吉糧集團、吉林省海外農業投資集團等優秀的吉林省大型農業企業開始到俄遠東地區進行農業投資開發合作。牽頭作用下,近年來,吉林省參與俄遠東農業合作的企業不斷增多,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到2016年,吉林省對俄開發企業達到26家之多。目前,吉林省有備案的在俄企業有129家,中方投資22.64億美元。
2.領域不斷拓寬
以前,吉林省民營企業到俄羅斯遠東地區主要以租種土地的方式種植大豆、蔬菜等農作物。隨著吉林省同俄羅斯遠東地區經貿合作的發展,由政府主導的合作項目不斷拓展,目前主要以糧食作物為主,吉林省的特色人參種植也在俄羅斯扎根,同時大棚蔬菜生產、畜牧養殖、糧食加工等項目也開展起來。合作項目的增多,對倉儲、運輸有了新的要求,物流方面也進一步得到完善和改進。
3.農產品返銷增多
以往吉林民營企業在俄種植農產品由于受到俄海關檢驗、檢疫政策的影響,返銷國內的農產品數量和種類有限,2018年11月,中俄兩國在北京正式簽署《關于中俄乳品雙向貿易的獸醫和公共衛生條件議定書》。2019年4月,海關總署發布2019年第76號公告,根據中國和俄羅斯相關法律法規,以及中俄兩國政府主管部門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衛生監督局關于俄羅斯和中國進出口冷凍禽肉的檢驗檢疫和獸醫衛生要求議定書》,準予符合《中俄進出口禽肉檢驗檢疫要求》的中國及俄羅斯禽肉相互開展貿易[1]。中俄政府間合作協議的簽訂,促進了吉林省對俄農業合作企業農牧產品的返銷,這將進一步促進兩國農業合作的升級。
三、吉林省對俄農業開發合作的主要企業
2016年,吉林省商務廳工作人員表示,吉林省在俄農業開發企業共有26家,中方投資金額2.65億美元,在俄境內租賃土地10余萬公頃,作物主要以玉米、大豆、大麥、水稻為主,年產量484萬噸左右。吉林省對俄農業投資合作已初具規模,企業生產的糧食除當地銷售外,部分回運返銷。目前,主要有以下幾家企業在俄遠東地區開展農業開發合作項目。
吉林省海外農業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海農”),成立于2011年。作為吉林省政府重點扶持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外致力于國際合作,對內積極推進吉林省的農業產業化進程,逐步確立了以種植業、養殖業和培植業為核心的三大主業及進出口貿易、農業科技研發和綜合開發等業務。
吉林省泰源農牧產業園,成立于2010年。自成立以來,吉林泰源公司始終以“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經營理念,積極支持國家政策,努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響應吉林省“走出去”政策的號召,率先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簽訂“落戶”協議,投資8800萬美元建立什克托沃農牧業園區項目,為中資企業進駐俄羅斯發展搭建了服務貿易平臺。
延邊衛峰國際經貿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在俄羅斯租賃土地5000公頃,其中復墾土地400多公頃,種植大豆150公頃,開始在境外發展專業農場。
四、吉林省民營企業對俄農業開發合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不穩定的俄對外政策
早期中國企業、個人在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有時由于俄羅斯農業政策的不穩定,使我國在俄投資企業蒙受巨大損失。同時,由于俄羅斯勞動簽證政策不容易辦理,在俄務工人員受簽證影響的情況時有發生。
(二)俄民眾的反應
一方面,俄羅斯民眾擔心中國企業在俄種植會影響民眾自身的農業收入;另一方面,俄羅斯民眾擔心中國企業在種植中使用違規化肥、農藥等,導致俄羅斯土地環境的破壞,從而反對中方農業開發。
(三)中方企業對俄農業法律的忽視而導致的違反俄羅斯法律問題
目前我國到俄羅斯進行農業合作的企業參差不齊,有一些中小企業為了獲得更大利益,在俄羅斯土地種植時使用違反俄羅斯法律的農藥,觸犯了俄羅斯法律。2018年,俄羅斯媒體報道,濱海邊疆區的中國農業公司因違反環境法規面臨高額罰款,罰款可能超過300萬盧布(約合45萬美元)。
五、深化吉林省民營企業對俄農業合作的對策分析
(一)拓展雙方合作模式
2018年12月,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表示,土地租賃是一種過時的合作方式,俄羅斯和中國應該討論建設大型現代農業企業的問題[2]。這種提法實際表明俄方已不滿足單一出租土地這種合作模式,因為這樣俄方參與農業合作的能力有限。我們要時刻關注俄方動態,在農業合作過程中、在保證現有模式不被破壞的情況下找尋更多的合作模式,以期達到更好的合作效果,使雙方合作有長期的市場前景,從而實現雙贏。
(二)強化產業鏈思維
吉林省民營企業在俄農業開發不限于最初的農業種植、畜牧業養殖,農業開發合作的領域將會不斷擴展,這就需要產業鏈合作的升級,比如農業科研、農業機械、冷鏈物流等。加強政府指導,強化民營企業的產業鏈思維,形成較為優化的產業鏈形式,將大幅度提高投資和貿易合作水平。
(三)增強企業法律意識
當前,吉林省越來越多的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參與對俄農業合作,但是這些經營主體對俄羅斯的法律法規沒有深入的理解,并且吉林省尚未有專業的律師事務所能夠為這些企業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因此要不斷增強吉林省民營企業法律意識,加強吉林省律師事務所同俄方律師同行的交流,為吉林省企業對俄合作提供更加全面的法律服務。
(四)加強地區間文化交流
由于中俄兩國文化不同,在企業開展對俄農業合作的過程中,由于文化差異而導致的誤解時有發生。吉林省應加強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文化交流,不僅僅是企業應深入了解俄羅斯國情、文化,民間組織、高校、科研組織也應加強對俄遠東地區的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1]海關總署:關于中俄進出口禽肉檢驗檢疫要求的公告[EB/OL].[2019-05-05].http://www.sohu.com/a/311841713_ 120045408.
[2]俄駐華大使:俄中兩國應討論建設大型現代農業企業問題[EB/OL].(2018-12-26).http://sputniknews.cn/economics/2018 12261027214648/.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