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港口青島港:強化國際航運中心硬支撐
2025-06-18 10:15:15
Landbridge平臺
滿載紙漿的“鼎魏”輪在駛離巴西之前,紙漿工廠就將貨物數據信息、船舶資料等同步至山東港口青島港客戶服務平臺云港通,完成船舶申報、電子提單簽發等流程,堪稱“貨未至,數先到”。
這張看不見的“數字之網”,折射出在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大背景下,國際航運中心競爭的邏輯發生了變化。
今年以來,青島港在保持吞吐量的硬實力基礎上,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不斷增強航運服務軟實力,進一步吸引國際航運要素集聚,提高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為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蓄勢賦能。
港口建設疊加硬實力
青島因海而生、憑港而興,港口是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核心載體。
國際上對航運中心的評價,主要是基于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該指數包含港口條件、航運服務、綜合環境3個一級指標,對全球國際航運中心城市進行綜合排名。單論“港口條件”硬指標,青島港位列全球第二位,在吞吐量、裝卸效率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2024年,青島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21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2%,新增航線18條,航線總數超230條,航線總數位居北方港口第一。
對標國際上領先的航運中心,青島緊緊抓住港口這個最大特色和最強優勢,通過港口大項目不斷疊加硬實力,為航運要素集聚提供物流基礎。
在前灣港區,總投資約172億元的北岸集裝箱升級改造工程已啟動,對建成的集裝箱、件雜貨、多用途泊位進行升級改造,同步推進的還有南岸的自動化碼頭能力提升項目。
今年以來,青島港開工建設總投資約770億元的港口重大基礎設施能力提升項目,其中在董家口港區就投入超400億元建設北三突堤7-8#泊位、瑯琊臺灣灣底通用碼頭、瑯琊臺灣東部集裝箱碼頭等重點工程,預計建成后將新增年通過能力2612萬噸、1100萬標準箱。項目全部建成后,董家口港區貨物吞吐能力將超過7億噸,相當于再造一個青島港。
推動人工智能深度應用
青島要實現國際航運中心排名爭先進位,提升航運服務和綜合環境軟實力是關鍵。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不斷應用于航運業的背景下,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模式已從傳統實體航運中心向數字化航運中心轉型,特別是人工智能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競爭的全新維度。《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明確了13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培育港口人工智能產業生態。
就在5月22日,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以橋吊平均單機作業效率62.62自然箱/小時的優異成績,第十三次刷新全球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裝卸效率世界紀錄。這個全球自動化碼頭的“領航者”屢創效率新高,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與現有系統的融合,更加精準調度資源,優化作業流程,從而挖掘效率提升的新空間。
當前,青島港加快爭創全國首批“人工智能+智慧港口”行業應用基地,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港口生產及相關產業鏈、供應鏈中的深度應用。
在港口大模型方面,青島港打造了全球首個港口服務類大模型——方舟TaaS,聚焦海運進出口貿易流程的關鍵環節,依托港口物流鏈海量的數據資源,實現智行問價、智途領航、船東管家、口岸寶典、智能通關、智能跟蹤等六大功能,全面覆蓋船東、貨主、貨代等港航口岸用戶群體,推動港航口岸服務智能化升級。
在區塊鏈應用方面,青島港率先將這一前沿技術融入港口服務全鏈條,通過GSBN區塊鏈發布全國首張件雜貨電子提貨單,開啟紙漿等大宗貨物“裝貨港—目的港”電子單證無縫流轉的新篇章。
近期,地中海、達飛等國際航運巨頭紛紛在青島開航線、增運力,看中的正是青島港的樞紐地位和數智化潛力。
打造綠色能源加注中心
以能源加注為代表的海事服務是國際航運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全球航運業面臨綠色轉型的歷史性階段,綠色能源加注成為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新的必爭之地。上海已具備LNG、綠色甲醇加注能力,深圳、舟山也常態化開展LNG加注業務,大連、天津、廈門等地正在加快研究相關政策。
對于青島而言,綠色能源加注是產業帶動力強、附加值高的新業務,也是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一環。發展綠色能源的加注能力,青島港可以吸引更多國際航運公司選擇在青島補給能源,有助于進一步集聚航線資源、提升高端航運服務能級。
當前,青島港已取得綠色甲醇貨種作業資質,具備開展綠色甲醇船用燃料加注條件。此外,青島港與中遠海運集運、馬士基、長榮航運等10家船公司簽署《綠色能源供應備忘錄》,探索綠色能源供應的新模式,促進綠色燃料在航運業的應用。預計今年年底,青島港將具備甲醇、LNG“船對船”加注能力,實現甲醇、LNG加注常態化作業。
除了綠色能源加注,青島港還在氫能應用、光伏發電、船舶岸電等領域發力,推動港口加快實現“碳中和”。目前,青島港正在探索試點海水淡化、海水源熱泵、海水制氫及波浪能應用,引進鈣鈦礦光伏、液流電池儲能新技術,創建光伏、儲能規模化集群項目,打造全國首個氫能零碳查驗區,推動氫電拖輪全面投用,擴大氫能車輛應用規模,持續提升港口綠色影響力。
(來源:青島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