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良港溫州港,向“一流強港”闊步前行
2021-07-16 14:34:08
Landbridge平臺
溫州港,立東海之濱,歷千年滄桑,如今正迎向新的海上旭日。
“十三五”以來,在港區高位發展規劃之下,溫州港不斷完善基建,實現華麗蛻變:港口吞吐量連年攀升,去年突破“百萬標箱”大關,國際郵輪母港擦亮城市名片,港口集疏運體系日趨完善,成為浙南乃至華東地區重要能源、礦石、電力、石化、水泥、汽車運輸基地。
步入“十四五”,圍繞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全力打造東南沿海極具影響力的樞紐港口,溫州市港航管理中心(下稱“溫州港航”)將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智慧化、綠色化、精細化、集約化”發展為方向,全面推動溫州水運事業高質量發展,著力建成集約高效、智慧綠色、國內領先的一流強港。
港區高位規劃,港口大力基建
千年良港擁抱遠洋深藍
千年良港,閱盡驚濤。
溫州瀕臨東海,早在戰國時期,便孕育了原始港口的雛形。從唐宋對日貿易往來到明清海禁閉關,從《煙臺條約》的被迫開放到抗戰時期的畸形繁榮,從改革開放前的航線貨種單一到如今的邁向東海、融入全球貿易,歷經千年沉浮的溫州港,正迎著新時代的海上旭日,綻放光芒。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斷探索發展,溫州港已從當年“三個單一”小港,躍升為全國沿海主要港口和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也是浙西南、贛東、閩北等地區對外貿易的重要出海口。
在全省港口一體化發展的大形勢下,溫州港發展定位逐步明晰。“十三五”以來,溫州港航將謀求溫州港長足發展作為核心命題,潛心調研,高位規劃,明確了“一主兩輔多點”的發展定位,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一盤棋。步入新時期,溫州港被定位為區域性大宗散貨中轉港、產業配套港、集裝箱輔樞紐港以及參與“一帶一路”、開展對臺經貿合作的重要支點。
作為國家重要樞紐港,近年來,溫州港拉著城市的車輪步步前行,港口向縱深拓展,基本形成以樂清灣港區為綜合性港區主戰場,以狀元岙港區、大小門港區為特色深水港區的總體發展格局。而隨著狀元岙港區、靈昆作業區、蒼南港區霞關作業區規劃調整和大小門島港區總體規劃相繼獲批,為承接溫州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項目、國家核電項目、中石化靈昆油庫項目、溫州國際郵輪始發港等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夯實了基礎。通過科學布局港口功能,優化配置港口資源,溫州港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逐步釋放。
“十三五”以來,溫州港航大力推進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水運固定資產投資43億元,樂清灣港區A區一期、C區一期、狀元岙港區二期工程等25個重點建設項目相繼落地推進,獲得大小門島港區總規、狀元岙港區、蒼南港區等6個重點規劃調整批復。目前,溫州港形成生產用碼頭泊位200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深水泊位20個、5萬噸級及以上泊位7個,港口基建水平穩步提升,助力溫州港闊步走向深藍、擁抱世界。
開啟海鐵聯運,首破百萬標箱
臨港產業顯示集聚效應
2020年8月14日,“東風7620”火車頭搭載著40節滿載煤炭的車皮緩緩駛離樂清灣港區,溫州港正式開啟了“海鐵聯運”新時代。此后,一批批貨物可沿樂清灣鐵路,走向市場廣闊的內陸。
“十三五”以來,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成為溫州港的發展重點,錨定“百萬標箱,億噸大港”的目標,溫州港著力構建綜合物流運輸發展新格局,物流銜接模式不斷優化,港口物流運輸實現提質增效。隨著“四港”企業聯盟成立,“四港聯動”方案、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相繼出臺實施,溫州以海港為龍頭的現代物流體系加快形成。
與之對應的,是港口物流產業的日益壯大。近年來,溫州新引進甌江智慧供應鏈物流項目、樂清灣北區物流園項目等,隨著國家物流信息平臺入駐、溫州智慧交通建設深入,港口物流迎來轉型升級,朝著智慧化、現代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去年底,溫州港集裝箱吞吐量實現“百萬標箱”的歷史性突破,溫州港作為東南沿海重要港口的地位進一步凸顯。而隨著溫州港狀元岙港區一期的建成、二期工程的開工建設,溫州港正加速由“甌江時代”向“東海時代”跨越。
作為溫州臨港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托,大小門島港區的產業崛起,是溫州港跨越發展的印證之一。近年來,隨著投資90.3億元的浙能集團LNG項目,總投資近5億元浙石油溫州油庫項目落戶小門島,加上已建成的中油瀝青等4家企業,溫州大小門島港區將迎來石化產業基地快速建設期。
近年來,溫州港航積極參與臨港產業規劃編制,銜接臨港產業空間布局,提升產業對港口的依存度,實現港產聯動,確保港口資源的高效利用。如今,溫州港已經成為浙南乃至華東地區重要能源、礦石、電力、石化、水泥、汽車運輸基地。
“十三五”期間,溫州抓住甬臺溫臨港產業帶建設機遇,加強政策和資金的投入,發揮民營經濟的優勢,強化港口、銀行、企業合作,推動臨港產業集聚。
此外,溫州市港航還致力于港產城研究,完成鹿城西部多式聯運研究,帶動公鐵水運輸大優化,可促進鹿城西部大發展;開展樂清灣多式聯運示范研究,海鐵聯運成為義新歐+東南亞雙向驅動大通道的重點工程;開展溫州國際郵輪產業研究,致力形成船、港、城、游、購、娛全產業鏈的浙南郵輪產業綜合聯動發展區。
溫州港正朝著“十四五”規劃擘畫的藍圖,開啟新征程。
深入黨史學習,促干實事熱潮
港航隊伍再度“整裝出征”
今年以來,溫州港航持續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陸續開展了“深學黨史揚帆遠航”黨史專題系列學習、“港航人講黨史”系列黨史宣講、“學史起航·紅色航路”現場見學、港航講壇、黨史知識競賽等各式活動,引領黨員干部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當好“重要窗口”建設者。
黨史,不止于學,更在以學促干。關停全市44座非法碼頭;會同相關部門解決駐南麂島部隊軍屬出行難、買菜難等難題;今年4月,赴義烏組織對海鐵聯運貨源市場進行調研,助推出臺金溫集裝箱海鐵聯運相關獎勵政策;為船舶所有人“量身定制”的“船舶檢驗證到期免費短息提醒”平臺上線;出臺落實“綠色直通車”機制,破解當前因全球疫情導致的外貿企業物流運輸難題……
今年以來,溫州港航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和工作實踐相結合,促進港航工作在為企服務、為民服務的宗旨中扎根落地,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實干擔當。
不僅如此,為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今年溫州港航還積極推進樂清灣港區C區一期工程、狀元岙港區二期工程等項目建設,爭取建成靈昆作業區靈霓北堤段港口陸域形成工程等5個項目,力爭樂清電廠三期改擴建工程等重點項目及狀元岙港區臨港物流園等臨港產業項目開工建設。
此外,溫州港航還協助開展全市綜合交通產業統計監測分析、梳理新版產業地圖、制定產業發展工作清單。并以海港為龍頭,開展三大核心港區產業規劃再定位,幫扶促進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的臨港重大項目招商機制建設,做好精準招商引資,助推港航產業發展。
走向“集約高效”,培育“綠色智慧”
轉型發展打造一流強港
走在溫州港,集裝箱裝卸有序,猶如對外貿易的鏗鏘脈搏。
今年5月,“溫州-菲律賓”直航航線開通,溫州港外貿集裝箱航線累計至7條,有力刺激了外貿業務量增長。同月,溫州-海參崴快速航線也由每月2班增至每月3班,靠泊俄羅斯遠東港口除海參崴外,新增了東方港。依托這條航線,溫州出口貨物4天即可抵達俄羅斯遠東港口,再搭載俄鐵專列,送抵俄羅斯腹地以及歐洲各國貨架。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商品通過溫州港走向世界各地,溫州港也向著全球貿易的貨柜港口奮發而為。
步入“十四五”,圍繞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全力打造東南沿海極具影響力的樞紐港口,溫州港航將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智慧化、綠色化、精細化、集約化”發展為方向,全面推動溫州水運事業高質量發展,著力建成集約高效、智慧綠色、國內領先的一流強港。預期完成水運總投資110億元,新建萬噸級及以上泊位10個,新增5萬噸級及以上泊位10個。港口貨物吞吐量實現1.0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萬TEU。
未來五年,溫州港航將以“部署三個聯動架構,構建雙格局、打造雙示范、推進雙轉型”為轉型發展的主要路徑。致力構建以樂清灣港區為綜合港區主戰場、以狀元岙港區和大小門島港區為特色深水港區的“一主兩輔多點”總體格局,建立“港口、物流、臨港產業、城市發展”四位一體的區港聯動體系,打造港產城融合發展的高質量港城空間。此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數字化改革升級,加強互聯網、云計算、5G、區塊鏈等新興技術與港航的深度融合。
驚濤拍岸,溫州正向著“一流強港”的明天闊步前行。
(來源:交通旅游導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