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內河港口有了首座5G行業應用基站!
2019-09-11 11:18:37
Landbridge平臺
9月7日下午4時許,一名塔工爬上位于新港二期碼頭的一座通信鐵塔,在已安裝好的5G通信設備上貼上“5G”標識。這是淮安港建成的第一座5G行業應用基站,也是全國內河港口首座5G行業應用基站。未來,基于5G通信網絡,淮安港將開展設備無人化、運營智能化等多項智能港口應用試驗,標志著淮安港在港口信息化建設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智能港口建設是5G通信網絡在行業應用上的重要板塊。”淮安市港口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永一介紹,目前,在全國范圍的同行內,涉足5G智能港口應用的主要集中在青島港、上海港等重量級海港,而內河港口啟動建設5G行業應用的,淮安港是第一家。
“自今年6月6日中國移動拿到國家發放的5G牌照,到8月30日淮安新港首座5G基站完成建設,僅用了2個多月的時間。”李永一介紹,港口物流集團已與中國移動淮安公司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到2021年底在港區建成5G應用基站8座,實現淮安新港一、二、三期信號無縫覆蓋。“第二個基站的選址已經確定,即將開工,預計今年11月份能夠建成使用。屆時,已經可以實現淮安新港一期、二期信號覆蓋。剩下部分基站,將與淮安新港三期建設同步進行。”
現場測速設備顯示,下載速率超1400Mbps,上傳速率超50Mbps,網絡時延14毫秒,遠超現有4G網絡環境。淮安市港口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人員介紹,依托5G網絡高速率、低時延、廣連接的特性,可以實現在智慧港口場景中的多項應用。
“隨著集裝箱碼頭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設備操作的半自動、全自動技術發展是各碼頭的必然選擇。”該人員舉例說,傳統碼頭工作中,只能靠人在集裝箱吊機操作室中進行操作。操作員需要在高空封閉的駕駛室彎腰全程手動操作,不僅從業者極易患上職業病,而且由于人工操作的不確定因素,難免會發生事故。同時,一對一的控制模式帶來較高的人力成本和資源浪費。而未來,基于5G網絡,可以實現港區無人化遠程調度。“憑借遠程智能控制系統,操作員可以在遠程辦公室或者中控室,通過鍵盤、按鈕、手柄遠程操控吊機,根據吊機上多視角的高清視頻監控判斷集裝箱運行軌跡。不僅如此,還可以實現一對多操作模式,即一名操作員同時操作多臺吊機,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來源:微港口)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