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7月份成績單:青島港勇追廣州港,對第四的排位發起沖擊
2019-08-26 11:36:14
Landbridge平臺
日前,交通運輸部公布7月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1-7月,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789666萬噸,同比增長7.7%。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248267萬噸,同比增長3.1%,集裝箱吞吐量14976萬TEU,同比增長5.2%。
1-7月,全國集裝箱港口吞吐量前十的排名并未發生變動。沿海港口中,青島港排第五位,保持了9.7%的高速增長,廣州港排第四位,保持了4.2%的增速。1-7月兩港之間集裝箱吞吐量僅相差76萬TEU。如果按照目前的增幅,未來青島港將與廣州港處于膠著態勢,前者對第四的排位具有強大的沖擊力。
根據區域來看,遼寧省各大港口依舊出現較大跌幅,只有錦州港穩如泰山,實現了10.7%的雙位數增長。根據港口圈了解,大連港與營口港集裝箱吞吐量之所以出現較大跌幅,一方面是由于交通運輸部統計口徑的變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受到貿易戰的沖擊,最早開始撤并航線。港口圈認為,下半年,全國各大港口受貿易摩擦沖擊會逐漸顯現,集裝箱吞吐量的增幅將進一步趨緩。
河北省各大港口中,秦皇島港貨物吞吐量同比下跌8.2%,黃驊港和唐山港的增幅較為平緩。同時可以看到,這三大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表現平平。環渤海港口中,天津港在集裝箱吞吐量上依舊占據主導地位。
天津港一改2018年的頹勢,2019年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雙雙“止跌”。1-7月,天津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8億噸,同比增長4.3%;完成集裝箱吞吐量989萬TEU,同比增長6.9%。從天津港對外公布的信息來看,2019年以來,天津港在生產經營上體質增效,五洲碼頭實現軌道自動化技改、焦炭碼頭改變經營戰略,實施“碼頭+貨場+全程服務”理念等多處著手,實現貨物和營收雙增長。
山東省港口作為全國港口大省,8月份完成省港口集團掛牌,后續的融合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三大港口依舊保持了不錯的增幅。其中最為亮眼的是威海港,7月份威海港實現箱量、收入、利潤的三大主要經營績效指標同比兩位數的增長,創下歷史之最。而目前威海-青島中創的集裝箱內支線開通,后續也將助力威海港進一步發展。
長三角港口中,寧波舟山港作為體量巨大的NO.1,其集裝箱和貨物吞吐量分別保持了7%和6.1%的高增速。從集裝箱來看,寧波舟山港持續不斷開發內陸腹地貨源,僅上半年就開通了湖州西、錢清、龍游東等地的海鐵聯運線路。截至6月份,寧波舟山港擁有14條海鐵聯運班列,上半年累計完成業務量38.6萬TEU,比增46.7%。
福建省港口中,福州港、泉州港的貨物吞吐量都實現了雙位數的高增長。廈門港和泉州港的集裝箱都實現了較好的增幅。
廣東省港口中,深圳港的增速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反倒是東莞港、江門港等貨物吞吐量實現了雙位數增幅,從貨種來說,海沙助力了東莞港的高增速。集裝箱吞吐量上,珠海港、湛江港分別實現了10.7%、11.4%的增速。
小編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和貿易仍處于緩慢復蘇階段,全球化進程受阻、貿易保護主義蔓延、中美貿 易摩擦加劇、航運業復蘇困難重重、港口競爭日趨激烈、全球科技進步、創新轉型升級加快、環境保護壓力加大等諸多因素使港口主業面臨較大挑戰,港口企業利潤增長承壓。但與此同時,全球經濟、貿易、海運等仍處于增長期,中國經濟總體趨勢好于預期,而人工智能、港口智慧化、大數據等正對行業產生深刻變革,孕育新的突破。
(來源:港口圈)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