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智能理貨讓連云港港變“聰明”
2018-11-05 09:45:35
Landbridge平臺
人工智能變成了現實,智慧港口正向大眾走來。11月2日上午,在連云港港,全省率先投用的集裝箱智能理貨系統代替人工進行更為精確的理貨作業,將工作效率提升300%。這項由連云港外輪理貨有限公司聯手IT企業自主研發的科技創新項目攻克了“連云港海域潮汐變化大、船舶配載變化大、關聯碼頭公司內理業務”的三大復雜因素,取得了“關乎智能理貨核心要素識別率均達97%以上”的成果,技術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上午10時,在連云港集裝箱碼頭26號泊位,靠泊在這里的“長榮12”集裝箱班輪正進行裝箱作業。然而,筆者卻驚奇地發現,碼頭上一字排開的橋吊下,看不到認準的人工理貨場景。沒有一個理貨員上前來核對箱號、確認貝位、分清殘損。取而代之的,是一套使用高清攝像頭和智能識別系統來進行作業的信息化項目。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在各行各業的創新應用,智慧港口建設已是大勢所趨。隨著港口集裝箱運量的上升,作為服務性企業的連云港外輪理貨有限公司,意識到應積極推進理貨作業方式的科技創新、優化升級。更何況,如何改善一線理貨員工作條件、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也是一項需著力破解的難題。
“2015年初,公司提出智能理貨的設想,于是聯手IT企業創建集裝箱智能理貨系統,在全國率先攻克了新出廠集裝箱箱號數字相近,容易被智能識別誤判的難題,提高了理貨數據一次性準確率。”連云港外輪理貨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漢詩介紹,這個籌劃方案自2016年2月起步,2017年7月一期建設完工;2018年8月二期建設完工,建設了連云港外理智能理貨信息中心,分兩期共對新東方集裝箱碼頭橋吊安裝了9臺智能理貨設備。
在智能理貨信息中心,理貨員成杰現場演示了操作流程。該系統通過攝像頭拍攝理貨作業過程,再由智能識別主機進行分析,通過無線網絡將數據傳輸至智能理貨信息中心。系統將識別出的數據信息直接與艙單船圖信息進行核對,信息完全一致的,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理貨作業;如有異常,系統會自動報警提示,由理貨員進行人工干預確認。
“系統儲存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可以保存3個月,提升了理貨信息的可追溯性。因為融合到整個碼頭作業過程,提高了口岸通關效率,讓港口變得更‘聰明’。”任漢詩說,更重要的是,這給傳統的人工理貨帶來了一場技術變革。一位理貨員可以同時承擔三條作業線理貨,提升了綜合效能不說,大家還從條件艱苦的碼頭現場辦公轉入了監控室,由“藍領”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白領”。
(來源:市廣電臺)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