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智慧港口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2017-08-29 10:32:42
Landbridge平臺
坐在辦公室里,就能操控岸邊橋吊、堆場龍門吊,一兩個人就能完成之前七八個人的工作……這樣的遠程操控技術,已經在廈門港推廣應用。昨日記者從廈門港務控股集團了解到,以橋吊遠程自動化系統為代表的智慧港口項目近期快速上馬,廈門港轉型升級的腳步正在加快。
8月22日,在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成員企業——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的一棟辦公樓里,來自振華重工的技術員正在調試橋吊遠程自動化設備——在屏幕墻上,顯示著平時只有在橋吊司機室里才能看到的場景:吊具緩緩下落,扣具對準集裝箱四個角的鎖孔、鎖死,再穩穩提升、裝上船舶。讓人驚嘆的是,這一套動作,均依靠計算機自動操控完成。
“這套系統已經能夠基本替代橋吊司機,完成集裝箱裝卸工作。”技術員介紹,“而且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高,未來一套系統,能夠同時控制幾臺橋吊作業。”今年3月試運行期間,橋吊遠控系統在作業“東方芝加哥”輪時,單橋吊實現平均作業效率每小時35標箱,已經達到一個成熟橋吊司機的水平。
這對于碼頭裝卸操作來說是怎樣的變革?不妨來算一筆賬:假設一艘次船舶作業2000個標箱,需要20個橋吊和龍門吊司機,在高空臉朝下俯身忙上七八個小時,司機全程幾乎無休;而在遠控技術下,同樣的作業,只需要三分之一的人員,在辦公室里值守即可,且只需“偶爾微調”,不用“事必躬親”。
這樣的智慧碼頭項目,帶來的是提效、降本。據介紹,隨著業務量的增加,碼頭需要配置更多的橋吊,相應需要更多的司機。但司機培養周期長、勞動強度大。遠程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大大降低勞動強度,延長職業壽命,使這些問題迎刃而解。
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介紹,近五年來,諸如智能閘口、橋吊龍門吊遠控等項目快速推廣,廈門港在智慧港口建設方面已走在全國前列。同時,這些項目中,國產設備、技術已經占據主導地位,充分顯示“中國制造”的實力與廣闊前景。智慧港口項目的建設,將為廈門港的后續發展提供強勁支撐力量。
數據
今年,位列世界集裝箱吞吐量第15位的廈門港,將沖刺1000萬標箱大港的歷史目標。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