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超大船”進港成常態
2016-12-16 14:06:23
Landbridge平臺
近年來,張家港港“大船大港”趨勢越發明顯。據張家港引航站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該站已引領“開普型”船舶165艘,同比去年增長83.3%。
“開普型”船舶亦稱“好望角型”船舶,指船舶尺度較大,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只能繞道非洲好望角的船舶。而張家港市能夠進靠“開普型”船舶的碼頭,主要是盛泰碼頭、海力碼頭和港務集團的4號泊位。其中,今年已有51艘“開普型”船舶進靠港務集團4號泊位,數量是去年同期的2倍;進靠盛泰碼頭和海力碼頭的“開普型”船舶,數量與去年基本持平。
據介紹,船長290多米、載重15萬噸以上的“開普型”船舶,吃水每增加1厘米,就可多運125噸貨,如果平均每艘船舶吃水增加0.5米,即可多裝載6250噸貨物。而每靠泊一艘“開普型”船,平均能為碼頭增加營業收入100萬元。
“當前市場競爭白熱化,船舶大型化也是企業應對經濟低迷的手段。對于碼頭運營方來說,在客觀因素允許的前提下,通過進出大船,節省物流成本,才能提高競爭力,搶下市場定單。”港務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與此同時,長江黃金水道綜合開發邁入新時代。長江12.5米深水航道開通以來,引航站充分發掘航道潛力,全力服務港航企業,克服困難引領大型、超大型船舶,進江船舶大型化趨勢明顯。
據了解,港務集團碼頭位于福南水道內,進出都要通過號稱長江“老虎口”的福姜沙南水道,航道最窄處不足200米。重載船舶特別是船長290多米的“開普型”船舶,操縱特別困難,安全風險大,但張家港引航人不畏艱難、主動作為,把越來越多的超大型船舶安全、及時、高效地引進長江,助推了張家港港口經濟的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