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港口火拼“一帶一路”
2016-10-09 09:06:40
Landbridge平臺
我們先來看看國際貿易咽喉要道——馬來西亞。由于70%-80%航經馬六甲海峽的船只的目的地是中國,馬方計劃在目前巴生港附近建第三港口(2016勞氏全球港口排名第12),并且希望中國參與該港口計劃。而河北港口集團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正式注冊成立公司、實質推進階段。 實際上,在此前,中國和馬來西亞已組成了涵蓋了馬國6個港口和中國10個港口“港口聯盟”了呢。
其次是斯里蘭卡科倫坡南港碼頭(2016勞氏全球港口排名第27),這個港是中國和斯里蘭卡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務實對接的標桿性項目,由中國招商局投資5億美元建設和運營,是南亞最深的集裝箱碼頭,該碼頭公司85%的股份為招商局港口所擁有。
說完我們熟悉的兩個港口,我們再把目標轉向柬埔寨。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中國與柬埔寨通過深水港等戰略項目結盟,深水港建設已接近完工。據稱,而這個新深水港從柬埔寨政府處獲得99年租約,是一個價值38億美元項目的一部分,位于90公里長的海岸線上,幾乎讓出了柬埔寨總海岸線20%以上的控制權。此前,在2011年,中國還援建過金邊港集裝箱碼頭項目,而金邊港是柬埔寨水路運輸的重要樞紐,是金邊乃至整個柬埔寨中南部的航運、物流和集散貨運中心。
最后,再帶大家看看與“鐵哥們”巴基斯坦的合作,該國第三大港口瓜達爾港,距離世界主要運油航道霍爾木茲海峽只有400公里,連接中東石油產區和南亞人口密集地區,堪稱印度洋上的咽喉要地。而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是“一帶一路”上的旗艦項目。在2015年10月,珠海港控股集團和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建設港口協議,協議涉及項目金額達65億元呢。
東南亞各國如火如荼的港口基建競速,既折射出整個東亞地區生產分工和貿易格局的深化演變,也反應了中國戰略對周邊國家產生的深遠影響。
在今年7月份海絲港口合作論壇上,馬來西亞巴生港務局就曾提到,“一帶一路”是源自中國的戰略構想,但卻使周邊發展中國家都受益,沿線60個國家將實現和平合作共贏、經驗分享,福祉深遠。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