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港:建設產城融合現代綠色港城
2016-09-28 14:20:56
Landbridge平臺
9月26日上午,隨著陣陣汽笛鳴響,緊靠在瀘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的巨輪緩緩駛離,瀘州港像往常一樣開始了忙碌的一天。碼頭北側,竣工不久的空港路車輛往來穿梭,這條全長10.7公里、寬100米的瀘州城市快速通道為城區到在建的云龍機場開辟出一條捷徑,同時也將集裝箱碼頭和在建機場緊緊相連,貨物從碼頭“飆攏”機場只要10分鐘。
水港、空港、鐵路港、高速公路港四位一體的格局,是長江黃金水道穿境而過,坐擁“天府航運首港”的瀘州市龍馬潭區交通布局的顯著特點。近日,剛剛迎來建區 20周年的龍馬潭區將綜合樞紐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龍馬潭區明確:圍繞建設產城融合現代綠色港城的總體定位,全力實施 “綜合樞紐興區、現代工貿強區、統籌城鄉富民”三大戰略,力爭到2021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50億元,綜合經濟實力挺進全省15強。率先建成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核心區,長江上游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引領區以及全省城鄉一體化發展先進區。
綜合樞紐興區“空鐵公水”打造立體交通大格局
區域之爭的核心是樞紐之爭。
今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印發《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系列機遇為瀘州在“十三五”時期“決勝全面小康、建成區域中心”注入強勁動力,毫無疑問,擁有“天府航運首港”的龍馬潭區在新一輪的交通大格局建設中首當其沖。
依托瀘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瀘州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和進口糧食指定口岸,龍馬潭區加強與川南經濟區、滇東黔北經濟區的聯動與合作,積極拓展港口腹地,發展外向型經濟。今年1-7月,瀘州港集裝箱吞吐量達25.32萬標箱,同比上升17.99%,貨物增量不僅包括從日本、德國等國到成都經濟區的汽車零部件,還包括從澳大利亞等國到川東北、樂山地區的礦建材料等。
目前,瀘州港已開通瀘州-武漢、南京、上海的集裝箱班輪航線及瀘州—武漢—臺灣、瀘州—南京—韓國近洋航線。“十三五”期間,瀘州港還將開通瀘寧日、瀘漢泰、馬來西亞等集裝箱近洋航線。瀘州港作為川滇黔三省通江達海門戶,將成為該區域集裝箱航線最多、航班密度最高、覆蓋面最廣、集疏運最為便捷的港口。
水路通江達海,陸路則合“縱”連“橫”。過去五年,按照對接“大通道”、新建“快速路”、打通“斷頭路”、改造“瓶頸路”、消除“爛泥路”原則,龍馬潭區建成公路總里程711.188公里,公路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2.08公里,形成“一環四橫七縱”的公路交通路網體系,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初步成型。
今年,作為龍馬潭區“交通建設攻堅年”,按照“縣鄉公路四通八達、鄉村公路互聯成網”的思路,龍馬潭區交通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4.5億元,實施骨干路網改造提升、農村公交全覆蓋、江河渡改橋工程等三項重點工作。而進港鐵路支線,川南城際鐵路和渝昆高鐵龍馬潭段、廣渝瀘高速公路龍馬潭段等重點交通項目建設的持續推進,更是為龍馬潭區作為“樞紐”位置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前,隨著空港路順利完工,在建的瀘州4D級云龍機場與龍馬潭區實現“無縫對接”,盡管地處內陸,借助航運首港與空中航線,龍馬潭區的國際貨運可以輕松到達歐洲,“空鐵公水”綜合交通樞紐成為現實。
現代工貿強區“產城相融”鑄造區域發展強引擎
綜合樞紐就是經濟樞紐。
龍馬潭區是瀘州三區四縣中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區縣,“麻雀雖小”,但以產業轉型為主線,龍馬潭區工業經濟保持較快發展,預計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510億元,是2011年的1.8倍,年均增長12%,對GDP貢獻達70%以上。
隨著自身定位不斷清晰,瀘州“退城入園”戰略穩步推進,坐擁瀘州港,交通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的瀘州長江經濟開發區已經成為龍馬潭優勢產業集聚,經濟指標靠前的“排頭兵”。
按照“以港促產、以產興城、港產城一體、港園城共生”的發展模式,港口、產業、城市“三箭齊發”的發展目標,瀘州長江經濟開發區總體布局為“一廊三港七分區”,目前建成區域已達22.8平方公里,入駐工業企業284家,2015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50億元,入庫稅金8.3億元,食品飲料、機械制造、化工新材料、商貿物流等現代產業體系已初步形成。
與此同時,龍馬潭區也確定了以精細化工、機械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為核心的產業體系。具體而言,即圍繞北方有機硅產業大力開發下游產品,積極打造有機硅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硝化棉、纖維素、燒堿等精細化工,大力發展中海瀝青下游產品,延伸石油化工產業鏈;加快壯大機械行業,堅持走配套發展之路,突出抓好川南機械廠航天火工技術應用、江旭機械全自動食品包裝生產線開發等技改項目建設,推動產品升級換代,不斷壯大機械產業規模;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生物醫藥產業和新能源產業,形成以新材料產業為主,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為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伴隨中海瀝青、川南航天能源等骨干企業不斷壯大,郎酒濃香、中海金象等一批行業領先、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相繼落戶,龍馬潭區既實現了區域經濟的穩定增長,更促進了發展優勢的聚集轉化。
產業的集聚與便捷的交通同樣也為龍馬潭商貿物流突破性發展創造了條件。目前,龍馬潭區已基本形成以瀘州港為核心的川滇黔航運物流中心、以西南商貿城為核心的川南消費新中心、以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為核心的瀘州電商產業中心,正在推進的步步高購物中心、萬達廣場等新興商業綜合體,將再次引導傳統商圈向專業化發展。
統籌城鄉富民“綠色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綠色是城市之魂。
按照現有區域特征和產業布局,龍馬潭區突出“高鐵、兩江、酒城”特色,正有序組織城市“東進西拓北接南改”,即向東推進羅漢高壩片區建設,向西拓展高鐵樞紐圈、醫教園區新城建設,向北對接空港經濟區和瀘縣融入主城區發展,向南加快小市、紅星、蓮花池片區舊城和“城中村”改造。力爭到2021年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60平方公里以上,全區城鎮化率達到80%。
在產業集聚的園區,按資源結合型和環境友好型要求,招商引資的天平正逐漸向綠色環保、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傾斜,時為節能科技項目、川南航天能源等一批既注重經濟效益,又注重生態效益的產業項目正逐漸成為龍馬潭區耀眼的“新星”。
此外,龍馬潭區健全“全民化參與、網格化管理、常態化整治、長效化督查考核”四項制度,著力實施“環境質量提升、環境設施提升、城鄉容貌提升、美麗鄉村提升和文明素質提升”五大工程,城鄉環境治理成績斐然,沱江、瀨溪河、龍溪河水域治理穩步推進,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不斷堅實。
目前,龍馬潭區已完成迎賓大道、龍馬大道、蜀瀘大道等主干道改造和瀘州客運中心站、城北公交樞紐站、空港路等重大項目建設。建成奧體公園、玉帶河公園等八大城市公園,成功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檢,順利建成省級文明城市,有序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城市公共文明指數連續五年位居全市前列。
同時,新型城鎮化也正在加快建設,魚塘、安寧、羅漢撤鎮建街道,長安、金龍撤鄉建鎮。全區城鎮化率已達76.7%。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正穩步推進,新民居建設初具規模,農村“六個全覆蓋”工程全面啟動,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力攻堅精準脫貧,扶貧解困2.8萬人,全區今年將全面達到脫貧標準。
青山藏富,綠水惠民,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龍馬潭區深入實施省委“‘兩化’互動、統籌城鄉”和瀘州市委“雙兩百”戰略的重要舉措,當前,立足全域規劃和科學規劃,龍馬潭區正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到2021年城區綠化覆蓋率將達到70%以上。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