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盈利遇瓶頸 資本廣探路
2016-09-08 16:34:34
Landbridge平臺
中國港口上市企業2016年中期業績陸續發布,就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企業股東凈利潤(凈利潤)兩項業績指標而言,港口企業已顯“力不從心”。一季度,中國港口企業整體已出現“走下坡路”的端倪,綜合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負增長的港口企業超過半數,下降幅度進一步加大。
港口業績乏善可陳,主要受吞吐量低迷影響。國家統計局和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8.03億噸,同比增長2.2%,增速同比放緩0.6個百分點。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0.09億噸,同比增長1.7%;內河港口完成17.94億噸,同比增長3.2%。
目前來看,港口僅依靠自然吞吐量已很難實現盈利增長,此外相鄰港口間的競爭態勢亦加劇。在政策和資本層面主導的區域港口資源整合之外,一些中國港口企業也致力于綜合物流和港口金融等多元發展,并取得亮眼業績。珠海港(000507.SZ)和青島港(06198.HK)半年凈利增幅同比分別為46.67%和10.4%,可圈可點。
盈利負增長擴圍
就營業收入而言,去年上半年排名前十的港口企業依舊維持優勢,在今年同期僅出現位次變化。但從整體來看,今年排名前十的港口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548.56億元(去年同期同口徑為547.39億元)。
上半年,上港集團(600018.SH)、寧波港(601018.SH)依舊占據榜首、榜眼位置,但增速明顯放緩,寧波港營收首次負增長,同比下降2.58%至83.83億元。大連港(601880.SH)則逆勢上行,與去年同期排名第3位的天津港位次對調,實現營業收入64.8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8.12%。天津港(600717.SH)和青島港分列第4、5位,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9.54億元和41.21億元。
公共碼頭運營商招商局港口(00144.HK,原招商局國際)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小幅下降5.71%至32.88億元,位次仍居第6位,保持不變。秦港股份(03369.HK)則主要受干散貨運輸市場形勢低迷和中國煤炭運輸調整影響,排名降2位至第9位。南方沿海港口廈門港務(000905.SZ)和唐山港(601000.SH)因吞吐量增長明顯,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1.57%和11.77%,排名各上升1位。
凈利潤排名方面,上港集團和招商局港口依舊分別以29.17億元和14.44億元的凈利潤位居前兩位,青島港依靠多元業務發展凈利同比增長10%盈利12億元,排名上升2位躋身前三。寧波港和中遠海運港口(01199.HK,原中遠太平洋)凈利則有所萎縮,排名各下降1位至第4、5位。
天津港、唐山港、深赤灣A(000022.SZ)、北部灣港(000582.SZ)和大連港分別以6.49億元、6.34億元、2.66億元、2.64億元和2.21億元的凈利潤,位列第6~10位。受干散貨運輸市場整體低迷影響,秦港股份和營口港(600317.SH)主營業務盈利受損,凈利潤排名滑出前十。
不容忽視的是,其中6席凈利潤呈現負增長,招商局港口、寧波港、大連港和營口港凈利潤同比降幅超20%。同口徑來看,去年上半年凈利排名前十位港口企業共盈利120.90億元,上半年僅為99.20億元,同比下降17.95%。
環渤海港口大隕落
從區域來看,長三角、環渤海依然聚集了絕大多數優勢海港,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排名前六位企業悉數坐落于長三角和環渤海;珠三角在港口業整合大潮中迎頭趕上,珠海港、深赤灣、北部灣港凈利潤均實現正增長。
盡管擁有大港優勢,環渤海港口還是因倚重單一業態發展,整體凈利潤下滑明顯。環渤海港口群是重要的煤炭和鐵礦石等大宗散貨的吞吐集地,散運市場持續低迷,主營散貨吞吐的港口業績落寞無比。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上半年,環渤海港口合計發運煤炭為2.79億噸,同比減少近1000萬噸。受“北煤南運”通道增加、周邊港口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影響,與大秦線配套的秦皇島港、曹妃甸港等主要煤炭下水港口吞吐量出現大幅下降,合計發運煤炭1.24億噸,同比減少近6000萬噸。
受此影響,秦港股份業績下滑驚人,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1%至23.88億元,凈利潤更是大幅下滑85%至1.37億元,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44.18%降至24.71%;因煤炭、糧食吞吐量同比減少,錦州港(600190.SH)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5.78%至9.98億元,扣非凈利潤421萬元,同比暴跌94.3%,毛利率同比下降14.89%;日照港(600017.SH)和營口港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29%和31%;受干散貨吞吐量影響,天津港營業收入同比降幅也超過30%。
但也有幸免于難者,上半年唐山港貨物吞吐量大幅增長24%,完成全年預算目標的 55.97%;加之創新管理和成本管控,實現營業收入 28.52億元,同比增長 11.77%;凈利潤達到6.34億元,同比增長10.89%。
青島港上半年業績表現令人矚目,不同于其他環渤海港口,青島港業態發展多元,集裝箱、液化品、煤炭礦石均有涉及。此外,其在全程物流和金融服務等“智慧經濟”建設方面貢獻頗大。上半年,青島港營收和凈利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珠三角港口在追趕
上半年,珠三角地區港口企業業績亮點紛呈。珠海地區的珠海港推進旗下珠海港本港、云浮新港、梧州港務的業務,在港口物流板塊繼續深化轉型,利用西江龍頭區位優勢,大力拓展西江流域多式聯運業務。與此同時,珠海港還拓展能源板塊,借力資本市場,發行公司債籌資,加快全國產業布局,多點開花。珠海港上半年實現凈利潤7292.80萬元,同比大幅增長46.47%。
地處珠海主營石化液貨的恒基達鑫(002492.SZ)同樣取得向好業績,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2%的基礎上,凈利潤同比增幅高達118%,主營業務毛利率增至48.38%。
上半年,華南區域主要集裝箱港口吞吐量同比下降2.7%,其中深圳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43.6萬TEU,同比下降1.2%。在大環境不利的情況下,深赤灣爭取新航線以彌補聯盟調整的影響,并推動物流服務升級,發展駁船業務以吸引腹地貨源,珠三角中轉箱量同比增長9.7%。上半年,深赤灣實現營業收入9.05億元,同比增長2.73%;凈利潤 2.67 億元,同比增長 10.15%。鹽田港實現營收和凈利正增長,上半年其毛利率進一步增至55.96%。
經營廈門港的廈門港務業績較為穩定,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38.11億元,同比增長11.57%;凈利潤8302.05萬元,同比下降8.87%。
在珠三角地區,廣州港是目前尚未上市的港口企業。前7月,廣州港集團完成貨物吞吐量2.33億噸,同比增長3.6%;完成集裝箱吞吐量884.6萬TEU,同比增長5.4%。據悉,目前廣州港股份公司上市工作正穩步推進,有望明年完成。廣州港上市后,將可整合周邊港口資源。此外,整合資源后珠三角內部運輸成本更低,內地貿易進出口企業未必再會通過香港在珠三角腹地運輸,香港港口業務將受到一定程度沖擊。
整體來看,珠三角港口相較長三角和環渤海港口仍有一定差距。珠三角港口資源的規劃和分工仍以行政區概念配置資源,沒有做到優勢互補,甚至存在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去年下半年以來,伴隨著港口行業整合的趨勢,加之國家政策對珠三角地區的關注和傾斜,珠三角港口啟動內外部整合,珠三角港口群勢起。
泛珠三角區域的北部灣港是南方港口整合動作最快的上市企業。目前,北部灣港擬通過資產置換方式,將欽州港、防城港港、北海港優質港口泊位資產整體上市,借助資本市場推進戰略性重組。
長三角港口牽制競爭
上港集團和寧波港是長三角地區彼此進行牽制競爭的集裝箱大港。受航運低迷影響,兩家港口企業凈利潤均呈現回落。而在去年中期以前,滬甬兩大集裝箱大港還保持正向增長。
目前來看,寧波港散貨裝卸量已超越上海港,但集裝箱吞吐量依然存有差距。上半年,上港集團母港集裝箱吞吐量1789.2萬TEU,同比下降0.8%;母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49億噸,同比下降2.6%。上半年,寧波港集裝箱吞吐量1164.7萬TEU,同比增長3.1%;完成貨物吞吐量2.6億噸,同比下降4.5%。
作為國內主力港口,中國港口企業的資源整合最早是從上港集團和寧波港開始。一直以來,上港集團通過其長江戰略,向長江沿線港口進行投資擴張。去年,上港集團完成對錦江航運的股權劃轉,上海地區港航資源進一步得到整合。寧波港則是歷經一年時間,完成對舟山港的一系列行政和資本整合,8月30日,寧波港公告擬將注冊名稱變更為“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寧波舟山港),寧波舟山港實現實質性“一體化”。
從集裝箱碼頭來看,上海洋山港區是寧波舟山港的最大競爭港口。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港口,洋山港區開港十年,東方大港的國際樞紐作用已漸顯。“十三五”期間,洋山港區將進一步擴充航線,國際貨物中轉比例由現在的10%以上提高到20%,水水中轉比例將超過50%。
對寧波港而言,其發展的最大動力便自來與舟山港整合的協同效益。浙江港航業人士認為,目前上海港約90%的貨源來自長三角地區,寧波跨海大橋通車后,相同到港距離的情況下,寧波港將具有絕對的成本優勢,基于經濟原則,會有更多貨物選擇從寧波舟山港出海,兩港整合后,成本和資源的優勢將進一步突出。
內河港口分化明顯
內河港口方面,業績分化明顯。中國最大內河港上市企業——重慶港九(600279.SH)業績持續下滑,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25%和16%至6.69億元和3487萬元;以陽邏港為基地的中國基建港口(08233.HK)得益于綜合物流業務及港口、租賃業務,營業收入有小幅增長,但因集裝箱吞吐量減少,致主營業務盈利負增長,盈利同比大幅下跌65%。
長江中上游流域的武漢和重慶港口吞吐量,多源自本地及轉運貨物。經濟超低速增長,內河港口面臨相鄰港口削減費率搶占市場占有率的競爭,以致吞吐量下降明顯。
而位于長江下游的南京港(002040.SZ)開始慢慢擺脫低迷態勢,上半年,營收和凈利同比分別增長21%和38%。南京港主要裝卸貨種包括原油、成品油和液體化工品,在航運整體低迷之下,以油運為主的液化品運輸可謂“天空中最亮的星”,上半年南京港主營業務的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37.16%強勢增至47.20%。
7月份,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初通南京,5萬噸級海輪可直抵南京港。此種背景下,南京港向集裝箱港進發,在資本市場購買控股股東持有的龍潭集裝箱有限公司股權。
公共碼頭運營商整合出海
兩家公共碼頭運營商,伴隨著中國航運央企“四變二”的戰略重整,于上半年經歷了“更名換面”,全面聚焦和轉型發展成為專業的港口和碼頭營運商。6月3日,招商局國際正式更名為“招商局港口”;7月22日,中遠太平洋更名“中遠海運港口”。
從業績來看,上半年中遠海運港口實現營業收入2.75億美元,同比微跌0.6%。雖然收入微跌,但由于部分控股碼頭的營運效益顯著提升,帶動毛利上升4.1%至1.07億美元,毛利率上升1.7個百分點至39.0%。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利潤同比下跌8.1%至1.72億美元,不計入出售佛羅倫貨箱全部已發行股份溢利及期內利潤,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利潤同比下跌23.0%至1.06億美元。
上半年,招商局港口收入同比下跌5.7%至38.47億港元,港口業務收入下降5.86%至36.46億港元。但受投資中集集團(02039.HK)業績拖累,凈利同比下降39.2%至16.9億港元,其中港口核心業務凈利同比下跌14.3%至20.67億港元。
作為中國央企層面的公共碼頭服務商,中遠海運港口和招商局港口憑借集團優勢,在鞏固大中華地區碼頭業務的同時,逐步加快全球化戰略,通過資本運作方式進行股權布局。
香港證交所上市的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長和)下屬港口企業——和記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和記港口)是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口運營商。最新消息稱,和記港口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口項目將于年底前投運,年吞吐量將增至100萬TEU。長和的港口業務包括和記港口和和記港口信托。上半年,和記港口信托實現營業收入56.89億港元,同比下降6.4%;稅后凈利潤14.25億港元,同比增長15%;歸屬于所有者凈利潤8.98億港元,同比大幅增長31%。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