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退歐與航運業的影響
2016-06-28 14:25:29
Landbridge平臺
早在2013年,英國航運協會就對英國退歐發出警告,稱如果英國退出歐盟,將嚴重打擊英國航運業:“英國航運業低調高效地海運國內95%的進出口貨物,留在歐盟對于保持英國貿易的開放度以及構建國內商品、人員與歐洲乃至全球市場之間的橋梁至關重要。”
觀點一:變革中,英國將逐漸淪為“醬油族”
作者: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法務與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楊磊
墨菲定律: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英國舉行的脫歐公投結果,再次印證了這條著名的墨菲定律。既然英國脫歐已成事實,英國又是傳統的世界航運中心,每個航運人最本能的反應,自然是:英國退歐對我會有什么影響?
首先,對于從事中英之間貨運的群體而言,雖然退歐會引發英鎊貶值,對購買力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由于基數不大,影響有限;反倒是剛剛略有回升的中歐貨運,受次影響是否會調頭向下,值得密切關注。從長期看,英國退歐對歐、英雙方而言畢竟是雙輸的格局,加上可能會有其他的連鎖反應,歐亞航線接下來的貨運量難以樂觀。
如果一個船東,在英國融過資,且合同的計價貨幣又是英鎊,那么英國退歐對他而言可能是個好消息,英鎊貶值至少在短期內可以讓他償債的壓力輕松了不少。但是,英國退歐對于其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沖擊,這不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只是一個時間快慢的問題。
說起英國,還有航運保險、航運法律等一系列衍生服務業,這些行業在短期內還會延續慣性,但不會持久。這些行業高度依附于金融和實體企業,隨著英國脫歐的實質性啟動,航運實體和金融巨頭就會與昔日的大英帝國漸行漸遠。更何況,目前正處在航運物流行業重新洗牌,商業模式加速迭代,運輸、保險等公約規則急劇重構的時代,英國作為老牌的“莊家”,在這場變革中,可能只能慢慢淪落為打醬油一族。
英國退歐事件,對于航運界的朋友,我個人的勸告是:
1、 最近操作跟英國有關的貨物,可能會占用你更多的精力,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你的休假。
2、 如果你的資產負債表中有英鎊的負債,恭喜你,那應該會讓你的損益表更加好看。
3、 如果你在英國有投資物流資產的計劃,無論是碼頭、堆場、還是房產,可以考慮將這個計劃適當地往后推一推。
4、 如果你的歐洲總部設在英國,請盡快考慮選擇在歐洲大陸的新址。
5、 英國的海運保險,其實大部分是再保險,跟你的關系沒有想象中的大。唯一可能還值得繼續信賴的,可能是保賠協會。
6、 雖然英國的學費聽上去更便宜了,但千萬不要送你的孩子到英國學習海商法,他/她今后可能很難靠這項專長吃飯。
7、一個強大的歐盟是否對中國的大國復興更有利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考慮的問題,航運圈的朋友更關心的是歐盟和英國是否還能保持強大的購買力。
觀點二:對國際航運業影響不大
作者: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徐劍華
2016年全球金融市場最大的一只黑天鵝終于煽動了它巨大的翅膀:剛剛,死傲嬌的英國通過公投的方式終結了跟死別扭的歐盟(及其前身)長達43年的婚姻!
金融市場的動蕩是短暫的,英國脫歐對世界貿易和航運業的中長期影響更值得考量。
1、英國脫歐是對聯合國一貫倡導的“貿易便利化”進程的重大打擊。
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及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一貫倡導和努力推進的“貿易便利化”進程遭遇重大挫折。
英國退出歐盟將給英國同歐盟經貿、人員往來及雙邊關系帶來巨大沖擊,意味著英國需要重新與歐盟各成員國協商經貿合約。英國將失去歐盟成員國身份,退出關稅同盟以及單一市場。
歐洲一體化是人類邁向大同世界的一次偉大嘗試。英國成功脫歐,意味著歐盟面臨解體的巨大挑戰。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國家舉行脫歐公投,歐洲一體化進程遭遇重大挫折。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遭遇重大挫折帶來的后果是世界貿易增長放緩,國際航運業的運輸需求增長也隨之放緩,運力過剩的困局將更加嚴重,航運業復蘇的前景更加遙遠。
2、英國與歐盟國家之間的物流成本上升。
一是英國與歐盟國家之間的貿易運輸不再享受原來的自由貿易協定的關稅優惠、國內運價和內貿貨物的種種港口費率優惠。
二是原來英國與歐盟國家之間的海上運輸享受一國沿海運輸權(cabotage)的保護,現在這種保護不復存在。比如,一艘掛英國國旗的船在從事英國-歐盟班輪航線經營時,在歐洲沿海不能捎帶歐盟成員國內部的貿易集裝箱貨物,反之亦然。取消捎帶將導致艙位利用率的下降和運輸成本的上升。
三是cabotage政策為了保護本國的造船業和航運業以及就業崗位,必然實行“國輪國造”政策,以及規定船員中的本國公民最低比例。類似這樣的保護政策必然導致行業壟斷,以及造船成本、航行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的成倍上漲,并進一步推高物流成本。
3、倫敦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進一步衰落。
失去了歐洲大陸航運業的支撐,倫敦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或將進一步衰落。在硬實力方面,從港口實體來說,以英國6000萬人口的體量,本土腹地內的貨運量需求同歐盟5億人口相比微乎其微。英國的菲利克斯托、南安普頓和利物浦港的集裝箱吞吐量中,相當大比重的貨物是歐盟國家的中轉運量。英國脫歐以后,其中一部分貨物可能會在歐洲大陸尋求中轉港,比如鹿特丹、漢堡、安特衛普和勒阿弗爾等港口。英國港口的吞吐量增速可能變緩。
在海事法律與仲裁體系、保賠協會、船舶經紀、行業協會、海事咨詢、出版與信息等軟實力方面,倫敦歷數百年來打造出來的實力首屈一指,無與倫比,在可預見的未來,優勢不會旁落。但是英國脫歐可能逐步縮小倫敦同世界其他國際航運中心之間的差距。其中直接受益的是紐約國際航運中心,間接受益的包括東京、新加坡、香港、迪拜和上海等國際航運中心。
從總體上來說,由于英國在世界經濟、貿易和航運總量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較小,所以英國脫歐對世界航運業的影響不大。
最后,讓我們祝福那個孤獨前行的英國!
觀點三:倫敦航運服務業或面臨挑戰(略)
觀點四:航運業,英國“脫歐”不是事
作者: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協研究院研究員謝燮
英國脫歐被很多人士解讀為“黑天鵝”事件,也即不曾預見到的重大事件。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因為不確定性可能會給英國的投資、消費和就業造成破壞,“脫歐”可能會導致英國經濟規模到2019年縮減5%以上。據英國工業聯合會估計,到2020年,“脫歐”將給英國經濟帶來1000億英鎊(1英鎊約合9元人民幣)的損失,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1)。在此,筆者有一些不一樣的觀點與讀者分享。
首先,應當正確理解“脫歐”的“脫”。要知道“脫”并非“脫”得“一干二凈”,或者“一絲不掛”。作為現代社會中的一員,英國“脫歐”僅僅是脫離了歐盟,而這種脫離并非與歐盟乃至世界的完全隔離,只是不如過往那么“嚴絲合縫”了。英國“脫歐”后的談判與法律程序還需要兩年時間,這期間要建立英國與歐盟的新型關系。英國需要歐洲,而歐洲同樣離不開英國,長期之間的彼此融合不會因為“脫歐”就完全改變了。脫離了歐盟,英國仍然可以跟歐盟貿易,還可以跟歐盟成員國貿易,甚至可以以兩兩之間的雙邊貿易替代曾經的一體化,英國與歐盟乃至與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壁壘也不見得一定會走高。歐盟成立的初衷,是構建一個資本、勞動力和商品自由流動的松散聯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不可逆轉,盡管歐洲在政治一體化方面面臨挫折。因此,對“脫”的理解,應當是“脫而不離”。
其次,對世界經濟會產生怎樣影響。英國“脫歐”,有助于歐盟重新審視其過往的制度建設,促進其正視成員國之間的分化,并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用寬容和等待縱容那些不負責任的國家。歐元制度極大刺激了某些歐洲國家肆無忌憚地大搞福利,為政客騙取選民選票、撈取自己的政治利益大開方便之門。英國“脫歐”所引發的制度變革有利于形成一個健康的歐盟,有利于激勵經濟表現良好的經濟體,有利于敦促那些只關注選民而不關注其他國家眼色的政客喪失投機的機會。從長期來看,健康的歐洲會對歐洲乃至世界經濟產生正面影響。對英國來講,英國本身的經濟活力并沒有因“脫歐”而產生實質變化,而且其與世界之間的聯系還將繼續,因此英國的經濟也沒有理由一蹶不振,英鎊的短期貶值只不過是匯率市場“驚弓之鳥”情形下的過度反應。英鎊貶值也是暫時的現象,其與歐元乃至美元,人民幣的關系很難說會發生根本改變,沒有脫離世界經濟的英國沒有道理衰退,因而也不應預期英鎊會持續走弱,更不應幻想人民幣在此過程中“坐收漁翁之利”。
最后,會影響航運業嗎?依據上述分析,英國“脫歐”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同時對世界貿易也不會產生什么影響,因而也就談不上對海運需求產生實質的影響。當然,在此過程中,倫敦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會逐步走弱,但那也不是來自于“脫歐”,世界航運中心東移已是不爭的事實。至于英國與歐盟之間的海上運輸曾經所享受的一國沿海運輸權的保護會不會被取消,需要看英國接下來與歐盟的談判而定,預計不會取消,因為這符合各方的利益。
作為航運人,應該相信世界貿易便利化不會走倒退路。航運人現在更需要關注的,應該集中在:過量的供給如何應對需求的逆轉?老化的供給如何適應需求的升級?外部環境固然是影響航運業績的重要因素,把自身的事情做好,以轉型升級和擁抱創新來應對市場中偶然出現的“黑天鵝”才是航運人最應有的態度,這才會有面臨市場變動時“我自巋然不動”的從容。“雨旸時若,品物咸亨”,正是因為有市場的冷暖,才有萬物的生機勃勃。對航運人來講,英國“脫歐”不是事。
(1)五問英國“脫歐”經濟影響,中國水運報,2016年6月25日
觀點五:短時間內難改航運保險中心地位
作者:倫敦船東互保協會何熠明
近些天來,英國脫歐事件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炒得沸沸揚揚;就其影響所作的各類評論亦不時見諸于媒體。除去因為公投結果而造成的全球金融外匯市場的短期劇烈波動之外,英國脫歐事件對于航運保險領域的實質性影響在一定的時間內難有明顯的端倪。
從短期來看,英國脫歐事件本身并不會影響到航運保險領域的承保風險;但是,因為脫歐后所可能產生的貿易稅收、金融監管政策等潛在問題會許會在一定的區域和范圍內提升保險人的承保成本。同時,雖然我們難以量化其對于全球金融市場的負面沖擊,但這肯定會在短期內影響到保險人的投資收益。
從長遠來看,英國脫歐事件對于倫敦全球航運保險中心的地位的沖擊尚取決于英國在接下來2年間與歐盟諸國就一系列雙邊、多邊金融、經貿和關稅等協議的達成情況。毋庸置疑,把握倫敦金融城的英國精英階層將不得不希冀于通過這些協議維持英國現有金融中心地位;但是,這或許會遭到來自他們的競爭對手的強大阻力。在此過程中以及之后,倫敦全球航運保險中心的地位是否會受到波及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傳遞到其上游的航運業實體,這還亟待時間的檢驗。
觀點六:對留英航運從業者不利
作者:香港華光航業控股有限公司雷雨田
個人觀點,短期內英國航運相關專業服務業將受惠。以法律行業為例,香港的律師費一般以美金或者港幣計價。6月24日早晨隨著開票票箱的數字增多,脫歐趨勢的更加明朗,英鎊也應聲急跌,盤中英鎊對美金一度下跌百分之十。這意味著以英鎊計價的專業服務費用都打了九折,無疑大大提高了英國本土海事海商、保險經紀、海損理算、咨詢股價等服務行業的競爭力。當然,這個只是短期的效應,長遠來看,專業服務的價格都可以在需求和專業品質之間得到一個平衡。相信很快香港市場或者倫敦市場專業服務費用會進行一定的調整。
英國脫歐對于航運從業人員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利的消息。“勞工自由流動”(Free Movement of Workers)是歐盟給予歐盟公民在歐盟成員國之間自由選擇工作和居住地點的法定權利。倫敦作為歐盟的金融和航運中心,吸引了大量的非英籍歐盟公民在英國居留和工作。英國脫歐之后,歐盟公民在英國工作的居留權還是一個未知數。英國本土的船東已經位數不多,專業服務的對象基本上是希臘、挪威、德國和丹麥德國客戶。英國脫歐,這些非英籍的歐盟航運專業人士的去留也成了一個疑問,加之英鎊對于歐元的貶值,他們留英工作的前景也產生了較大的不確定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