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次通過北極航線在亞歐地區進行商業運輸
2016-01-15 11:12:48
Landbridge平臺
據韓聯社報道,首次試運行北極航道的韓國物流企業——現代格羅唯視(Glovis)在經過35天的航海后成功歸來。
現代格羅唯視與海洋水產部22日下午在全羅南道光陽港西浦碼頭舉行了入港紀念儀式。現代格羅唯視9月16日租賃瑞典航運公司——史丹納(Stena)公司的耐冰油輪,從俄羅斯出發通過北極航線將4.4萬噸重油運到韓國。耐冰油輪借助俄羅斯破冰船的幫助,在航行1.5萬公里的航程后,歷經35天抵達光陽港。原本預計可能需要30天,但由于氣象條件惡劣,在結冰區間無法立即接受破冰船的護航,因此日程推遲了5天。
韓國海洋水產部海運政策課負責人表示,若利用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原有航路需要花費40天以上的時間,利用北極航線則縮短了5天。至于節省多少物流成本還需進一步分析,但不會是赤字。
此次試運行是韓國首次通過北極航線在亞歐地區進行商業運輸,在開發新的北極商務模式方面意義重大。北極航線分為繞過西伯利亞北部的東北航道和繞過加拿大北部的西北航道。從釜山港到荷蘭鹿特丹,若經由蘇伊士運河,航線長達2.2萬公里,但若經由東北航道可縮短至1.5萬公里。從釜山到美國東部海岸的航線如果經由西北航道可比經由巴拿馬運河縮短30%的航行時間。
韓國海洋水產部海認為此次試運行將為其他海運公司制訂進軍北極戰略提供幫助。海運物流局長田基整表示,國內海運公司進軍由外國海運公司主導的北極海運進出口貨物運輸市場,國內航海工程師和專家在航海過程中積累了北極海航行的經驗,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北極航線仍處于開發初期,運航時期一年僅有4-5個月。因此開發能持續運輸的貨物并不容易,此外破冰船數量有限,需要改善的方面有很多。然而韓國海洋水產部表示,北極海的通航時間與吞吐量正在增加,各國正全面推進開發北極資源,今后其將有望發展成為巨大的貨物運輸市場,因此計劃加強與俄羅斯等沿岸國家的合作,積極支持韓籍海運公司進軍北極航線。
另一方面,去年在北極航線上運航的主要為挪威、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船舶公司。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