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港口三季報顯疲態,港口整合成“救市主”?
2015-11-04 10:29:10
Landbridge平臺
近日,國內A股上市的16家港口企業三季報披露完畢。從營收來看,8家港口企業實現了同比增長,從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來看,7家港口企業實現同比增長。長江證券交運分析師韓毅超向大智慧通訊社表示,從港口三季報來看,呈現出總體疲弱、利潤萎縮的狀態。
對此,某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也向大智慧通訊社表達了同樣觀點,他表示,經濟低迷導致大宗物資進口放緩;歐美需求平淡,出口貨量難以提振,同時 不管干散貨BDI還是集運SCFI都在底部震蕩,一定程度也體現了市場對于貨量的悲觀預期,而港口的成本增長比較剛性,疊加部分港口仍有產能投放,業績增 速下滑也是預期之內的。
16家港口三季報一覽
16家港口三季報營收及變動幅度,凈利潤及變動幅度如下:
宏觀環境不佳,至港口整體業績下滑
在此次的三季報中,所有港口幾乎都提到了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即2015 年前三季度,全球經濟復蘇緩慢,與此同時,隨著國內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速逐 步回落,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及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下游需求不旺盛,港口業務增速放緩甚至出現停滯與下滑的情況。
長江證券在報告中點評稱,前三季度,大部分港口營收增速下滑明顯,散貨吞吐量不佳且集運吞吐量下挫是港口收入下滑的重要原因。另外,在總吞吐量 走勢低迷的情況下,激烈的港際競爭導致的吞吐量分流無疑進一步惡化部分港口營收,因此可以看到的主要是量價齊跌主導下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長江證券在點評中還提到,盈利能力減弱趨勢明顯,凈利潤上漲的7家公司中,有5家公司毛利率同比有不同程度上升,反映3季度港口公司在營收表現 不佳的情況下,成本控制成為了企業提升利潤的主要手段。ROE方面,17家公司中有8家ROE水平同比改善,但是總體而言,在宏觀經濟疲軟致主業承壓下, 盈利水平的減弱趨勢明顯。
整合成港口板塊未來看點
大智慧通訊社了解到,自今年下半年以來,港口整合的大幕已經逐漸拉開。多位券商分析師向大智慧通訊社表示,在當前國企改革、鼓勵重組的大背景下,港口重組已經拉開序幕,未來將不斷拓展升級。
對于港口整合,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港口研究室主任趙楠向大智慧通訊社表示,港口資源整合是一個大勢所趨。
據大智慧通訊社梳理,我國已經或者正在涉及整合的港口如下: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