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有了智能理貨系統 碼頭“藍領”搖身變“白領”
2015-05-29 10:32:53
Landbridge平臺
近日,廣州港集團在南沙港集裝箱三期碼頭啟動集裝箱智能視頻理貨系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這意味著碼頭理貨工人從在室外理貨的“藍領”,搖身一變成為“白領”。另外,如果能順利推廣,它每年還將能給我國節約兩億元。
集裝箱智能視頻理貨系統項目是廣州港建設綠色循環低碳示范港口的重點項目之一,由廣州港集團及屬下廣州外輪理貨公司聯合海康威視公司等單位開展技術攻關,運用先進的現場電視攝像、圖像識別和大數據處理技術,成功實現的集裝箱智能識別和理貨功能。據了解,項目投資金額為1112萬元,廣州港集團及屬下廣州外輪理貨公司擁有全部知識產權。
而5月22日在廣州開幕的第一屆中國創新科技成果交流會上,該理貨系統項目也入選展出。據悉,這個正式立項于2013年7月的項目,在廣州港最新的集裝箱碼頭的投入使用,不僅改變了傳統的人工站立在碼頭、船邊、船上風吹、日曬、雨淋的室外理貨作業模式,將實現碼頭理貨工人從“藍領工人”向“白領工人”的轉變,而且也意味著理貨行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轉型,能有效促進港口行業的轉型升級發展。
此外,該項目還有很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據測算,全國擁有集裝箱橋吊1300臺左右,每臺改裝成本約50萬元,技術轉讓潛在市場份額約6億元,在運營成本方面,可節約人工成本至少50%以上,即每年可節約運營成本2億元左右。目前,國家專利局已接受了該項目的專利申請,廣州港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它在集裝箱行業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