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港口岸紅海灣港區對外開放通過國家驗收
2014-10-20 14:46:30
Landbridge平臺
16日上午,廣東汕尾港口岸紅海灣港區對外開放通過國家口岸驗收組的驗收,汕尾港口岸發展迎來新的歷史性機遇,對推動汕尾振興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汕尾市位于廣東省東部沿海,西連珠三角,東接海西經濟區,位于兩大經濟圈交匯處,區位優勢明顯。汕尾港口岸紅海灣港區地處汕尾東南部,距離國際主航道僅7海里、距香港僅81海里、距臺灣高雄港200海里。
汕尾市政府于2003年啟動汕尾港口岸紅海灣港區對外開放申報工作,并于2009年11月20日獲國務院批準開放,2011年紅海灣港區通過了預驗收。據悉,汕尾港原有的對外開放口岸(俗稱老港區)開放海岸線僅1公里,泊位僅為3000噸級,現紅海灣港區對外開放后,擴大開放海岸線22.9公里,泊位達10萬噸級,開放水域面積191.6平方公里,進一步提升了汕尾市口岸對外開放水平。
目前,紅海灣港區已建成7個泊位,包括1個7萬噸泊位、2個3000噸泊位、2個2000噸泊位和2個1000噸泊位,現有貨物吞吐量700萬噸,至2020年將規劃建設10萬至1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3個,10萬至15萬噸通用泊位4個,10萬至15萬噸散貨泊位2個,預留30萬噸深水泊位拓展岸線。
“紅海灣港區口岸對外開放是汕尾推進港口、腹地和國際經濟的互動和融合發展,實現振興發展的急切需要。”汕尾市委書記溫國輝表示,這次驗收不是該市口岸建設的休止符,而是新起點。接下來該市將按照國家驗收組的意見,針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將進一步提高汕尾口岸查驗設施軟件水平,壯大港口經濟模式和效益;將以紅海灣港區對外開放為新起點,加快推進海豐港區、陸豐港區對外開放進程,力促汕尾東、中、西部開放水域相連接;將借助高鐵、鐵路、高速公路網陸續建設開通,加快推進“鐵港聯運”,努力把汕尾港打造成為粵贛湘乃至大東南出海通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