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港搶抓“一帶一路”機遇打造海上門戶
2014-10-09 11:27:11
Landbridge平臺
今年以來,連云港港搶抓“一帶一路”的戰略機遇,加快航道、碼頭、航線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吞吐和集疏運能力,積極服務“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航道是港口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航道等級直接決定了碼頭泊位噸級的大小,對港口的地位、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等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被稱作“黃金水道”。為了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連云港港“一帶一路”交匯點的優勢,適應船舶大型化發展的要求,港口航道從最初的2.5萬噸級逐步浚深至25萬噸級。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首個實體平臺,中哈物流場站工程于今年5月初完成場站主體工程并投入使用;在碼頭及配套設施建設方面,旗臺作業區氧化鋁和散化肥泊位鐵路專用線建成,使碼頭綜合通過能力得到提高;墟溝作業區55號—57號泊位工程基本完工,碼頭等級結構更趨合理,為生產靠泊合理調配提供保障;國際客運站工程完工,具備投入使用條件,中韓航線功能更加完備;同時,徐圩港區一期和贛榆港區一期、港口支持系統陸域形成等工程快速有序推進都為港口的功能提升和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隨著這些重點工程的實施,港口基礎設施配套功能日益完善,碼頭泊位噸級、數量和通過能力也在逐步提升,港口吞吐量節節攀升。主體港區最大泊位能力從八十年代的3.5萬噸級提升到如今的30萬噸級;泊位數量從15個發展至現在的49個,其中10萬噸級以上有11個。連云港港已建成了煤炭、散糧、集裝箱、礦石、氧化鋁和散化肥、焦炭、液體化工、客貨滾裝等一批專業化和深水化泊位,泊位通過能力從1375多萬噸擴大到現在的1.2億噸,吞吐量從不足1000萬噸攀升到現在的兩億多噸。
為了更好地服務“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港口力爭今年開通6條以上航線,爭取過境和國內班列穩定運行。今年下半年,全港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加快完成墟溝作業區55號-57號泊位,61號-66號泊位升級改造,贛榆港區一期灌區主體、中心貨運站一期場地等工程,保障港口生產再上新臺階,使連云港港真正融入我國“一帶一路”建設新機遇中,積極打造新絲綢之路的海上門戶。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